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针脚焊完,下一步焊电调和电池,并上电容
先解决电池线和电调线部分
关于电源线等各类线材选择
目前网上的线材良莠不齐,是否虚标很难认定,搜索航模线电源或者硅胶线的多半是冲着航模来的,硅胶线的成本确实也比家用线材高,因为硅胶线是看线径和股数,还有最大承载电流,这个用初中的公式也很容易计算,导电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号召大家用同线号下更多股数更小线径的,毕竟导电面积越大电流更高;总而言之是动力线比电调的三相线大一号,其他设备线30芯的舵机线足矣,AWG硅胶线是用得最多的动力线,16#~22#居多,线号越大,承载的电流越大,当然也要看电芯股数,同厂同号的线股数越多,承载电流越大。具体看各厂的规格表。我用35A的电调,最大电流按40A算(再大电调电机烧了再好的线也没必要),电调到电池我用18AWG的硅胶线,足矣。
4月7日更新,焊线焊了我大半天,做舵机插头做得我想哭,精细活,不能出错。
其他零件已陆续到货,一清点,发现千里大堤毁于一穴,银燕R2205S的电机居然没带电机座,这下又得等几天,随便淘了个朗宇22系列的电机座。
切糕433接收机埋在左副翼下
副翼上面挖小槽埋入接收机地网,固定好天线
图传发热实在巨大,加散热片,图传最好不要固定死,提前把功率调到600毫瓦,在地面如果要长时间调试的话得把图传取出来
[attach]3800971[/attach]
注意下GPS的连飞控的方法如下图所示,用inav固件的话就照默认接法。
电调线接S1口,左副翼接S3,右副翼接S4,如果有那种5v的LED灯,接到S5,在地面站打开S5通道。
有的线还是留太长了,另外为了以后不时之需,飞控和电调并没有焊在一起,加了个XT60插头,装完后称重,居然到了930g,有点超重,线材重,704也涂得多。
一切就绪,试飞调参, 第一次没飞起来,还把摄像头给炸坏了
分析原因,应该是5045三叶桨太软,拖不起这个重机子,换成6040两叶桨
然后把线重新理了一遍,该固定的都固定好,避免晃动
然后就爽了,第一次上天看飞行状态,手动飞检查重心,第二次做了自动调参,但还是有点晃,900这么点翼展也抗不住风。
最后总结:
1.这小机机相当好飞,特跟手,转弯灵活,半径小,要注意转弯时掉高;
2.并电容加滤波后,图传的纹波很少,说明图传独立供电还是可以的;
3.做调参飞了18分钟,航程18km,落地后电池回压到单片3.72,还可以再浪个十分钟左右,3000毫安的电量,落地后OSD显示用了1681mha,电压14.6,世纪用Q6测得电压14.8,充进1623mha,说明Matek的飞控电流计量程还是很准的。
4.M8Q的GPS这么贵,也才搜12颗星,差评,二百多的的PIX GPS搜22星,这个160的怎么也得搜个16、7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