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标题: 再说说对称双桨飞行器 [打印本页]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10:08
标题: 再说说对称双桨飞行器
               再说说对称双桨飞行器
美国的S97一下子又把对称双桨飞行器推向高端,以前一直是苏/俄独领风骚的对称双桨直升机也被美国人认可了。
(, 下载次数: 184)
S97自吹的最大特点是硬桨,其实就是不用那么复杂的变距、斜盘,只是调整两个桨的速度就行,桨间距大大减少,再加上尾桨的推动,形成高效高速的混合方式飞行器。
在多旋翼的圈子里混了2年多了,所有的飞机都是自己做的,从第一架H8一上天,就再也看不上那些468了,那优良的飞行特性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 下载次数: 189)
做过的部分对称双桨机型
大概做了78种飞机,载重从0.515公斤,个个都身手不凡。最喜欢的是其中的两种,一架是用14寸桨的H8,千里走中国,万里赴欧洲,便携性是没得说的,这架机子最适合摄影爱好者,背包上山都行,可以使用全画幅微单,遥控摄影摄像,绝对能满足那些摄影器材党的要求。另一架是17寸桨的X8,带单反的,和S1000同台竞技,飞行性能上赢一大块。
(, 下载次数: 188)
在西班牙的H8,城堡前的飞行,风力大于5级,还坏了两个动力(电调短路了),居然飞行稳定,完成了航拍
(, 下载次数: 180)
X8和S1000,X8的稳定性、抗风性和起降特性都好一些,航时差不多。
对称双桨做多了,自己也有很多疑问,最大的疑问就是效率,为啥在有人机领域,对称双将代表着高效、敏捷、稳定,而一到多旋翼这边,高效就没有了。模友们的实践也是众说纷纭,多数说效率低,少数说效率高。
影响效率的因素很多,桨距、桨型、电机配置等等,因素太多,变量太多,组合起来能有数十至上百种配方,现在市场上的配件种类也太多,碰巧了做出高效的机子,碰不巧就只能黑暗中摸索,不少模友是看别人做的很好,自己一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老高的感觉,要想做好对称双桨的多旋翼,还要下不少的功夫,让这些问题都有个理论指导。



作者: wxh894    时间: 2014-10-6 10:28
占沙发围观,我就是觉得X8效率不高,飞行时间上不去。而且,25管的折叠件市售的不完美。

作者: task00    时间: 2014-10-6 10:29
contra-rotating方式很多人说电效率不高,不知道为啥。我觉得除了噪音大点,是提高了推力的。

效率高在将旋转气流矫正为直像气流,只有直像气流才做工
效率低在两个叶片的转速可能同时增加,叶片尖端阻力增大,奖效降低。

所以一定要够大的叶片装对转才值得。

我目前18605电池4S1P,飞四个380KV3506/1755,15的升效,但是一刮风就变纸片了。打算做成对转看看改善。。

作者: sakbfgwuvjbsd    时间: 2014-10-6 10:31
占个沙发座

作者: 007panzer    时间: 2014-10-6 10:33
留名,也准备搞台X8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10:43
task00 发表于 2014-10-6 10:29
contra-rotating方式很多人说电效率不高,不知道为啥。我觉得除了噪音大点,是提高了推力的。

效率高在 ...

3系电机带17寸桨,抗风性一定不好,这个系列的电机如果做X8,最多13寸桨就够了,轴距最多600,起飞重量控制在4公斤左右,你试一下,肯定飞的刚刚的

作者: task00    时间: 2014-10-6 10:47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6 10:43
3系电机带17寸桨,抗风性一定不好,这个系列的电机如果做X8,最多13寸桨就够了,轴距最多600,起飞重量控 ...

我想看看15寸对转,主要目标是降低整机电流,13寸估计桨效到10以下了,对我的目标来说没意思了。。

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浆用小一寸,螺距大一号,可能效率更高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10:54
task00 发表于 2014-10-6 10:47
我想看看15寸对转,主要目标是降低整机电流,13寸估计桨效到10以下了,对我的目标来说没意思了。。

你 ...

15寸桨的我做过,还是TM的电机,但只是劲大,动力充沛,桨效似乎并不高。下层将的尺寸和扭矩变化,我要测过后才会有结论

作者: 武杰杰    时间: 2014-10-6 11:11
好牛叉

作者: opw369    时间: 2014-10-6 11:24
占个座也准备搞X8

作者: 红色尾巴    时间: 2014-10-6 11:27
支持支持注~~

作者: 不玩游戏好孩子    时间: 2014-10-6 11:29
到底X8效率高不高,我也不知道,也没条件去试试,姑且认为X8没有米8效率高,但我感觉X8的机架小了,少了机臂,轴距要短,重量上要少一些,最终续航能力和米8不分上下,况且X8体积小,便于携带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11:33
wxh894 发表于 2014-10-6 10:28
占沙发围观,我就是觉得X8效率不高,飞行时间上不去。而且,25管的折叠件市售的不完美。

能把X8做成效率高的才是高手


作者: shilong1990    时间: 2014-10-6 11:43



老高 可否给一份H8的机架图纸能上15-16寸浆的


作者: quentinzt    时间: 2014-10-6 12:35
技术实战派的老高帖子要顶。

作者: 天涯为邻    时间: 2014-10-6 13:03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6 10:43
3系电机带17寸桨,抗风性一定不好,这个系列的电机如果做X8,最多13寸桨就够了,轴距最多600,起飞重量控 ...

老高你好,我的X8用的3508KV380,1555的桨,起飞重量4.5KG,6S10000电池,悬停19分钟,如何能再改善下,增加续航时间?下层桨用1575还是1470能够提升续航时间?


作者: 水国大兵II    时间: 2014-10-6 13:22
(, 下载次数: 57)
为省钱,650轴距H8用的2810配1255碳纤,好赢天行者,4s 10000的电池,暴力拉升加航线10分钟+,感觉换换配置上6s时间会更长





作者: cnndu    时间: 2014-10-6 13:30
近期打算上折叠h8 计划使用3110 kv470 上1447桨 4s电池 全重4公斤 电池主要是想和我的固定翼通用 降低成本 所以不打算上6s电池 大家觉得搭配怎么样 这个动力基本按照老高那个0.7的理论考虑的

作者: cnndu    时间: 2014-10-6 13:31
机架总那个h4 680

作者: jameko88    时间: 2014-10-6 13:46
天涯为邻 发表于 2014-10-6 13:03
老高你好,我的X8用的3508KV380,1555的桨,起飞重量4.5KG,6S10000电池,悬停19分钟,如何能再改善下, ...

试下大16寸桨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13:57
quentinzt 发表于 2014-10-6 12:35
技术实战派的老高帖子要顶。

谢谢夸奖,我只是一个刨根问底的行动派


作者: freshbeef1    时间: 2014-10-6 16:33
前辈的专研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学习了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16:43
天涯为邻 发表于 2014-10-6 13:03
老高你好,我的X8用的3508KV380,1555的桨,起飞重量4.5KG,6S10000电池,悬停19分钟,如何能再改善下, ...

这个时间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其实悬停时间和电池有关,主要是看冲进去多少电流,也就是消耗多少。如果换4822会不会好一点?


作者: wxh894    时间: 2014-10-6 16:45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6 11:33
能把X8做成效率高的才是高手

您是前辈,得向你学习,还望赐教。
我也始终是闭门造车,一个人。

作者: chenjingyushuai    时间: 2014-10-6 16:54
天涯为邻 发表于 2014-10-6 13:03
老高你好,我的X8用的3508KV380,1555的桨,起飞重量4.5KG,6S10000电池,悬停19分钟,如何能再改善下, ...

真巧,你的配置和我的一样,


作者: sparkways    时间: 2014-10-6 17:49
学习留名,为自己将来的Y6攒点技术

作者: zhang950321    时间: 2014-10-6 17:55
task00 发表于 2014-10-6 10:29
contra-rotating方式很多人说电效率不高,不知道为啥。我觉得除了噪音大点,是提高了推力的。

效率高在 ...

那你的X8能飞多久?


作者: 啊诺    时间: 2014-10-6 18:45
我也来顶一下、很久不见了、呵呵

作者: 宇宙只玩    时间: 2014-10-6 19:37
我的飞机3508 1555 飞20分钟
(, 下载次数: 56)
(, 下载次数: 52)
(, 下载次数: 49)
(, 下载次数: 48)
(, 下载次数: 52)

作者: yan13131    时间: 2014-10-6 19:47
宇宙只玩 发表于 2014-10-6 19:37
我的飞机3508 1555 飞20分钟

可否报一下架子等所有参数?感觉这个拍摄视角广阔大于其他种类


作者: 天涯为邻    时间: 2014-10-6 20:19
chenjingyushuai 发表于 2014-10-6 16:54
真巧,你的配置和我的一样,

你的飞机能飞多少分钟?


作者: 天涯为邻    时间: 2014-10-6 20:21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6 16:43
这个时间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了,其实悬停时间和电池有关,主要是看冲进去多少电流,也就是消耗多少。如 ...

谢谢老高,充进去9.1A。下次试下6600的电池(2块6S-3300并),这样起飞重量就只有3.9KG了。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6 20:48
天涯为邻 发表于 2014-10-6 20:21
谢谢老高,充进去9.1A。下次试下6600的电池(2块6S-3300并),这样起飞重量就只有3.9KG了。

桨效小于7,不算好,电机小了,当电机工作在60%油门以上时,桨效就是要小


作者: chenjingyushuai    时间: 2014-10-6 20:58
天涯为邻 发表于 2014-10-6 20:19
你的飞机能飞多少分钟?

我只有6S5400电池航线10分钟,电池冲进去3000MAH左右,起飞重量3400克,还没试过10000的电池,,


作者: AIRCRAFT1997    时间: 2014-10-6 21:57
共轴双桨我也很喜欢,相比X8我更喜欢Y6.

作者: senosy    时间: 2014-10-6 22:13



顶老高!

      我感觉 共轴双桨 效率低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双桨电机采用的是相同的配置,下层桨运行在上层桨的气流中,气流速度较高,所以应该采用上下层不同的电机和转速:

          上层采用 慢速桨型,提升桨效,下层采用 高速桨型,提升高速气流的桨型,并且由于差动,考虑采用不同kv的电机;

           回头准备试验一下看看效果。




作者: TristanBF    时间: 2014-10-6 23:02
顶一帖,,,,X8的节奏走起

作者: TristanBF    时间: 2014-10-6 23:11
senosy 发表于 2014-10-6 22:13
顶老高!

      我感觉 共轴双桨 效率低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双桨电机采用的是相同的配置,下层桨运行 ...

非常赞同,等你的消息。就像是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一样,每级压气机的叶片都不是一样的,越到高压部分,叶片越小。而且形状也不一样。感觉要提高效率应该是要往这方面做的

作者: zxszhh    时间: 2014-10-6 23:34
上下层之间的 桨型也有很多选择 上层如果用MR系列慢飞桨   那么下层的可以选择尖头蜻蜓桨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7 01:05
senosy 发表于 2014-10-6 22:13
顶老高!

      我感觉 共轴双桨 效率低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双桨电机采用的是相同的配置,下层桨运行 ...

我定制了一台测试台,等到货了这些就都能测了

作者: lingong    时间: 2014-10-7 06:53
问问老高,飞控输出8根电调线相互有干扰吗。要不要加磁环?

作者: 制作佳人    时间: 2014-10-7 07:44
老高师傅,我想知道在共轴里 是上层浆大一点好 还是下层浆大点好

作者: 我的fans7    时间: 2014-10-7 08:10
senosy 发表于 2014-10-6 22:13
顶老高!

      我感觉 共轴双桨 效率低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双桨电机采用的是相同的配置,下层桨运行 ...

赞同楼主。。。

作者: yklee    时间: 2014-10-7 08:33
senosy 发表于 2014-10-6 22:13
顶老高!

      我感觉 共轴双桨 效率低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双桨电机采用的是相同的配置,下层桨运行 ...

看看DRAGON FLY的视频吧,人家的X8早就是上下桨不同尺寸,电机不同KV了

不过他们的飞控似乎是自己弄的,不知道目前的商业飞控对这个支持怎么样


作者: yklee    时间: 2014-10-7 08:34
制作佳人 发表于 2014-10-7 07:44
老高师傅,我想知道在共轴里 是上层浆大一点好 还是下层浆大点好

上层大好

下层桨主要是起一个类似涡轮增压的作用


作者: yklee    时间: 2014-10-7 08:35
AIRCRAFT1997 发表于 2014-10-6 21:57
共轴双桨我也很喜欢,相比X8我更喜欢Y6.

Y6手感很奇怪,有点软软的感觉

作者: yklee    时间: 2014-10-7 08:40
目前老高做出的X8桨效最高的达到多少了?

作者: 天涯为邻    时间: 2014-10-7 09:41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7 01:05
我定制了一台测试台,等到货了这些就都能测了

期待老高的测试台测试数据,那么就有个参考了
本想自己做个测试台的,手上没有那么多电机和桨测试就放弃了。
不同电机和不同KV会不会造成反扭不一样,导致多轴转向出现异常手感或者加重飞控运算负担?


作者: senosy    时间: 2014-10-7 09:45
yklee 发表于 2014-10-7 08:33
看看DRAGON FLY的视频吧,人家的X8早就是上下桨不同尺寸,电机不同KV了

不过他们的飞控似乎是自己弄的 ...

赞,仔细学习一下

作者: makeflyeasy    时间: 2014-10-7 10:01


作者: AIRCRAFT1997    时间: 2014-10-7 12:12
yklee 发表于 2014-10-7 08:35
Y6手感很奇怪,有点软软的感觉

我只飞过几次,不太了解。


作者: senosy    时间: 2014-10-7 13:11
yklee 发表于 2014-10-7 08:33
看看DRAGON FLY的视频吧,人家的X8早就是上下桨不同尺寸,电机不同KV了

不过他们的飞控似乎是自己弄的 ...

看到了,感觉好可以,一个十六的一个十五的,没说具体指标,但是kV值估计在400 600左右,电池好小

作者: senosy    时间: 2014-10-7 13:20
yklee 发表于 2014-10-7 08:33
看看DRAGON FLY的视频吧,人家的X8早就是上下桨不同尺寸,电机不同KV了

不过他们的飞控似乎是自己弄的 ...

看到了,感觉好可以,一个十六的一个十五的,没说具体指标,但是kV值估计在400 600左右,电池不大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7 17:33
yklee 发表于 2014-10-7 08:40
目前老高做出的X8桨效最高的达到多少了?

还是徘徊在9左右,很想通过一些动力组测试突破10


作者: yklee    时间: 2014-10-7 17:43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7 17:33
还是徘徊在9左右,很想通过一些动力组测试突破10

9已经很不错的效率了,稳定性和效率就是一对矛盾

作者: zy_sh_npk    时间: 2014-10-8 00:27
支持测试,不过35XX的电机按说上14寸的桨,应该效率更高些,41XX的电机上15寸桨刚好。

作者: 制作佳人    时间: 2014-10-8 06:21
yklee 发表于 2014-10-7 08:34
上层大好

下层桨主要是起一个类似涡轮增压的作用

谢谢 打算用剩余的材料拼一个X8 目前有1447 和1555的奖 电机4822 电调好盈铂金30A, 碳管 管夹 碳板都有


作者: senosy    时间: 2014-10-8 08:35
制作佳人 发表于 2014-10-8 06:21
谢谢 打算用剩余的材料拼一个X8 目前有1447 和1555的奖 电机4822 电调好盈铂金30A, 碳管 管夹 碳板都有
...

嗯,正合适。 感觉问题不大,期待你的测试。
   我也想测试一下。


作者: sunny291285    时间: 2014-10-8 13:07
顶,准备入X8了,拿来主义一把,老高的图纸能共享不?


作者: kusobug    时间: 2014-10-11 14:54
請問前輩,X8的上下電機是否能偏心安裝? 這樣是否會有影響?

作者: AIbluecapf    时间: 2014-10-14 12:58
顶一个,学习

作者: 007panzer    时间: 2014-10-14 13:27
DJI和零度的共轴双桨电机转向配置,同一层电机转向一致,也就是说每轴上下浆对机臂作用的转矩也要一致,否则自旋。个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下层动力的自由搭配,可能会达不到最大效率
而APM的电机转向布置为上下各为X4,但是转向相反,不存在上述问题
打算用pixhawk飞控做一架,上层320KV 15寸桨,下层400KV 14寸桨,不知老高前辈对这样的动力搭配怎么看?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4 17:48
007panzer 发表于 2014-10-14 13:27
DJI和零度的共轴双桨电机转向配置,同一层电机转向一致,也就是说每轴上下浆对机臂作用的转矩也要一致,否 ...

可以试试,下层桨用尖头的会好些
过段时间我也会按这个方案试试


作者: zhang950321    时间: 2014-10-14 18:46
人那是共轴双桨靠改变螺距和倾斜角度飞行,在飞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两个桨的转速是一样的,,,而多轴上下桨转速并不是始终一样而是一直在改变。

作者: lanyang    时间: 2014-10-15 16:44
senosy 发表于 2014-10-6 22:13
顶老高!

      我感觉 共轴双桨 效率低是个伪命题,现在的双桨电机采用的是相同的配置,下层桨运行 ...

理论是好 但是实际飞控很难支持 上下电机是要惯性抵消的 大小改变配平会很难  但是理论应该没错 用开元飞控配合编辑一下也许会有好的效果



作者: zy_sh_npk    时间: 2014-10-16 21:58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7 01:05
我定制了一台测试台,等到货了这些就都能测了

期待看到你测试的共桨效率数据。


作者: 飞越天际    时间: 2014-10-16 22:16
支持S1000

作者: zachary_dcb    时间: 2014-10-17 00:17
本帖最后由 zachary_dcb 于 2014-10-17 00:23 编辑

老高,我最近查阅了点资料,直机共轴双桨效率高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省略了尾桨的功耗损失,更有一个是因为减少了旋翼直径,减轻了发动机负载,还有个原因是采用了刚性桨叶,去除了挥舞铰机构,提升了气动效率,而我们的多轴其实是直机的变形缩小版,其气动结构受到大气环境影响被缩小了很多,所以一些单桨叶结构的弊端没有被显现出来例如前行桨叶和后行桨叶升力不一致,桨叶尖端接近音速结构不稳定等等,所以在有人机领域,共轴双桨克服了空心轴的刚性问题后得到了跨越式的进步。而且得益于电控系统的发展,旋翼头的尺寸也被减小,提升了主轴输出效率。
按照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的计算,曾经有一个对共轴效率的计算论文,他描述的还是比较可以接受的,我也测试过,平铺双电机,在同样拉力的情况下,他的转速大概只有共轴双桨的85%左右,因为是用魔镜测得转速,不是很准确,但是也可以作为参考,通常我们说的共轴效率低,可能就是这多出来的一点点转速耗费了额外的电流。但是这个前提是相同的电机相同的桨相同的拉力下,同电机数的平铺多轴效率高于共轴双桨多轴。我觉得很多人有个误区,喜欢把X8和X4相提并论,这是个极端错误的比较对象,X8 Y6的对手是使用同样电机同样桨的V6 V8结构,在这个前提下,共轴双桨在轴距,便携性,飞行稳定性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如果相同轴距的多轴,X8 Y6可以装备更大号的桨叶和电机来实现续航的提升。


对于共轴双桨结构效率损失,我们要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谈起,众所周知,机翼以及螺旋桨,都是通过其翼面高速运动于空气中造成上下压力差,在上部形成低压区来提供升力的,而共轴双桨的气动布局,使得上层桨叶下部气压比平铺八轴的桨叶下部气压低,所以其上部桨叶所提供的升力也较低,需要更高的转速来获得同等平铺电机压力差,同理,下部桨叶工作在上部桨叶的下洗气流中,其叶片上部压力比平铺多轴桨叶上部压力要高,也需要更高的转速来获得相同升力,所以,电机需要更多功率做功,但是也得益于其高速的下洗气流,共轴双桨模式,相同转速的时候,其电机电流要小于平铺八轴,原因和风车一样啦。
还有,我要吐槽一下,现在的飞控都喜欢上层一个转向,下层另一个转向,其实这不科学,下层电机的转速是要高于上层电机的,但是要保持平衡扭力却要使下层电机和上层电机的转速接近,这导致下层桨叶并没有工作在他合适的转速区间中,我觉得应该试一下交错转向的效率,但是那会不会导致姿态不稳。。还有待实验啊









作者: zachary_dcb    时间: 2014-10-17 00:27
task00 发表于 2014-10-6 10:29
contra-rotating方式很多人说电效率不高,不知道为啥。我觉得除了噪音大点,是提高了推力的。

效率高在 ...

你说的气流做功在多轴升力里面只占一小部分,那是涵道要考虑的事


作者: kusobug    时间: 2014-10-17 01:14



請問前輩,X8的上下電機是否能偏心安裝?
這樣是否會有影響? 或是會有另外的效果?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7 06:18
zachary_dcb 发表于 2014-10-17 00:17
老高,我最近查阅了点资料,直机共轴双桨效率高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省略了尾桨的功耗损失,更有一个是因为减少 ...

共轴的机子给人第一个印象是稳,起飞和降落绝对稳定,这是由于总体的下洗气流速度高引起的,它不需要什么上反角之类的,就能达到较高的稳定性,这点对于新手尤其重要。
但这种机子要想提高效率绝对是要下很大功夫的,我也就做出一种效率较高的机子,其余机子综合桨效也就在7左右。看来还要下功夫才行,包括你说的一些因素,要想提高效率牵扯的条件太多,组合起来有数千个组合了。
我下决心找出一些影响大的,定制了一台测试台,能测拉力、转速、电流电压和震动,一个个的组合测一下,总能找到些规律的。但这是个功夫活,要慢慢磨的。
起码现在的机子飞起来还行,我那台带单反的,用17寸桨,轴距800,飞的就是比S1000好一点。
谢谢你认真的回帖


作者: mx牛模王    时间: 2014-10-17 08:21
非常欣赏老高的研究精神,比我们年轻人都厉害,我顶你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7 08:42
zachary_dcb 发表于 2014-10-17 00:17
老高,我最近查阅了点资料,直机共轴双桨效率高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省略了尾桨的功耗损失,更有一个是因为减少 ...

共轴双桨绝不是简单的把两个电机两个桨叠加起来,虽然简单叠加也有较好的效果。
不少人在探讨这些问题,包括上下桨的桨型、轴距、桨间距、转速等等。
共轴双桨的好处让我们爱不释手,怎样扬长避短是我们这些共轴迷的目标。


作者: zachary_dcb    时间: 2014-10-17 09:31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17 08:42
共轴双桨绝不是简单的把两个电机两个桨叠加起来,虽然简单叠加也有较好的效果。
不少人在探讨这些问题, ...

老高,不知道你的测试台是怎么样子的,有没有概念图啊?现在我发现很多地面测试的都是简单的用接收双通道同步输出油门信号,但是电机的KV值是有差异的,而且下层桨工作环境是在上层桨的下洗气流中,同样转速他的扭矩要小一点,是不是应该有个扭力测试部件,在确保上下扭力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7 10:02
zachary_dcb 发表于 2014-10-17 09:31
老高,不知道你的测试台是怎么样子的,有没有概念图啊?现在我发现很多地面测试的都是简单的用接收双通道 ...

一个比较重的工作台,有两条滑轨,一个框型的架子可以自由行动,对称电机和桨装在框型架子的一端,有断桨防护网。最大可装36寸桨。
大功率电源一台,电流电压表,20、50公斤拉力计各一台,激光转速表两只,震动测试探头一个,其它的想要什么都可以加上,测试地点在南京,时间大概在三周后。
这是一个测试平台,想测什么参数可以加什么传感器。欢迎老弟来指导。


作者: task00    时间: 2014-10-17 10:14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17 10:02
一个比较重的工作台,有两条滑轨,一个框型的架子可以自由行动,对称电机和桨装在框型架子的一端,有断桨 ...

不知道老高对可边距平台怎么看,如果用450直鸡主浆,可以用600直鸡尾桨总成,感觉可变局可以达到双桨机动性,同时有具有较高桨效,另外直鸡桨便宜得多。

打算用4个450直鸡尾桨总成做个小的,但是传动还是马达直推没有确定,不好找带通孔的2212级别马达。

目前我在做U8-U10之间的电机测试,后面推450主桨可变距用,有兴趣的话可以交流一下。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7 10:20
task00 发表于 2014-10-17 10:14
不知道老高对可边距平台怎么看,如果用450直鸡主浆,可以用600直鸡尾桨总成,感觉可变局可以达到双桨机动 ...

可变距多轴其实丧失了多轴的一个优势:简单。
简单的东西最大的好处是故障率低。可变距多轴和直机相比优势明显吗?
多轴最佳的工作区间是总重5公斤左右的机子,包括5公斤以下。把这个区间发挥好才是王道。


作者: task00    时间: 2014-10-17 10:30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17 10:20
可变距多轴其实丧失了多轴的一个优势:简单。
简单的东西最大的好处是故障率低。可变距多轴和直机相比优 ...

可变距不需要中央倾斜器,只需要两个边距拉杆,同时必须使用带轴点的旋翼叶片
直鸡的倾斜器是周期性边距需要的零件,但是边距拉杆没有那么复杂,机动效果可以看stingray或者mit的某些视频,完全就是3D直鸡的水平。

Mark Johnson Cutler(mit的本科论文,水平之高让人汗颜)


U8-U9之间级别,8012-8014定子,400g-500g重量,推理1.5-3kg,刚好4个,负重5公斤,同时在飞行中做死角转弯能力估计会很好


可变局可以最大好处,可以用1-2g安全下降,甚至可能可以安全滑翔着陆


作者: 朝阳庆典    时间: 2014-10-17 11:07
支持老高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7 11:31
task00 发表于 2014-10-17 10:30
可变距不需要中央倾斜器,只需要两个边距拉杆,同时必须使用带轴点的旋翼叶片
直鸡的倾斜器是周期性边距 ...

1-2g安全下降,那速度是多少?
对称双桨机型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速降功能,比平铺的好的太多。


作者: task00    时间: 2014-10-17 11:35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17 11:31
1-2g安全下降,那速度是多少?
对称双桨机型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速降功能,比平铺的好的太多。

垂直机动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能力是两个概念,就像开车踩刹车。高于一个g的下降,就是说,比自然重力坠落更快的坠落加速,桨叶能依靠变距的气动效果刹车,同时不至于让旋翼在涡流中失速。
这个没测试,是期望。

直鸡就是靠变距做到的。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17 12:11
task00 发表于 2014-10-17 11:35
垂直机动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能力是两个概念,就像开车踩刹车。高于一个g的下降,就是说,比自然重力坠落 ...

其实多旋翼是有其独特功能的,直机的事直机做,没必要大家都融合成性能一致吧。
直机的好处是几十年发展中得到的,从有人机到无人机。多旋翼是从玩具开始蓬勃发展的吧。现在多旋翼铺天盖地了,说明其有适合大众使用的一面,这时直机在发展一下也不错。


作者: ripple131    时间: 2014-10-17 12:50
这篇文章很有技术含量,很有兴趣,也很有道理,期待你们的测试结果

作者: zachary_dcb    时间: 2014-10-18 00:11
task00 发表于 2014-10-17 11:35
垂直机动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能力是两个概念,就像开车踩刹车。高于一个g的下降,就是说,比自然重力坠落 ...

你的多轴有必要会那么多么?V22鱼鹰就是变距桨,多次由于遇到下洗气流或过快进入下洗涡流导致坠机,小模型上不明显,一旦被做成大机子就是致命的。
变距多轴我觉得单发高效率的续航才是它的亮点,机动性什么的,真的不是他那个尺寸的多轴需要的性能,试想1000轴距的多轴给你做特技动作,太危险了,而且多轴的力臂太长,注定他的惯性也要比直机大得多,操控要比直机难



作者: jiaobaobao    时间: 2014-10-25 20:56
老高威武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26 06:48
kusobug 发表于 2014-10-17 01:14

您已多次问过这个问题,我一直没能理解,回答晚了,对不起。
同轴双桨的特点就是同轴,可能这样便于工程实现吧,至于错轴安装有什么好处就不知道了,实践中是有错轴的直升机的,似乎都不是主流产品。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0-28 10:25
zachary_dcb 发表于 2014-10-18 00:11
你的多轴有必要会那么多么?V22鱼鹰就是变距桨,多次由于遇到下洗气流或过快进入下洗涡流导致坠机,小模 ...

确实如此,大轴距的多旋翼飞起来总是战战兢兢的,平稳飞还行,真是动作大了还真不知道结构顶的住吗


作者: 望三    时间: 2014-10-29 03:03



老高 想请教您X8机架的电机搭配问题 方便留个联系方式吗?


作者: yklee    时间: 2014-10-29 09:13
zachary_dcb 发表于 2014-10-17 00:17
老高,我最近查阅了点资料,直机共轴双桨效率高的原因一个是因为省略了尾桨的功耗损失,更有一个是因为减少 ...

XA飞控的上下桨就是两个转向相反的X4叠加

作者: 闪耀之星    时间: 2014-11-21 11:16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0-6 10:43
3系电机带17寸桨,抗风性一定不好,这个系列的电机如果做X8,最多13寸桨就够了,轴距最多600,起飞重量控 ...

17寸确实有点大,不匹配

作者: linuxfans    时间: 2014-11-21 11:27
task00 发表于 2014-10-17 10:30
可变距不需要中央倾斜器,只需要两个边距拉杆,同时必须使用带轴点的旋翼叶片
直鸡的倾斜器是周期性边距 ...

本科论文吗?他的硕士论文是搞这个的,难道本科就搞了?


作者: kenhuyang    时间: 2014-12-27 17:55



您好,请问用4110 400kv 15555  6s  10000mah做x8带单反可取吗?续航您估计在多少呢?在线等您的答案,先谢过了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2-27 21:10
kenhuyang 发表于 2014-12-27 17:55
您好,请问用4110 400kv 15555  6s  10000mah做x8带单反可取吗?续航您估计在多少呢?在线等您的答案, ...

这个配置带微单还行,带单反就累了,要想飞的好,动力储备很重要,我带单反的机子是5008加17寸浆的X8


作者: kenhuyang    时间: 2014-12-27 22:32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2-27 21:10
这个配置带微单还行,带单反就累了,要想飞的好,动力储备很重要,我带单反的机子是5008加17寸浆的X8

4110  50%油门应该有1kg拉力。看这视频知道的。注意看右下方就可以知道油门量http://bbs.5imx.com/bbs/forum.ph ... A%BA%C3%B5%E7%BB%FA

8个电机一半油门就有8kg拉力。我想空机加电池5kg左右,云台和相机2.2kg左右,一起7.2kg,一半油门就能起,按照视频里1kg单电机电流4a左右,8个32a,6s 10000应该可以用11.25分钟,乘以80%=9分钟。一半油门起飞我感觉动力还行吧。

看您对x8挺有研究,您可以看看这个,x8带单反飞40分.


作者: kenhuyang    时间: 2014-12-27 23:07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2-27 21:10
这个配置带微单还行,带单反就累了,要想飞的好,动力储备很重要,我带单反的机子是5008加17寸浆的X8

还有s1000不是用的4114吗? 这电机使用起来和4110差不多吧,都是8个电机,为什么米8就可以,x8就吃力呢? 就算x8效率低点,也不至于低太多吧


作者: taifengdada    时间: 2014-12-27 23:18
x8的发展离不开,最核心的一个东西——飞控支持。目前厂家在对x8结构上都没一个做详细优化。多数停留在能把飞机平稳飞行阶段。x8在常用载重上10kg内的优势很少。平铺多轴的优势更明显,所以研发厂家基本不急。我认为重载机才是x8的优势大于劣势。多轴飞行器,做大做重了,反而没有直机来的好。。。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2-28 06:28
kenhuyang 发表于 2014-12-27 23:07
还有s1000不是用的4114吗? 这电机使用起来和4110差不多吧,都是8个电机,为什么米8就可以,x8就吃力呢? 就算 ...

我的X8同S1000一起飞过,差别就是抗风性和敏捷性的差异,地面风大时,S1000的降落总是有些不放心,X8就稳定的多也暴力的多。
国外还有12颗4114带RED的,但那个机子抗风性尤其差,飞起来笨笨的


作者: 快活老高    时间: 2014-12-28 06:47
kenhuyang 发表于 2014-12-27 22:32
4110  50%油门应该有1kg拉力。看这视频知道的。注意看右下方就可以知道油门量http://bbs.5imx.com/bbs/fo ...

视频相当震撼,U8名不虚传呀!
带单反的机子一般要接近10公斤,你的计算没算电池。
满打满算的50%动力起飞其实余量不大了,我第一架多轴用4006,1.9公斤起飞虽然也可以飞挺高,动力不足以抗大点的风,浆的声音也很恐怖的。


作者: kenhuyang    时间: 2014-12-28 09:38
本帖最后由 kenhuyang 于 2014-12-28 09:44 编辑
快活老高 发表于 2014-12-28 06:47
视频相当震撼,U8名不虚传呀!
带单反的机子一般要接近10公斤,你的计算没算电池。
满打满算的50%动力 ...

云台和相机好像是2.5kg。其实我算空机重量包括电池了,x8不算电池5kg那也真够沉的

我是自制机架,我一个朋友自制6轴伞折叠机架+收放脚架,我和他一样的方案,他加狗台6s10000起飞重量最多4.5kg左右,所以我算x8加电池5kg已经留有余量了,毕竟多2个电机2个电调加线多了400g,但少了两个轴的重量和狗台的重量。所以5kg是空机+电池。微单+云台好像是800g,单反加云台好像2kg,所以满负荷最多7.5kg,单轴不到1kg拉力,所以其实比一半油门小点就可以起。
这里有一个电机的测试视频,8.1kg起飞重量,电机级别也是4110,性能朗宇4110差不多,单轴1kg拉力,比我的配置重一点,6s 16000冬天飞23分钟





作者: myly101    时间: 2015-2-27 16:21
期待测试结果!
我的x8每次飞下来上面的电机比下面的热好多。。手能摸出来的那种热。。。





欢迎光临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http://wz.5im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