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转帖:关于固定翼3D飞行的由来
[打印本页]
作者:
流星无痕520
时间:
2012-5-30 09:05
标题:
转帖:关于固定翼3D飞行的由来
我们俱乐部好几天不更新了,特转摘发个帖子来充数.
一段一段都是摘自模友们的回帖,喜欢3D飞行的可以看一下.
“3D
飞行风格,是飞机处于低于失速速度飞行,利用发动机拉力(部分或全部)取代机翼产生的升力
”
历史不可能是由某一人创造的,或许是当年个别的资深飞手,在练习中无意发现某些失速是可控的,经进一步加以练习而成。但当年能真正实现的失速飞行,决离不开
TOC
之类的低翼载荷的机型,以及由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所开发的高仿真飞行模拟器,才为当今的
3D
飞行带来巨大飞跃。
QQ
被公认是
3D
飞行的教父,可见其地位之高。在
3D
飞行发展的过程中,当然也有其他杰出飞手的贡献。到目前,一个
3D
飞行动作以飞手的名字命名的,好象就只有
“
汉诺螺旋
”
。
Hanno Prettner
也一定为后人铭记。
2002
年最后一届
TOC
停办之后,在
XFC
和
TAS
这些比赛里,随着新一代飞手象
Andrew Jesky
、
Mark Leserbeg
、
Jason Noll
、
Gernot Brckman
等等的成长,大量的快滚类的动作出现在
3D
飞行里。飞行的风格的主流,也慢慢由流畅优美转到偏向于注重节奏和惊险刺激。
不管怎样,
3D
飞行的发展是不会停歇的,也不会有止境的。
向那些为这项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致敬!
无论
3A
或
3D
,基础都是一样的,都是靠空域的控制,动作的精确稳健。
早期并没有
3A
,
3D
之分,是一些顶尖高手,
3A
飞行之余或表演时,进行一些非常规套路的杂耍动作,而观众又受落,慢慢就派生出更加适合剧烈飞行的杂耍飞机,早期量产的大路
3A
飞机,通常会有另外一个
Acro
版本,就是加大舵面的适合杂耍的。
随着
3D
飞行的越来越普及和对
3D
飞行的理解,各厂家设计生产的飞机性能越来越高。,特别是电动动力的普及,使小尺寸的飞机也拥有一腚的
3D
飞行性能。就使
3D
飞行更加普及。
3A
飞行更像太极高手,气定神闲,成竹在胸,要求匀速,航线要求精确
,
对控制飞机的能力要求比
3D
飞行要高很多。
3D
飞行,因为动作五花八门,会令人眼花缭乱,就使一般对飞行了解不深的人产生错觉,只看到表象,而没看到根本。真正赏心悦目的
3D
飞行,稳健是第一要素,行云流水,徐疾有至
,
动若脱兔,静若处子,人机合一,天地交融。
现在随着模拟器的广泛使用,使飞行的入门更加快捷,就产生了大量的快餐式激素飞行员,就是传说中的
KTer
,第一天飞机上天就吊住,第三天就练眼镜蛇滚,第四天就晋身高手级别,
看着这样的飞行,观众往往是提心吊胆,恨不得戴上个越级头盔,安全套也巴不得套上八个才感觉安心,死命摔飞机的不是
3D
高手。
3D
本质是失速,
Jason Noll
在
XFC
上行云流水的飞行表演,非常好看,令人赏心悦目,但严格套
3D
还有待商榷
所以美国佬现在基本不用
3D
这个词,而是用
huck
(
hucking
)来泛指一切不循规蹈矩且令人愉快的飞行方式
3A
油门、线路、图形动作控制精度较高,像功夫中的太极、舞道中的芭蕾。
3D
全可容入
3A
的大部份动作,对飞机控制绝不比
3A
低(本人感觉操控性比
3A
还高
),飞行时可在高速与停止间来回,有如功夫中点到即止的感觉,
3D
飞行更像那功夫中的南拳北腿、舞道中的时尚
“
街舞
”
。但总体来看,潮流是属于
3D
的(你大可从厂家到销售再到全世界飞友们的选择可知)。
作者:
流星无痕520
时间:
2012-5-30 09:05
标题:
J3的回帖
说
3D
飞行,我们应当避免进入两个误区:
一个是把失速类的动作如悬停、蛇滚等等看成是
3D
的全部,觉得
“3D
就是吊吊机
”
,那肯定是很不全面的。失速类动作固然是
3D
飞行动作里很有特色,甚至是标志性的动作,但它们远远还不是全部。那些低空的慢滚,精准的快滚;对航线和空域的准确把握,动作之间流畅衔接,飞行速度控制,很多和
F3A
要求一致的精准飞行,都是
3D
飞行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一个是完全照搬
F3A
的标准和要求套在
3D
飞行上,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我们欣赏
F3A
飞行那种精准和优雅,并为之折服,
3D
飞行同样也要求精准和流畅,但
3D
飞行也有自己的特点。除了那些
F3A
所没有的失速类动作之外,在一套
3D
飞行动作的套路里,往往有快有慢,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快的时候如嫉风骤雨,慢的时候甚至可以纹丝不动。就如中 国书画里面讲究的对比,飞白,
“
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
;
“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
。
F3A
讲究的流畅,它们追求飞行速度的均匀和一致,但却缺少了
3D
飞行的这些对比和变化。均匀和流畅是一种美,动静皆宜也是另外一种美。大家追求的都是一种美感,自然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此外,
3D
飞行还有和音乐的配合。这是另外一种舞蹈,是用飞行的动作去诠释音乐的内涵。这也是
F3A
所不具有的。那些和音乐完美结合的配乐飞行,体现了每一位飞手自己的风格,从音乐的选择,编辑,到动作的编排,最后和音乐的合成,每个飞手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最后飞出来,都是不一样的风格。最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飞行动作的控制这些
“
技术活
”
,更重要的是美的展示。也正是那么多飞手所体现出来的不同风格,才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美的享受。
还有,
3D
飞行因为更大的灵活性,也就更容易创新,也更鼓励创新。所以,在
3D
的基础上,我们看到了
4D
飞行。在每一次大的比赛上,尤其是年轻飞手更多的
ETOC
比赛,最后的冠军,通常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前所未见的新的飞行动作,给观众带来
“
惊喜
”
。不管创新的飞行动作是无心插柳还是刻意的探索,都为
3D
飞行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只要酷爱飞行,锐意探索,每个飞手都有机会去创新出自己的风格。
F3A
每两年的飞行动作也有创新,不同的是那是
FAI
公布的,
“
自上而下
”
的。如果你想在一次
F3A
的比赛里对某个动作来点
“
创新
”
,那你的动作得分也会是很有创意的
“0
分
”
。
所以,综合来看,个人觉得
3D
飞行同样也要求对航线和空域的把握,也要求基本功,也要求精准和流畅。同时又更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
3D
和
3A
,都是追求和展示美。不同的路,去同一个地方而已。
对于大多数喜欢
3D
飞行的朋友来说,都不一定能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非常扎实的基本功的练习。飞飞机,其实就是一个爱好,一次休闲,一种乐趣。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飞,只要不影响他人,就飞
KT
板,就是吊吊机,偶尔滚一滚,也没什么不可以。这或许也是一种包容吧。
对于那些有条件,又希望在
3D
飞行方便有所提升的朋友,选一架好一些的飞机。多花时间来练习航线,把基础的
3D
动作练扎实,还是非常有必要和有帮助的。而且,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其中也有很多的乐趣。
作者:
流星无痕520
时间:
2012-5-30 09:07
国内有不少人都崇拜飞
F3A
。没错儿,俺也崇拜。蛋是,表因此就暗含着贬低
3D
,或其他风格的飞行。
大家都知道,好的
F3A
飞行飞得精准,但莫人禁止你把
3D
动作也飞得精准,是不是?鹞式滚能保持机身轴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不变就是好看嘛。
关键在于个人的追求。好比
J3
老师以美为追求,俺以炫技为追求,这结果自然不同。蛋你也不能鄙视俺的
KT
追求,要允许不同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嘛。再说了,看看
ETOC
上的
KT
(
D
板)的飞行,里面蕴含的追求也狠牛逼啊。
再说开些,个人追求确实很重要。国人大多看重别人给定的标准,大到科举高考奥 运会,小到
F3A
高富帅,而老外更重视个人追求。没有个人的追求,就不会有今天的所有的这些好东西(飞机汽车互联网)。第一个尝试吊机的人,一定是自己要试着把机机立起来飞,不会是领 导要他这么做的,也不是国际航联有这样的规则。
模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业余爱好,整个的水准主要是个人追求驱动的。你要美,才能得到美;你要精准,才能得到精准。莫人逼你。俺时时惊诧于这样的追求的强烈,特别是在国外。
雄起吧。
作者:
流星无痕520
时间:
2012-5-30 09:17
以上所有文字都是别的模友的回帖内容!我只是全文摘来贴在这里.
来自5irc论坛
作者:
zzl
时间:
2012-5-30 09:31
:em26:
作者:
xiaozhe1109
时间:
2012-7-2 12:06
恩~!我看了也是这种感觉挺你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wz.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