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卡诺带你做测试】——EDF 电涵道性能试验 [打印本页]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8 21:49
标题: 【卡诺带你做测试】——EDF 电涵道性能试验
本帖最后由 Y0UT00 于 2016-6-29 18:44 编辑

大家好,我是卡诺!
事情是这样的,本人准备做一个飞行器,参数初步选定之后,在某宝上买了两只FreeWing 70mm金属涵道;收到货后兴高采烈的拆开包装,发现,模型!怎么连个说明书都没有!于是联系客服,客服说,这玩意儿还需要说明书?好吧。。。是我想多了。。。但是,哥要设计飞机啊有木有!涵道静推力是多少?涵道飞在天上的时候推力是多少?涵道的效率有多高?涵道出口空气流速是多少?这些都不知道啊有木有!好吧,一千多软妹币的东西卖来了,飞机还得造是不是!所以,我决定自己测试涵道的性能,因而也就有了今天这篇帖子。

PART 1电动涵道的效率
1.1什么是效率?
很多涵道的说明书上堂而皇之的写着“ 1.67g/W”,意思是每瓦功率产生1.67g推力,扯几把蛋!单位功率推力大效率就高?拜托,这么表示有个前提,就是涵道出口空气流速一定的时候谈这个才有意义。为什么?此处得省略20万字,有兴趣的去把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看懂。
好吧,这里我表达下个人意见,如何评判涵道的效率,电涵道是把电能转换为空气的动能和压能的装置,本质上和一台轴流风机差别不大。所以效率,就是空气获得的能量,和电池输出的能量的一个比值。

1.2如何测量涵道的效率
如前所述,要知道涵的效率,我们需要知道2个量,一是电池输出的能量,这个简单,买个功率计,电流×电压=功率,这个就是。二是空气获得的能量,这个稍微复杂点,需要知道空气流过之后,获得了多少静压力和多大的速度,以及空气流量;由此计算出“空气功率”,想要完全搞懂这个的朋友,需要通读《流体力学》以及《风机性能试验》;而下面,我会直接介绍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1.2.1试验平台
试验平台如图,略显山寨哈,简介一下:
(, 下载次数: 40)
(1)      将涵道可靠安装在PVC管道内
(, 下载次数: 47)
(2)      在涵道进出口布置测点(透明塑料软管)使用电子微压计测量涵道进、出口静压力
(3)      在涵道出口布置测点,使用皮托管(自己百度什么是皮托管)测量管道内空气流速(流量)
(4)      电调进线前连接功率表,测量系统消耗的电量(涵道功率)
(, 下载次数: 45)
(5)      涵道的控制
这个我弄的稍微麻烦点,为了精度控制涵道的转速(可以以1%精度的增量改变涵道转速),普通遥控是不行的;这里我使用ARDUINO控制电调,并由一块5.0英寸的触屏进行人机交互;大概原理就是触屏和ARDUINO通过串口连接沟通指令,ARDUINO再去驱动电调;自己编的程序,做的界面,总体效果自我感觉良好。(PS:回头优酷上我发个视频,大家可以看效果)
(, 下载次数: 43) (, 下载次数: 37) (, 下载次数: 36)
1.2.3试验设备清单
(1)fFreewing70mm 12 2100KV 金属涵道22KIMO 电子微压计两支 量程0-20kPa/0-1000Pa
(3)ARDUINO DUE一枚
4G.T.POWER130A功率表1
5)皮托管1
65.0英寸HMI触摸液晶屏一块
7 好盈FLYFUN100A 电调2
8)格式3200mAh 35C 6S LIPO电池2
9)达普3300mAh 25C 6S LIPO电池1
(10)管子、电线若干
1.2.4试验过程
试验过程很简单,启动涵道,控制油门分别为5%、10%、20%、30%、40%、50%、60%、70%测试涵道的功率、进出口压力、流量等等乱七八糟的参数,然后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参考《DL/T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GB/T 1236-2000《工业通风机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PS 流速测量次用标准网格法)。
1.2.5试验数据数据有点多,发不完,见楼下
1.2.6结论
1)电调功率随油门开度呈二次函数规律变化,好盈电调总体线性尚可。
(, 下载次数: 49)
2)涵道及电调的总效率变化如图,随油门增大,效率提高,在20%-70%油门范围内,平均效率59.32%;由于噪音太大、媳妇反对,未测试80%-100%油门段涵道效率。
(, 下载次数: 52)
3)需要说明的是,试验过程中电调设置为“低进角”(3.75度),图中70%油门点下效率升高疑为测量误差;推测油门开度大在30%-100%范围内涵道及电调总效率基本为水平线并维持在60%左右。
4)试验过程中测试的空气流速为管道内流速;换算至涵道出口空气流速入下图;油门开度70%时,涵道出口空气流速74.47m/s
(, 下载次数: 36)
5)涵道入口压力如下图,与油门基本成线性关系;设计飞机进气口的朋友可以参考
(, 下载次数: 52)
下期预告:

涵道静推力大家都在测,用个电子秤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涵道飞在天上的时候推力是多少呢????
下期我将用迷你风洞,模拟测试涵道空速下推力,敬请期待!先放张图!

(, 下载次数: 50) (, 下载次数: 40)


后记——以下部分言辞偏激,情绪激动者此贴到此结束。
在论坛上一直潜水,看来看去,得出一个结论——大部分模友,理论基础薄弱,经验主义泛滥;很多人,只想着爽飞,不去考虑如何设计一架飞机,如何才能把一架飞机造好,充其量只会购买现成的模型进行简单组装,而不能静下心来读读书,切实掌握航空原理,把航模沦落为了玩具一般的存在。不得不承认,模友中好飞手不少,但是,能够真正自己设计、制造一具好航模的人少之又少;就好比老司机一大堆,但是能修车、改车、造车的技工却难得寻觅。在国外模友看来,这很LOW!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赞同我观点的坑定大有人在,您要喷我,我也尊重你的选择。但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帖,或许还有后续的帖子,启发国内模友们沉下来,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对待航模。好了,以上!周末愉快!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8 22:00
试验数据1
  
EDF性能试验计算程序
  
序号
名称
符号
单位
5
10
20
30
40
50
60
70
1
涵道进口测试段内径
D1
mm
84
84
84
84
84
84
84
84
2
涵道出口测试段内径
D2
mm
84
84
84
84
84
84
84
84
3
涵道进口空气温度
t1
25.8
25.8
25.8
25.8
25.8
25.8
25.8
25.8
4
涵道出口空气温度
t2
25.9
25.9
25.9
25.9
25.9
25.9
25.9
25.9
5
大气压力
Pa
Pa
80448
80448
80448
80448
80448
80448
80448
80448
6
涵道进口表压
Pe1
Pa
-125
-295
-635
-1000
-1390
-1710
-2000
-2350
7
涵道出口表压
Pe2
Pa
-25
-73
-135
-230
-370
-390
-400
-430
8
流量测试截面动压
Pdx
Pa
41
80
209
317
427
497
562
780
9
流量测试截面(A-进口  B-出口)
——
——
B
B
B
B
B
B
B
B
10
气体常数
R
J/(kg·K)
287
287
287
287
287
287
287
287
11
等熵指数
K
——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2
电调输入电压
U
V
22.68
22.6
22.37
21.97
21.53
22.12
21.3
21.2
13
电调输入电流
I
A
0.64
1.64
4.63
8.42
12.44
17.82
22.4
30.2
14
涵道进口动压
Pd1
Pa
41
80
210
320
432
505
573
799
15
涵道出口动压
Pd2
Pa
41
80
209
317
427
497
562
780
16
涵道进口全压(马赫数修正后)
Pt1
Pa
-84
-215
-425
-680
-957
-1204
-1425
-1548
17
涵道出口全压(马赫数修正后)
Pt2
Pa
16
7
74
87
58
108
163
353
18
涵道进口测试截面流速
v1
m/s
9.36
13.10
21.26
26.29
30.63
33.18
35.41
41.90
19
飞机出口测试截面流速
v2
m/s
9.35
13.07
21.14
26.04
30.25
32.64
34.72
40.91
20
涵道压力(出口滞止压力-进口滞止压力)
  
  
PF
  
  
Pa
100
222
499
767
1015
1312
1589
1901
21
涵道进口体积流量
qv1
m3/s
0.05
0.07
0.12
0.15
0.17
0.18
0.20
0.23
22
涵道出口体积流量
qv2
m3/s
0.052
0.072
0.117
0.144
0.168
0.181
0.192
0.227
23
涵道质量流量
qm
kg/s
0.049
0.068
0.110
0.135
0.156
0.169
0.179
0.211
24
涵道进口面积(测试管道)
A1
m2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2
0.005542
0.005542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8 22:01
试验数据 2
  
25
  
涵道出口面积(测试管道)
A2
m2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177
0.005542
0.005542
0.005542
26
涵道进口绝对压力
P1
Pa
80323
80153
79813
79448
79058
78738
78448
78098
27
涵道出口绝对压力
P2
Pa
80423
80375
80313
80218
80078
80058
80048
80018
28
涵道进口滞止压力
Psg1
Pa
80364
80233
80023
79768
79491
79244
79023
78900
29
涵道出口滞止压力
Psg2
Pa
80464
80455
80522
80535
80506
80556
80611
80801
30
涵道进口马赫数
Ma1
——
0.027
0.038
0.061
0.076
0.088
0.096
0.102
0.121
31
涵道出口马赫数
Ma2
——
0.027
0.038
0.061
0.075
0.087
0.094
0.100
0.118
32
涵道进口马赫系数
Fm1
——
1.00018
1.00036
1.00094
1.00144
1.00195
1.00229
1.00261
1.00366
33
涵道出口马赫系数
Fm2
——
1.00018
1.00036
1.00093
1.00141
1.00191
1.00222
1.00251
1.00349
34
涵道进口绝对温度
θ1
K
298.95
298.95
298.95
298.95
298.95
298.95
298.95
298.95
35
涵道出口绝对温度
θ2
K
299.05
299.05
299.05
299.05
299.05
299.05
299.05
299.05
36
进口密度
ρ1
kg/m3
0.936
0.934
0.930
0.926
0.921
0.918
0.914
0.910
37
出口密度
ρ2
kg/m3
0.937
0.936
0.936
0.935
0.933
0.933
0.933
0.932
38
平均密度
ρm
kg/m3
0.937
0.935
0.933
0.930
0.927
0.925
0.923
0.921
39
涵道单位质量功
YF
J/kg
106.69
236.93
533.25
821.30
1088.49
1409.01
1708.14
2043.00
40
涵道单位质量静功
Yfs
J/kg
62.93
151.50
309.90
482.14
630.83
876.19
1105.56
1206.37
41
涵道压比
rFp
——
1.001
1.003
1.006
1.010
1.013
1.017
1.020
1.024
42
涵道空气功率
Pu
W
5.183
16.072
58.445
110.795
170.272
237.763
306.490
431.778
43
涵道静空气功率
Psf
W
3.057
10.277
33.966
65.041
98.681
147.853
198.371
254.961
44
系统输入电功率
Pe
W
14.515
37.064
103.573
184.987
267.833
394.178
477.120
640.240
48
涵道叶轮静效率
ηsr
%
21.06
27.73
32.79
35.16
36.84
37.51
41.58
39.82
51
总效率
ηe
%
35.70
43.36
56.43
59.89
63.57
60.32
64.24
67.44



作者: 爵爷    时间: 2016-6-18 22:10
难道你还要求舒马赫又会修车又会设计车...术业有专攻....爱好而已..可以更进一步当然是好事..但是照葫芦画瓢也未尝不可..反正玩的开心就好

作者: 爵爷    时间: 2016-6-18 22:11
难道你还要求舒马赫又会修车又会设计车...术业有专攻....爱好而已..可以更进一步当然是好事..但是照葫芦画瓢也未尝不可..反正玩的开心就好

作者: yxj137yxj    时间: 2016-6-18 22:12
本帖最后由 yxj137yxj 于 2016-6-18 22:33 编辑

我就是楼主所说的LOWER 但是很欣赏楼主的这份精神


作者: yxj137yxj    时间: 2016-6-18 22:25
请教楼主 我们常说的静推理是你测出的哪组数据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8 22:31
yxj137yxj 发表于 2016-6-18 22:25
请教楼主 我们常说的静推理是你测出的哪组数据

油门
%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实测推力
N
0.64
1.41
2.68
3.98
5.26
6.39
7.75
9.41
11.29


上面表格里面没发,本来计划下一帖合并空速推力一起发的,70涵道推力最大该有2.5kg左右,实际测得时候因为在(1)高原地区,空气密度小(海拔1800m) (2)电池我没充到4.2V,是大约3.8V时候测得数据 (3)电调是低进角,高进角应该会更暴力;以上三点综合导致80%油门是静推力只有1.13kg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8 22:36
爵爷 发表于 2016-6-18 22:11
难道你还要求舒马赫又会修车又会设计车...术业有专攻....爱好而已..可以更进一步当然是好事..但是照葫芦画 ...

当然,总会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并不矛盾,无关好坏;我只是喜欢模友们有能力的,就深入一点,毕竟是创新驱动的时代。


作者: yxj137yxj    时间: 2016-6-18 22:43
Y0UT00 发表于 2016-6-18 22:31
上面表格里面没发,本来计划下一帖合并空速推力一起发的,70涵道推力最大该有2.5kg左右,实际测得时 ...

谢谢


作者: 键盘上的K    时间: 2016-6-18 23:56
其实做飞机不用这么麻烦,静推力正规厂家不都标多少电压产生多少推力吗?
还是多花点心思到气动外形上,不要整这些没用的花架子.
动力够门板都能飞,这点大家都懂.


作者: 纸飞歼轰    时间: 2016-6-19 00:00
本帖最后由 纸飞歼轰 于 2016-6-19 00:05 编辑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浆也就40%),桨看起来效率更高是因为它比涵道大的多所以说g/W大而不是效率高


作者: 开心会记起    时间: 2016-6-19 00:08
其实楼主的想法我懂。既然是个爱好,各玩各爱便好。不过话说回来,你的数据我是,眼花了

作者: 河马PRS    时间: 2016-6-19 00:09
有意思,楼主请继续!

作者: FYG00010110    时间: 2016-6-19 00:15
就是喜欢楼主的这份研究精神

作者: 键盘上的K    时间: 2016-6-19 00:19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6-19 00:00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浆也就40%),桨看起来效率更高是因为它比涵道大的多所以说g/W大而不是效率高

没听过涵道比桨效率高,飞过涵道就知道太费电速度还没有高KV的桨快.


作者: 富华    时间: 2016-6-19 01:09
本帖最后由 富华 于 2016-6-19 01:10 编辑

LZ你测试得再多你都不能完美模拟出来飞机的状态 经验搭配不是胡扯出来的  很多人就是享受飞的乐趣 你享受这个的乐趣 井水不犯河水  不是李中华就会设计飞机 也不是宋文骢就能测试出来飞行数据  楼上有人说的好 术业有专攻而已

附送你一句 国外也是一大把你所谓的low货  国内也有多得多的比你厉害的人 不如你先多读读书 看看国内的水准再说  

最后技术上简单说一句 你不如研究研究函道扇叶的形状 可能更有意义一点


作者: 富华    时间: 2016-6-19 01:11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6-19 00:00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浆也就40%),桨看起来效率更高是因为它比涵道大的多所以说g/W大而不是效率高

不是太明白 那你说的这个效率的单位是什么 或者计算公式是什么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9 13:11
富华 发表于 2016-6-19 01:11
不是太明白 那你说的这个效率的单位是什么 或者计算公式是什么

(1)效率本来是无量纲的,直观表示用百分比。
(2)效率计算公式如图
(, 下载次数: 47)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9 13:18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00:19
没听过涵道比桨效率高,飞过涵道就知道太费电速度还没有高KV的桨快.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直观体验涵道费电是因为飞行速度的问题;涵道出口的空气流速比桨高;在低速飞行的时候,涵道排气速度没有充分利用;涵道的高效只有在高速飞行时才能得到体现。


作者: 键盘上的K    时间: 2016-6-19 13:55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3:18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直观体验涵道费电是因为飞行速度的问题;涵道出口的空气流速比桨高;在低速飞行的时 ...

哦,那真飞机为什么不用涵道?


作者: 纸飞歼轰    时间: 2016-6-19 14:07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13:55
哦,那真飞机为什么不用涵道?

涡轮风扇发动机就是燃气轮机驱动涵道风扇

作者: 键盘上的K    时间: 2016-6-19 14:34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6-19 14:07
涡轮风扇发动机就是燃气轮机驱动涵道风扇

螺旋桨的极速不到一马赫,涡扇可以达到2马赫以上.高速没有可比性.高速代价是高能耗,
曾经看侣行中东行包个运输机从日本飞到中东某国百顿燃油没了.
地球上最大的油老虎不是遍地的汽车,是民航那几机罕见的飞机.


作者: 键盘上的K    时间: 2016-6-19 14:42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6-19 14:07
涡轮风扇发动机就是燃气轮机驱动涵道风扇

至于航模,你拿2216 2400kv 跟70mm涵道比比看. 桨比涵道快不知道哪去了.

还没70涵道费电.
老模友都知道.


作者: fishyangyi    时间: 2016-6-19 16:42
各有各的乐趣,楼主的精神和学习态度值得赞赏,支持楼主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19 17:30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14:42
至于航模,你拿2216 2400kv 跟70mm涵道比比看. 桨比涵道快不知道哪去了.

还没70涵道费电.

(1)拜托,比你也拿个大点的来比啊,2216的电机,撑死你也就 550W的功率,70涵道随随便便 6s 1500瓦;比了又说欺负你。
(2)2216 2400kv ,配个6寸桨,桨尖圆周速度才70m/s,你想飞多快?
(3)涵道飞机不是飞不快,是大多涵道都是像真机,就不是奔高速飞行去的。


作者: 键盘上的K    时间: 2016-6-19 20:17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7:30
(1)拜托,比你也拿个大点的来比啊,2216的电机,撑死你也就 550W的功率,70涵道随随便便 6s 1500瓦;比 ...

(, 下载次数: 70)
你试一下这机支持64mm涵道也支持螺旋桨.
淘宝搜索关键词ULTRA Z
没事买来玩玩,谁用谁知道.


作者: 富华    时间: 2016-6-19 20:55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3:18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直观体验涵道费电是因为飞行速度的问题;涵道出口的空气流速比桨高;在低速飞行的时 ...

我问效率不是问你 我只是问那个人说法的依据   


作者: HKing    时间: 2016-6-19 21:33
楼主自我感觉良好

作者: 空格    时间: 2016-6-19 22:14
支持楼主,不过玩航模有的图个乐,就不能管那么多啦,毕竟国内环境与国外还是有差别的。不过本人支持楼主行为,折腾到底呗

作者: ugv2000    时间: 2016-6-19 22:41
人才。哈哈

作者: 油电混合11    时间: 2016-6-19 23:02
必须顶楼主

作者: zxleike    时间: 2016-6-20 11:41
顶技术贴,不过像我这种搞建筑的,本来工作就累成狗了,玩航模就是一个减压的方法,要是再去钻研各种理论,研究如何做一架好飞机,可能已经被累死了

作者: hugemansong    时间: 2016-6-20 11:46
这个帖子有点意思,顶楼主。


作者: 王者之心    时间: 2016-6-20 12:21
理论和实践不矛盾。但是理论的东西往往抵不过经验。航模终究是一个爱好而已,娱乐而已,对于多数的玩家,在意的是玩耍过程的乐趣,并不是追求数据的详至。 不过佩服楼主的执着。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20 12:39
王者之心 发表于 2016-6-20 12:21
理论和实践不矛盾。但是理论的东西往往抵不过经验。航模终究是一个爱好而已,娱乐而已,对于多数的玩家,在 ...

感谢支持,但看了很多回复,也体会到不同的观点,无论如何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是最重要的!

作者: lydoraemon    时间: 2016-6-25 08:16
楼主测的是电调+涵道的效率吧,更严谨一点应该在电调输出口测涵道的输入功率

作者: PUG    时间: 2016-6-26 16:51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20:17
你试一下这机支持64mm涵道也支持螺旋桨.
淘宝搜索关键词ULTRA Z
没事买来玩玩,谁用谁知道.

建议:把LZ的后记读一读,多读点理论。


作者: zhoujedi    时间: 2016-6-27 07:57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7:30
(1)拜托,比你也拿个大点的来比啊,2216的电机,撑死你也就 550W的功率,70涵道随随便便 6s 1500瓦;比 ...

看来,楼主进牛角尖了。
就涵道的风筒而言,效率肯定比没有风筒的普通桨高,但是效率通常指的是整体。
通常航模注重的是推力,而不是速度,就航模有限的空域,速度不会超百。

桨的效率一般在4~5个g/w,涵道呢。

楼主有兴趣的话,在你现在的装置上测测桨的效率,以及不同尺寸涵道的效率,这样比简单的下涵道效率高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作者: yziml21210    时间: 2016-6-27 10:47
同功率下的推力比肯定是桨大了
但是同桨直径的情况下确实涵道可能比桨效率高。。

作者: szcqcc    时间: 2016-6-27 13:01
开车的不一定要会修车,修车的不一定要会设计车,都是玩个乐呵,看自己怎么定位了。

作者: zzpabcd    时间: 2016-6-27 15:28
顶楼主,就是需要这样的钻研才能把事情搞明白。
不过和桨比忽视了一个直径问题,桨的直径大很多 所以很容易获取到更高的静推力,70涵道 直径和3寸桨差不多,比3寸桨当然效率完爆,但是1000瓦的电功率 通常都配14寸桨了,所以因为直径上的优势 桨可以搅动更大面积的空气 所以比起70涵道的小直径 就反超了。 随着速度的提高 涵道会慢慢体现出优势,但是航模来说200km/h都算高速了 这个区间恰好是桨的优势区,所以航模上 桨机动力比涵道有优势。 我本人更喜欢涵道,因为这个飞行姿态漂亮,更象真,一块电少飞两分钟而已。


作者: 我爱FT    时间: 2016-6-28 10:28
支持楼主的研究探索精神!!!

作者: yxc11    时间: 2016-6-28 11:39
首先支持楼主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可靠细致的数据,顶一个!但是实际飞行下来,涵道的飞行时间是比桨机较短,一直以为涵道效率低,通过看楼主的实验贴,也算改变了些由于仅仅依靠经验产生的错误观念,但总的来说涵道的能效比确实比螺旋桨飞机低,楼主同意我这种观点吗?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28 13:00
yxc11 发表于 2016-6-28 11:39
首先支持楼主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可靠细致的数据,顶一个!但是实际飞行下来,涵道的飞行时间是比 ...

同意!
在常规航模范畴内,总能效涵道机确实不高,但如果考虑设计飞行速度60-70m/s的模型机,涵道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作者: 周刚    时间: 2016-6-28 13:35
看了各位大神的讨论,我觉的 以后飞高速机可以试试涵道,低速机老老实实用螺旋桨,、
涵道声音比螺旋桨销魂啊
支持楼主这种钻研精神。


作者: PUG    时间: 2016-6-28 18:00
Y0UT00 发表于 2016-6-28 13:00
同意!
在常规航模范畴内,总能效涵道机确实不高,但如果考虑设计飞行速度60-70m/s的模型机,涵道的优势 ...

一直在关心这个帖,这是个技术好帖

两个建议:
1. 把这句话拿掉“ 版主,不加精你对不起我!”
2. 在解释大家看到涵道和桨驱动的模型飞机,为什么涵道“输”给了桨方面 再通俗点,再更基本的,这样会有更多的44楼这样的帖。

希望能看到你的更多的好帖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6-29 18:46
PUG 发表于 2016-6-28 18:00
一直在关心这个帖,这是个技术好帖

两个建议:

谢谢,2点都是好建议,之前标题算是吸睛。


作者: PUG    时间: 2016-6-29 23:53
Y0UT00 发表于 2016-6-29 18:46
谢谢,2点都是好建议,之前标题算是吸睛。

很高兴你能接受我的建议,谢谢!


作者: xukejing    时间: 2016-7-1 14:52
本帖最后由 xukejing 于 2016-7-1 14:55 编辑

进气道总压损失掉1548pa有些高了,那么低的速度应该是等熵或接近等熵的,是不是测压管引入干扰了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7-1 15:19
xukejing 发表于 2016-7-1 14:52
进气道总压损失掉1548pa有些高了,那么低的速度应该是等熵或接近等熵的,是不是测压管引入干扰了

图上可以看出,测压管布置了3个点,取的平均值,应该问题不大;我之前用单跟长管测了下整个进气入口截面的分布情况,偏差也不算大。微压计是单位的,定期检定,使用之前也拿水柱大概吊了一下,应该也没问题。
刚才我又按局部阻力系数估了一下,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压损。这个问题我再想想;你这边也帮忙想下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作者: Y0UT00    时间: 2016-7-1 15:29
xukejing 发表于 2016-7-1 14:52
进气道总压损失掉1548pa有些高了,那么低的速度应该是等熵或接近等熵的,是不是测压管引入干扰了

又想了下,可能的干扰有几点
1、进气道压力测点离涵道太近,受叶片及渐缩段涡流影响
2、测点前直管段不足,气流进入管道后流场不足够均匀。
看来有空的时候得把涵道发动机后移,然后前面再加一段直管段再验证下。



作者: 天穹    时间: 2016-7-2 12:04
同是学相关专业的,向楼主致敬。虽说理论不是玩航模必须的,但是就算是设计一架跟手的kt板机,自己没有足够的理论只靠试一下,只会走冤枉路。顶楼主!楼主可以多关注一下怎样提高像真机进气道(一般是S形)的低速效率(真机的超音速进气道给航模用显然不合适),以及怎样设计唇口之类的,现在就算是专业厂家,也会设计一些很不专业的进气道,导致飞机推力下降50%以上,几乎没有能力做机动。

作者: 天穹    时间: 2016-7-2 12:05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13:55
哦,那真飞机为什么不用涵道?

客机就是涵道机,只是电机换成了涡喷和自由涡轮。


作者: 天穹    时间: 2016-7-2 12:07
Y0UT00 发表于 2016-7-1 15:19
图上可以看出,测压管布置了3个点,取的平均值,应该问题不大;我之前用单跟长管测了下整个进气入口截面 ...

把唇口放在进气口前面试试?尖前缘的进气道,可能在入口就流动分离了。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3:26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8 23:56
其实做飞机不用这么麻烦,静推力正规厂家不都标多少电压产生多少推力吗?
还是多花点心思到气动外形上,不要 ...

不太认同。
1. 虚标没有考虑。
2. 涵道的理论数据是在进气和排气调整到最佳状态时候进行台架实验做出来的,单纯从进气说,几乎所有的涵道装在肚子里的飞机都满足不了涵道最佳的进气状态需求。排气部分没有进气那么讲究,但不代表没影响。
3. 既然动力够门板都能飞,那还整气动外形干嘛?矛盾了哦? 而且,既然门板都能飞了,所有非门板的机型,其实都可以不用买了是吧?
4. 飞机设计中,动力部分的选型和匹配是重中之重,门板要能飞也要动力够,什么叫够什么叫不够,LZ正在努力研究,窃以为,不是花架子。呵呵

一家之言,大家随便看看。:)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3:35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00:19
没听过涵道比桨效率高,飞过涵道就知道太费电速度还没有高KV的桨快.

看来哥们真没搞明白这效率说的是什么效率。

涵道效率高于螺旋桨一直以来就是事实。这说的效率,是指经过标定的同样大的功率的动力经过当量轴输出的桨叶上,两幅同级别的螺旋桨和涵道风扇桨叶能够转换输出的推进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这说的是桨叶的推进效率。

模型的涵道风扇使用电驱动,由于绝大多数机身是仿真比例机身,无法容纳大口径涵道,因此在小口径涵道基础上要求输出足够大的推力,就必须大幅度提高转速来实现,因此导致电流急剧增大,这种状态下,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很低。导致最终体现在同样大小的飞机上,涵道续航能力差。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涵道受到的尺寸限制严苛,而螺旋桨宽松导致。你可以试试,换一个和涵道一样大直径的螺旋桨,用高KV马达推动,调到一样的推力,你试试哪个效率高就知道了。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3:42
富华 发表于 2016-6-19 01:09
LZ你测试得再多你都不能完美模拟出来飞机的状态 经验搭配不是胡扯出来的  很多人就是享受飞的乐趣 你享受这 ...

涵道风扇桨叶的桨型设计可不是简单的速度三角形计算就能搞定的,这里面涉及到的复杂计算量之大,恐怕一般人真没概念。

说个例子。国际上先进的打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比如GE90,GENX等等,现在使用的都是掠型风扇设计。不过,掠型风扇的基础理论,却是在六七十年代由中国航空动力学家吴仲华教授提出的。可惜,由于缺乏有效的计算能力支持,该理论一直无法得到验证。一直到80年代末,得益于大型超算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掠型风扇技术才最终被GE首先攻克,并首次应用于随后推出的用于波音777上的GE90系列发动机上。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3:44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13:55
哦,那真飞机为什么不用涵道?

只要飞行速度超过500KM/H的飞机,全都是涵道,有哪个不是的?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01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14:34
螺旋桨的极速不到一马赫,涡扇可以达到2马赫以上.高速没有可比性.高速代价是高能耗,
曾经看侣行中东行包 ...

哥们,你算过每座·公里油耗没有?

是在不明白的话。。。。。。我帮你算个账,以常见的737-800为例,满载起飞重量77吨,从北 京飞厦门(我在厦门,这个数据比较熟悉)为例,需要消耗8-8.5吨的一号喷气燃料,也就是航空煤油。一般加上备份油量,要加12吨左右的油。
738全经济舱布置为189座,8500KG/189=44.9735,按2100公里算,平均每座每百公里耗油2.1416公斤。不过别忘了,飞机货仓还得最少拉个几吨货才能把飞机压到最大起飞重量,货的油耗还没扣呢。
顺便说下,737飞两千多公里这种航程算很短了,A380巨无霸三舱布局能拉500多号人,飞跨洋航线一趟一万多公里,油耗也就一百三十多吨,这就不用细算了。呵呵

汽车的油耗相比大家都很清楚了,我就不废话了,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05
yxc11 发表于 2016-6-28 11:39
首先支持楼主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可靠细致的数据,顶一个!但是实际飞行下来,涵道的飞行时间是比 ...

哈,还是有人能看出所以然的。涵道最大的问题在于体积限制导致的能效比低,而并非涵道本身的推进效率低。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13



容我小道歉下,我实际上没把所有楼的帖子全看完就开回了。

LZ的求证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不过我觉得后记中有些话的确是有点偏颇了。

本来,玩航模的群体就不止限制于航空专业人士,更不限制于航空设计研发领域的专业人士,因此要求每个人都能具备一定开发能力并且精通理论,这无疑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就不是在飞航模而是在玩玩具这话确实有些伤人了,建议LZ慎重考虑修正这个观点。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23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3:18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直观体验涵道费电是因为飞行速度的问题;涵道出口的空气流速比桨高;在低速飞行的时 ...

补充一点,涵道风扇在高海拔环境的效率衰减幅度远效率螺旋桨,因此在高空涵道风扇能够压倒性的由于螺旋桨的性能。不过这一点,在低海拔地区低场高低表速条件下,也是无法体现的。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30
天穹 发表于 2016-7-2 12:04
同是学相关专业的,向楼主致敬。虽说理论不是玩航模必须的,但是就算是设计一架跟手的kt板机,自己没有足够 ...

完全正确!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41
本帖最后由 hmmwv 于 2016-7-2 14:45 编辑
Y0UT00 发表于 2016-7-1 15:19
图上可以看出,测压管布置了3个点,取的平均值,应该问题不大;我之前用单跟长管测了下整个进气入口截面 ...

这个问题,我大胆猜测一下,会不会是涵道前面并没有一个稳定段导致?

LZ布置的采样点,在PVC管的入口处附近,入口外面,是管子口径是无穷大,管子入口以内,是有限大,这个区域无疑存在着大量的扰动,再者,采样点后面才是涵道的进气唇口,经过这个进气唇口,管道再次收敛气流再次加速以后,才经过风扇桨叶。这部分变化,又是个误差。

另外,因为图上没有看到皮托管的布置,布置LZ用的是什么样的皮托管,而且是否布置了动静压采样(当然相信这种低级错误LZ应该不糊犯)以及加入了积分算法修正动态误差?也许和可靠性也有一定关系,基本汽车发动机上对进气管道内的空气流量进行采样,现在基本都是采用热线式空气流量计了,再配合一个空气温度传感器,就可以算出管道内的空气流量了。


还有一点,感觉尾喷管设置的有些过长了。过长的尾喷管对射流来说是损失效率的,也是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些影响吧?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4:47



最后感慨一下,哥们我真**要膜拜一下你!期待你的动推力测试,我很想知道具体的测试原理!!!


作者: yxc11    时间: 2016-7-2 16:00
本帖最后由 yxc11 于 2016-7-2 17:20 编辑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4:05
哈,还是有人能看出所以然的。涵道最大的问题在于体积限制导致的能效比低,而并非涵道本身的推进效率低。 ...

可能说的是一个意思,我理解的能效比是实际本人飞行的模型中涵道飞机和螺旋桨飞机而言(本人玩模型快20年,固定翼炸了少说50台,当然都不是豪机,飞过5至6台90涵道,2台105涵道,120至今没飞过不敢下结论),同等规格容量的电池转化为动能(再加个势能吧),再通俗易懂一点飞行时间短一半还不止而言,不要跟我说那么多的理论来说我没仔细看内容,哈哈,那是科研人员的工作哈,我的最终目的是既飞呢好又要省电,不对吗?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6:04
yxc11 发表于 2016-7-2 16:00
可能说的是一个意思,我理解的能效比是实际本人飞行的模型中涵道飞机和螺旋桨飞机而言(本人玩模型20年, ...

这个没辙,不过要改善也容易,装一个大口径的涵道即可,只是增大口径,推力还是按照原来需要的推力不变(比如本来70涵道,3KG推力,换成120涵道,仍然只要求输出3KG推力)来预设,根据需要搭配合适的马达,效率就上来了。可惜,这种预设,在所有像真机上,都实现不了。


作者: yxc11    时间: 2016-7-2 16:14
本帖最后由 yxc11 于 2016-7-2 17:21 编辑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6:04
这个没辙,不过要改善也容易,装一个大口径的涵道即可,只是增大口径,推力还是按照原来需要的推力不变( ...

研究了半天,这位老兄还没搞清楚总能效比的概念,还发了那么多回帖也算是给我们科普吧,呵呵


作者: yxc11    时间: 2016-7-2 16:44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4:05
哈,还是有人能看出所以然的。涵道最大的问题在于体积限制导致的能效比低,而并非涵道本身的推进效率低。 ...

再提醒一下这位老兄,还是楼主的贴子可靠一些,因为你把总能效比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体,我不知道你是否是搞科研的人员,但我明确的告诉你,这样的研究结论对我们玩模型的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如果觉得不对,可以来辩,我洗耳恭听,好让我我重新更新一下我的知识体系,呵呵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6:53
yxc11 发表于 2016-7-2 16:14
研究了半天,老兄还没搞清楚总能效比的概念,还发了那么多回帖也算是给我们科普吧,呵呵

(, 下载次数: 67)

可能是我理解有误,兄台的本意是涵道总能效比高? 求科普。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6:54
yxc11 发表于 2016-7-2 16:44
再提醒一下这位老兄,还是楼主的贴子可靠一些,因为你把总能效比与效率的概念混为一体,我不知道你是否是 ...

有没有意义,在于你拿来做什么用。这没什么好辩的


作者: yxc11    时间: 2016-7-2 17:07
本帖最后由 yxc11 于 2016-7-2 17:16 编辑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6:54
有没有意义,在于你拿来做什么用。这没什么好辩的

你这样说的话,我老兄也不谦虚的告诉你一下哈,在目前我们能买到的同重量的涵道机和桨机比较(再保守一点就说上面我回帖中的各级别的机吧),涵道机总能效比低,如果我的实践是错误,请各位指正,我不针对任何人,本人洗耳恭听,绝不搞人生攻击哈,开个玩笑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8:08
本帖最后由 hmmwv 于 2016-7-2 18:12 编辑
yxc11 发表于 2016-7-2 17:07
你这样说的话,我老兄也不谦虚的告诉你一下哈,在目前我们能买到的同重量的涵道机和桨机比较(再保守一点 ...

你的实践是正确的。我也没质疑过。

我只是怀疑,你对我关于模型电动涵道能效低的结论的质疑,好像有点。。。。。。找错对象了?



我的本意,是要解释涵道风扇的推进效率是高于同等级别螺旋桨的,但由于航模的涵道普遍被迫使用了高KV电机驱动,因此导致了整个涵道动力总成(包括涵道风扇,机匣,驱动电机以及电调在内)由电能到推进能量的总体能量转换效率低下。这其中涉及到两个不同的效率概念。说到底,航模电动涵道风扇推进动力总成的低能效比是高KV电机的低能效比拖累导致,而不是由于涵道风扇本身这种推进模式导致。

也许你不在乎这个,只在乎最终使用的时候的结果,那么讨论着两个概念的区别确实是没有任何意义。这点我完全认可。从普通航模玩家和用户的角度来说,确实就是这样的。我甚至不是太认同LZ关于不懂专业知识只会飞的模友是LOWER的这个说法。

但我认为这点概念上的区别对我是有指导意义的,我在乎,因此这对我就有意义。因此,我说,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辩的。这个,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吧?
想必你应该能看出来,我一早引用你的帖子,说的是认同你的说法。我这个,算是马屁拍马腿上了嘛?确实十分失败的说。。。。。。





作者: yxc11    时间: 2016-7-2 18:36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8:08
你的实践是正确的。我也没质疑过。

我只是怀疑,你对我关于模型电动涵道能效低的结论的质疑,好像有点 ...

好的,我可能也看错了,不好意思了,有交流才有进步,没事的

作者: hmmwv    时间: 2016-7-2 18:48
yxc11 发表于 2016-7-2 18:36
好的,我可能也看错了,不好意思了,有交流才有进步,没事的

没事。
我的语文水平,在高中的时候就一直被语文老师视为班上的败类。。。。。看起来。。。。。过了这么多年,恐怕这会去找她,还是会被视为败类。。。。。唉。。。。。。


作者: PUG    时间: 2016-7-3 21:08
yxc11 发表于 2016-7-2 17:07
你这样说的话,我老兄也不谦虚的告诉你一下哈,在目前我们能买到的同重量的涵道机和桨机比较(再保守一点 ...

如果我们把你做实验的飞机做如下的改动:

把涵道动力(整体)取出,去掉涵道并对应地像螺旋桨机一样把风扇装在尾部,你的实验结果在文字描叙上会是怎样的?

涵道拿掉了,只剩下风扇部分,这个风扇和那个螺旋桨又本质的差别吗?没有。

那么你的描述是这个“桨”和那个桨的区别,而不是涵道和桨的区别。

这里,还可以继续改变实验方式。。。。。。

。。。。。。。。。。比如同一架飞机配不同几何尺寸的桨(假设电机功率一样,输出的转速和扭矩靠减速箱实现)。。。。。

就是说,你看到的是匹配和不匹配的效果,而不是真正的涵道和螺旋桨的差异。




作者: 纸飞歼轰    时间: 2016-7-4 01:51
涵道将电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高于螺旋桨。但是涵道将大多数动能给了空气而不是给了飞机。所以说螺旋桨看起来效率高于涵道

作者: 天穹    时间: 2016-7-6 22:19
纸飞歼轰 发表于 2016-7-4 01:51
涵道将电机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高于螺旋桨。但是涵道将大多数动能给了空气而不是给了飞机。所以说 ...

完全正确。。。所以同样的功率,涵道机一般比桨机的尺寸小很多,就是为了速度快点,别把能量浪费到加速空气上面

作者: freedom_liao    时间: 2016-7-7 08:20
楼主能不能给个书单?

作者: 小马哥    时间: 2016-7-9 10:18
这个必须顶楼主。当年也算是在风机厂混过的。轴流风机性能测试也做了不少。只是那年代无刷电动涵道还没出现。用专业的知识来解构模型活动中的问题,非常值得学习。模型的确只是个休闲的活动,但模型的更大意义可以促进全民科学水平的进步!像楼主这样喜欢钻研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个贴建誃议版主加精!

作者: guochen    时间: 2016-7-9 10:33
精神可嘉

作者: ym5123f3s48    时间: 2016-7-11 01:14
啥也不说了,太有价值了。以后造涵道机可以很好的参考实验数据了。

作者: 西藏鹰    时间: 2016-7-15 04:23



楼主,你这样测量是否严谨?只用几块电池来测?你是否考虑到电池的电量会下降?举个例子,你从油门5%开始测量,接着10%,20%,30%,40%,50%,这样电池的电量明显下降,等到你用60%,70% 的油门去测量的时候,数据是否偏差太大?我的意思是说,每更换一次油门测量,都应该更换一块全新的电池,而且是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容量的新电池,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科学严谨合理。也就是说,你设置了八个油门梯度,起码都要用八个全新的同一型号同一容量的电池。但你的帖子中只是准备那么几块电池,似乎不太严谨吧?

作者: rapemyself    时间: 2016-7-15 13:50



好贴!这才是工科生想看到的帖子!


作者: rapemyself    时间: 2016-7-15 14:06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6:04
这个没辙,不过要改善也容易,装一个大口径的涵道即可,只是增大口径,推力还是按照原来需要的推力不变( ...

我想要个300mm的涵道,12寸桨套个纯净水桶能不能提高效率?


作者: rapemyself    时间: 2016-7-15 14:21
hmmwv 发表于 2016-7-2 16:04
这个没辙,不过要改善也容易,装一个大口径的涵道即可,只是增大口径,推力还是按照原来需要的推力不变( ...

当然,其实我真正想的是,给大桨叶固定翼套个涵道框能不能在工况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池的续航时间。


作者: Kaneki汐    时间: 2016-7-16 00:12
楼主物理功底扎实!牛逼!理论基础着实让人佩服。

但话说回来。。居然能得出涵道效率比螺旋桨高这种结论...楼主是不是太注重理论推导了?我觉得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能实践
一下的还是实践一下吧,这样可以验证一下自己的结论是不是真的正确。有的时候一个数据的不严谨或者错误就会得出相反的
结论,对不?玩过理论推导的都知道这个。

最后还是表示佩服和感谢楼主能自己花这么大的功夫来测试,学习了学习了

作者: Kaneki汐    时间: 2016-7-16 00:14
西藏鹰 发表于 2016-7-15 04:23
楼主,你这样测量是否严谨?只用几块电池来测?你是否考虑到电池的电量会下降?举个例子,你从油门5%开 ...

应该用恒压电源测试才是最严谨的


作者: dukecheng    时间: 2016-7-16 16:58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7:30
(1)拜托,比你也拿个大点的来比啊,2216的电机,撑死你也就 550W的功率,70涵道随随便便 6s 1500瓦;比 ...

没桨快


作者: rapemyself    时间: 2016-7-16 18:03
Kaneki汐 发表于 2016-7-16 00:12
楼主物理功底扎实!牛逼!理论基础着实让人佩服。

但话说回来。。居然能得出涵道效率比螺旋桨高这种结论 ...

涵道效率真的比桨高,这是国内外空气动力学的共识。而且建立在同级别这个前提之下。64mm涵道,/25.4就是2.5寸桨,哪个效率高还要说么。


作者: PUG    时间: 2016-7-16 23:36
Kaneki汐 发表于 2016-7-16 00:12
楼主物理功底扎实!牛逼!理论基础着实让人佩服。

但话说回来。。居然能得出涵道效率比螺旋桨高这种结论 ...

听你这口气你好像玩过理论推导,玩过吗?

大学考上了吗?考上哪个大学?

建议好好读读LZ的后记。


作者: Kaneki汐    时间: 2016-7-17 23:52
PUG 发表于 2016-7-16 23:36
听你这口气你好像玩过理论推导,玩过吗?

大学考上了吗?考上哪个大学?

滚,傻逼,你幼儿园上过没,老师怎么教你做人的好好再学一遍


作者: 438407642    时间: 2016-7-18 20:35
真飞机不都是涵道形状吗?有那个战斗机跟航班是螺旋桨的?很少吧。

作者: moyini    时间: 2016-7-19 08:42
工科出身的我很欣赏楼主,自己的动手能力没有这么强,只有羡慕的份

作者: shijiamoni    时间: 2016-7-19 10:37
lz折腾理论的耐心可佳,这个果然测的是涵道的效率,不过我感觉lz做的不过是更像去验证你的效率公式,除去电调和电机的效率,lz测的数据理论上应该是接近1才对吧,涵道除了把功率做到空气动能,压力,温度,振动,也没别的去处了,我个人感觉基本上都会转化为空气的动能上。很多魔友一直说的,不过是空气动能和飞机动能的比的问题,都希望把电机能量变成飞机的动能,而不是空气的,或者在悬停静止时,飞机得不到能量的情况下也要有比较大的静推力。所以就有了涵道费电了

作者: rickdrink    时间: 2016-7-19 11:03
看完了所有回贴,争论根本就不在一个点上。
我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会飞必须懂飞。入魔6年,炸鸡架次不超10架次,我不敢说自己技术多牛逼,只是认为理论是找出问题的工具,保障飞行安全的前提。

作者: q2w3e4r7    时间: 2016-7-19 16:11
Y0UT00 发表于 2016-6-19 13:18
涵道效率确实比桨高,直观体验涵道费电是因为飞行速度的问题;涵道出口的空气流速比桨高;在低速飞行的时 ...

然而同一机型,涵道还是追不上桨的,可以参考一下50涵道的黑鸟三角翼,他的最快速度是改成桨之后实现的


作者: q2w3e4r7    时间: 2016-7-19 16:13
键盘上的K 发表于 2016-6-19 14:42
至于航模,你拿2216 2400kv 跟70mm涵道比比看. 桨比涵道快不知道哪去了.

还没70涵道费电.

我不是老魔友,不过我也知道且同意你的观点


作者: q2w3e4r7    时间: 2016-7-19 16:25
本帖最后由 q2w3e4r7 于 2016-7-19 16:27 编辑

其实单纯说涵道效率,我觉得其实是比桨高的,不过我觉得其实你的测试数据反映了为啥涵道实际使用效率低下,因为我看到你测到的最大的涵道气流速度是在41米每秒左右,也就是约是147码,这个速度其实已经大于日常的飞行速度了(竞速除外),涵道把大部分能量都转化成了空气的速度,而不是转化成推力,假设,飞机都是从0开始加速的,这时候同时开全油门的话,由于桨的速度相对较低,所以推力大,所以加速快,能够更早的加速到模型的极速,虽然也许在144码的时候,涵道的推力也许比桨大,但是由于初段加速不够,所以还是很难追上桨机,简单的说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lz如果有兴趣,可以测一测桨推在同样电能消耗的情况下的推力和速度曲线

另外还可以试试使用扩张喷口把涵道出口速度降低后,看看推力是否能增加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wz.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