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普及提高三讨论(三) 1987年我在国家体委无线电运动学校航空模型研究室工作,领 导布置写研究室工作职责。我写的第一条是“选拔、组织训练航空模型国家队,参加国际和世界比赛”。第二条是“宏观指导全国航空模型普及活动”。 第二条校领 导不赞成,我又不简单地服从。于是把我“请”到他的办公室,耐心地、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我还是拿出普及提高相结合的道理,从理论上他无法说服我。领 导很有涵养,拿出一个小本,指着纪录推心置腹对我讲,他准备调来学校时,刘司长正式谈的话,根本没有提到普及工作问题。亮出了底牌。 条文只好由领 导决定,普及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例如不同意参加“全国选飞育飞研讨会”,这个会我是以个人名义参加的,发言时一点底气都没有。 航模室除我这个主任外,所有教练都是共 产 党员,在普及提高相结合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完全一致。国家体委航模处甘彦龙的观点也相同。因此,实际上违背长官意志做了许多普及工作,而且配合默契。见此情景,校领 导在支部会议上以书记的身份诚恳提醒航模室的党员:在方针问题上,党员应当和支部保持一致。开始上纲上线了,如果有新的ZZ运动,肯定又是活生生的材料。 16、普及提高三讨论(小结) 涉及普及和提高的讨论当然不只三次,“三”者,言其多也。这三次讨论在三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部门,说明它具有跨时间跨部门的普遍性,几十年这个问题贯穿始终。这是一个特点。 另一个特点是主张向提高倾斜的多为领 导者,因此这种主张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主张普及提高协调发展的多为被领 导者,这种主张始终居于从属地位。 普及提高协调发展才是正确的方针,忽略了普及就忽略了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就背离了工作的根本目的,也忽视了提高的基础。这本来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长时期向提高倾斜是一股潮流,有其深刻的根源。政策是意识的体现,意识受利益观所左右。 显利和隐利。人们容易重视显利忽视隐利。施化肥三天见效,容易重视,有机肥效果不明显而容易忽视,最终造成土壤板结。 近利和远利。人们容易重视近利忽视远利。砍树卖钱,立竿见影,社员拥护,队长爱抓;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改良生态,储备木材,前人种树,后人乘凉,队长往往没有兴趣,因为在他的任期内产生不了效益。 己利和他利。人们容易重视己利忽视他利。投资办企业,钞票归己,操者如汪 洋大海;掏钱办教育,有利于社 会,有利于他人,解囊者甚微。 抓提高,夺锦标,上电视,当委员,涨工资,加奖金,分房子,领 导接见,加官进爵,属于显利、近利、己利一类,所以容易被重视;抓普及没有评估标准,没有什么激励机制,镜头很少对准他们,冷冷清清,两袖清风,属隐利、远利、他利一类,因而难得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