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吾省老前辈的回忆:
美国总统里根写给:1985年全美第59届航模比赛大会的贺信,讲到:“我完全相信,参加比赛的许多年轻人,今后将会成为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或其他专业人员中的佼佼者。他们将使美国航空科学和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读了这一段内容使我回忆起制做航空模型以后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下面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几件往事。
1.1957年我在北京煤炭工业学院讲授“内燃机”时,讲到汽化器调制汽油和空气的最佳混合比时,我就是用我的模型小发动机在课堂上演示,由学生自己耒调节油针使发动机得到油气的最佳混合比,发动机转速提高了,马力增大了,和能耗降低等……。学生有深刻的体会,加深印象,提高了教学质量。
2.70年代文G中,我下放到机械厂劳动改造世界观时。我分配在机加工车间,车间主任带我到一台车床边说:“你就在这台车床上锻练吧!……”。我加工的产品是矿车轮上的轴承盖。给我使用的这台车床是C-618(可能是车间“精度最高”的一台吧!)。师付们一定在想“臭老九好好改造吧”。几天以后,我按师付的要求每天的产量己达到师付们的同等水平约20-30件。可按照我在学院讲授金属工艺学的加工工艺要求时,差距还很大。后耒我按课本上的要求对切削速度、走刀量等都经过计算后向车间主任试一试提出一个机加工的试验要求。车间主任知道我是机械系金属工艺学教研室主任,所以用观望的眼光给了我一次机会。还顶支持,第三天早晨上班时车间门前的黑板报上报导了《施老师………。》。此时师付们对我这不好好改造世界观的臭老九的看法有所改变,有一位姓杨的师付对我说:“施老师我们如果每天像你这么干,怎么能受得了啊!……”。其实我试验的那一天下班回家后我的确也腰酸背痛,但我的最大收获是对我们知识份子的看法有了改变。后耒厂领导请我给青年工人讲课提高他们的机加工的理论水平。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