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21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开展航空模型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1)-北京 符其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集》补充篇

   论开展航空模型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北京宣武区青少年科技馆高级教师
符其卫

  内容提要:作者在长期的校外航模教学及组织活动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经验,本文论述了长期开展航模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对青少年在思想品德、实际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得出开展航模活动是一种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极好的活动方式这一结论,也期待着通过航模科技活动这一形式来为“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这一大政方针,作出更大的贡献。

[ 本帖最后由 yyz228 于 2010-12-27 09:03 编辑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8:55 | 只看该作者
   邓 小 平同志的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 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他曾明确地指出:社 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邓 小 平同志还明确指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志也曾指出:“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必须认真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中央领 导的指示,表明了我们的党对教育改革极大关注,对素质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视。
   本文通过作者在长期从事航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通过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以及国内外在开展航模型活动经验的分析来探讨:这项融科技和体育为一体的活动,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航空模型活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活动,受它所吸引的不仅仅是青少年,有许许多多的成年人对这项活动也同样有极大的兴趣。有的青少年是由于看到小飞机在天空中飞行时展现出千姿百态而感到兴奋和鼓舞,有些青少年是由于看到那多种多样的模型飞机能飞上蓝天而感到神秘和好奇,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投身于爱好者队伍的青少年在长期的活动中,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熏陶,航模对他们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感到参加航模活动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 本帖最后由 yyz228 于 2010-12-27 08:58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0 | 只看该作者
   一、革命理想的树立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   
  航空航天模型是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缩小体现,而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的水平又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科学技术实力。长期参加航模活动的青少年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想到了从飞小飞机到飞大飞机,从做小飞机到造大飞机。当他们听到了我们国家的空军力量和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无一不感到鼓舞和振奋。前些年,当学生们听到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都感到非常愤怒。通过学习和启发,他们从小就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本世纪初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更是激起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忱,在我和同学们的交谈中,许多学生都向我表示了他们长大以后要投身于祖国航空航天事业,要造出性能更好的战斗机的意愿。我还曾向学生们讲到过中 国南海问题——我国的南沙群岛为何被人侵占,为何中 国的鱼岛被外国人窥视、中 国为什么要发展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甚至还有航空母舰…..,新中 国成立以来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仍需继续努力创新,向世界科技的最高水平奋进。
   要让他们懂得;不要以为搞航模活动就是为了制作几架小飞机飞飞玩玩,今天对你们进行科技知识的教育、全面能力的培养,是希望你们不断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是希望将来同学们能够承担起党和国家、人民赋予你们的历史使命。
   前些年我曾带领一批航模组的学员参加过国防科技大学一项小型无人机的研制工作,这些同学利用寒假休息的时间,并牺牲了春 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克服了许多困难,高质量按时完成了制作任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进行了试飞。试飞工作完成的当晚,一名学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今天的试飞,使我激动万分,当我看到我们亲手制作的小型无人机离地升空的一刹那,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我突然感到自己长大了,以我刚满1 7岁的年龄,就已经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尽一份力,使我感到非常自豪!说不定我国新一代的无人机就将出自我们的手中。”另一位同学曾和我谈到:在航模组学习的这些年,除了学到许多模型飞机的有关航空知识和技能之外,我感到您还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归纳起来有8个字,那就是责任、拚搏、荣誉、祖国!
   在我所教过的学员当中,有许多人至今还工作、战斗在航空航天战线上,许多人不论在国家经济建设还是国防战线各自的岗位上都作出了很好的成绩。
   我以为在当前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工作中,革命理想的树立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我们开展航模科技活动只要注意引导,一定能在这方面发挥相当的作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   
   在马列主义理论书籍和毛 泽 东同志的著作中,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解释,在实践论的一文中,毛 泽 东同志明确指出“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毛 泽 东同志还进一步指出:经过实践后得到的感性认识,“进一步飞跃上升至理论认识之后,”还必须把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其中包括“生产的实践”、“革命阶级斗争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
   长期参加航空模型活动的青少年(当然也包括参加其他科技活动的青少年)实际上一直就是在遵循着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知理论在积极进行着科学的实践、探索。
   航空事业是一个高科科技的事业,一架高水平的飞机往往是一个国家最最尖端的多方面的科学和技术的结晶。一架小小的航空模型同样也包含了许多方面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的实践,任何违背航空科学原理的飞行器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失败的命运。航模班的学员们从小就逐步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从他们制作第一架能飞的小飞机起,就开始了他们艰苦的飞行科学探索之路。无数次飞行中的失败和挫折,促使他们不断努力地分析、查找事故的原因,从理论上去解释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指导他们改进完善设计方案,提高制作技术水平,并期待着通过下一次的飞行实践去检验改进后的小飞机的飞行性能,渴望着自己辛勤劳动成果的进步与成功。
   通过飞行实践去学习和探索航空科学的理论和规律,又用发现和学到的科学理论和规律去指导自己新一代的小飞机的设计和飞行。这些年轻的“‘小飞机设计师”、“小航空工程师”、“小飞行家们”很可能就是这样踏上了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

[ 本帖最后由 yyz228 于 2010-12-27 09:05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7 | 只看该作者
   三、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教育
   劳动创造世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也明确的提出我们要“培养有社 会主义觉悟,有知识,有文化,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当然这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在内),遗憾的是在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中(包括社 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他们劳动价值观的教育目前还远不够重视!
   尤其是在当前独生子女居多的状况下,许多孩子体会不到劳动创造世界,创造价值的快乐,很多孩子不爱劳动,一些家庭也未必要求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因此许多孩子虽然吃的好,穿得好,会玩电脑游戏机,爱看动画片,但却不能掌握擦桌子、扫地、洗碗、整理衣物,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更不用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制造)出一件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作品了。由于不会劳动,不懂得劳动的价值,因而许多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随之而来的就是乱扔乱抛废弃杂物,不珍惜粮食,不爱护公物,不懂得勤俭节约等一系列的现象和问题。
   长期参加航模活动的孩子则有所不同,在老师指导下,经过自己努力,亲自动手做出的每一件作品——哪怕是在大人们眼中是一件很粗糙,很不象样的作品,在孩子们的心中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贝”,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辛苦劳动(包括体力、脑力劳动)的结晶,这一劳动的成果,使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不易。在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每一件作品时,他们会感到努力创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只能通过自身的体验培养出来,光靠买来的玩具找不到这种感觉)我曾经无数次地看到他们观赏自己“得意之作”时,那欣喜的目光,和他们共同分享“劳动创造”的快乐。带领孩子们进行飞行试验的过程,我也曾经无数次地观察到他们在看到自己的小飞机在顺利升空翱翔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场面,也曾无数次看到他们为了追回自己的“宝贝”飞机,而追出几百、几千米远的路的情景,也曾多少次看到由于小飞机在试飞中丢失或者严重损坏甚至“粉身碎骨”时,孩子们伤心落泪,痛心不已的场面。在小飞机里投入了他们的全部心血和感情。这时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全都心系自己的劳动成果——“小飞机”。
     从设计、制作到试飞的整个过程让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可贵,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快乐,他们不仅学会了爱护自己的小飞机,也同样会爱护别人的小飞机,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懂得尊重自己的劳动结晶,也逐步懂得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一切劳动的成果,也会逐步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从而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创造。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8 | 只看该作者
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锻炼
  掌握逻辑推理和具有创造能力,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如:牛顿、门捷列夫、瓦特、爱迪生、爱因斯坦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巨人,都是由于他们在逻辑推理和创造思维方面具有超乎常人的特殊能力和勤奋才能,在科学理论和发明创造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们为参加航模(及其他许多)科技活动对青少年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和锻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航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实践内容就是试飞,一架小飞机做得好不好,全要从飞行效果上来观察,很多问题要从飞行的状态来分析判断,这样就要求这些“小设计师”兼“工程师”和:飞行员”们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而且还要能从飞行姿态的微妙变化中推理判断出问题之所在,以便在下一轮飞行前把飞机调整得更好一些。如果是无线电遥控飞机的飞行,那就可能要求更高,很多情况下就要立即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作出应急处理,以保证小飞机的正常飞行。一旦出现了飞机事故甚至是“粉身碎骨”的严重事故,那就要从事故发生时的状态,操作中的问题,气象的影响,飞机设计时的不足(甚至可能是缺 陷)制作时结构的强度是否达到要求,材质的使用是否合理,各机构的设计制作是否准确可靠无误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推理、分析、判断,同时还要针对问题找出改进方案,从设计、制作、飞行操作全过程实施一系列提高改进的措施,以确保下一架飞机的性能有全面提高。这个过程培养了同学们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解决处理问题的同时,不仅仅是模仿.还很可能需要通过同学们自己丰富的想像力,重新设计一些零部件和灵巧的机构来确保新飞机飞行的安全、可靠,提高其飞机性能!甚至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机型。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经常参加航模(科技)活动的同学,确实在逻辑思维、创造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要超出一般同学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09:09 | 只看该作者
五、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精神的培养教育
  在我们的学员中,有许多都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参加活动,甚至上了大学还有回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他们在校参加航模活动过的时间内,他们制做的几十架小飞机绝少有一模一样的。每做一架小飞机,都会从设计思想、使用材料、加工工艺、飞机结构上比前一架有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即使是同一类型,同一级别的小飞机技术性能上也会比上一架有所提高。这些技术性能的改进无论是来自书本资料,还是来自他人的经验,或是出于自己的发明和创造,这些都说明在他们的意识中‘开拓进取、提高发展’已深深地扎下了根。许多事例也告诉我的许多从小参加过航模活动成年人,正是由于从小养成了这种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后来的事业上才取得了比一般人更快的进步和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