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52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我的舵机给模友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前用gws的舵机买了4个 现在已经坏掉了3个 6克在30个起落后坏掉 9克2个 一个当螺矩使用 一个副翼 都在这几天坏掉了 昨天收到hs55舵机了 看起不如gws 有些小气 连个舵机软垫都没 换在副翼上 以前的gws舵机 开始用要调微调 使用多次后 慢慢不要微调了(这个搞不懂) 再来说说hs55 上在上面 舵盘歪好多都 没办法只好动 遥控器上的舵机中立微调了(这个我一般都没动) 中立了 (大家的遥控器中立 用过吗????)
说个笑话:飞行试验 很稳 很稳 以前手不断的修正 现在都不怎么弄了 我到不习惯了!!!!!呵呵 看来什么东西不要关看表面呀 品质重要 但愿hs55 不要想gws一样 过早的就夭折了!!!!!!!!!!!!!赞扬一个

[ 本帖最后由 fishzh1881 于 2005-9-6 11:41 编辑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主题

  • 没有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5-9-6 12:15 | 只看该作者
hitec的舵机外表确实不行,那塑料好像街边货。
我发现,HS55的摇臂如果装上舵机后角度不理想,可以先将摇臂转180度装上,再调遥控的微调。因为舵机轴上的齿不是偶数的,而是单数的,也就是不是中心对称的,转180度后角度是不一样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2:29 | 只看该作者
我试一下看
4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6:54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在家又弄了一下舵机 终于在不动遥控器中立的条件下 中立了舵盘 hs55带3个舵盘 换了一个舵盘就中立了 我看了很多的文章 其实最好不要动舵机遥控器上的中立点 所以以前也重来没动过  hs55 好爽
5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7:01 | 只看该作者
直升机调整基本功
(电子零件安装与设定)

2002年一整个年度在本杂志所出现直升机技术文件,几乎都是属于比较间接的技术文件。从[直升机加速管的使用]、[解读直升机旋翼头的奥秘]、[深入探讨直升机主旋翼]、[平衡片与尾旋翼的用法]到上一期的[直升机专用术语剖析]等等。
经过一连串的直升机深入探讨的技术单元后,虽然接触了许多遥控直升机玩家的疑惑,但也有更多的读者反映出[技术门槛太高]、[不易理解]等原因,除了介绍过[翼手龙30V2组装示范]让许多遥控直升机初学者首次尝试到组装的过程与乐趣之外,对于许多遥控直升机初学者来说便出现了一种[摸不着头绪]的现象。
有监于此,RCT编辑部重新整理出关于遥控直升机入门的相关文件。并延续61期[翼手龙30 V2组装示范]之后的电子零件安装到直升机引擎的基本调整法,希望让有心学习直升机调整技巧的初学者们能够有所斩获。
在这里要先申明一点,本篇技术文件适合能够独自飞行的初学者,最起码要能将直升机停稳、上空8字飞行的基本技巧之后再独自进行调整。
如果你是一个连直升机都还没有买,那建议你先将组装、调整先交给老手处理,等你可以独自停稳飞行时,并且已经了解了飞行的基本原理之后,再尝试自己调整电子设备、引擎。因为直升机的运作原理几乎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完全不懂基本运作原理之下贸然调整,往往会是负面的结果。
虽然不建议新手独立尝试调整直升机,但本文可以先让你了解整架直升机的调整过程,自己有了基本概念后,对于老手爱你的直升机上面做了那些调整,相信你也会更容易吸收。
电子零件的摆设
遥控直升机的机身构造可说是相当的复杂,零件名称也是百百款(可参考遥控技术64期-直升机专用术语大剖析),但这一些精密的零件构造还是需要藉由电脑遥控器发射讯号让伺服机运作,才能确实的将讯号传送到直升机身上。但是再安装电子零件的过程里还需要哪一些注意事项才可以确实的传达遥控器讯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电子零件是否正常?
电子零件包含的范围包括了发射器、接收器、伺服器、陀螺仪等电子产品。如果你自己选购遥控器的话,首先必须注意手上的遥控器是否运作正常,在模型店购买的时候可以请模型店老板通电测试,看看接收器、伺服机的运作是否正常,也可以顺便测试一下接收距离是否有误,否则当你话了几个小时装到自己心爱的直升机上面后才发现电子零件有故障,最后还要再花时间将所有零件拆下来,心里头的感觉是很×的!而且当你在购买当时就发现有故障的现象后要更换新品也比较方便,毕竟一套遥控器也是不便宜的一个数目。
伺服机的选择
一般的引擎遥控直升机总共会用到5颗伺服机,动作分别是油门、螺距、副翼、升降舵、方向舵五个伺服机,而伺服机的型号及输出扭力、秒数则是看个人需求而做选择,直升机专用的伺服机种类相当的多,从数百元的一般伺服机动辄2、3千元的数位伺服机都有,当然这也是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你知识初学者,配备也不需要太好,因为在一切都不稳定的飞行中,很难感受到高级伺服机对直升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一般传统十字盘的直升机而言,使用在控制螺距的伺服机通常会选择扭力大、速度快的伺服机,扭力在5公斤以上,速度大约在0.19秒左右即可。因为螺距是控制直升机姿态的一个重要构造,无论是在停稳飞行、上空特技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螺距变化,而一架直升机的好坏就在于它的静态动作稳不稳定、动态飞行顺不顺畅。当直升机处于停稳状态时,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而忽上忽下,若要维持一定的停稳高度,就必须来回的发动遥控器的油门发柑,藉由油门与螺距的连动速度不够快,就会觉得修正总是慢半拍。执行上空演技时,因为直升机处于高速飞行的状态下,主旋翼面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若伺服机扭力不足,则容易出现螺距不稳定的现象,特技动作执行的过程也就不那么顺畅。所以,一颗好的螺距伺服机是值得去投资购买的。
如果你购买的是120度ccpm十字盘机重,那考虑的方向就不太一样!ccpm十字盘藉由相隔120度的3个控制点,利用三颗伺服机经由电脑遥控器来混控操作。早这三颗伺服机的搭配操作控制下,同时具有了螺距、升降舵、副翼的操控功能,简单的说,没一个动作都是由3颗伺服机混控运作。换句话说,就是每一个打舵的动作同时具有3颗伺服机的同时出力,所以在伺服机的选择上,伺服机扭力变的不是那么的重要。但使用三颗伺服机来混控,若伺服机的品质不良,容易造成运作上误差,相对的伺服机的精确度就必须是考虑的重点。
虽然120度ccpm十字盘控制系统有着许多优点例如减少许多机械混控机件、重量较轻、伺服机选购较为经济。
但是藉由3颗伺服机的ccpm的控制系统也有一个另人担忧的事项,就是万一3颗控制十字盘的伺服机其中一颗出现故障情况时,那也等于螺距、升降舵、副翼也同时失效,那下场往往会是最惨的一种。笔者曾经因为在一楼高的高度执行洗碗公动作当中,出现过伺服机故障的现象,使的升降舵完全失效,同时也使的螺距控制大乱,在完全不听使唤的情况之下冲向人群,但在那一刹那间又恢复了操控,当机体翻回正面时再度失控,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让直升机熄火后在可操控的状态下冲向地面,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害,但直升机可说是以全毁两个字来形容。所以选择伺服机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伺服机四否耐用?而且要尽量避免使用老式或新式混用的伺服机,最好同时购买3颗同型号、规格的伺服机。
在F3C世界冠军也是世界3D花式冠军的Youngbiood规格,他所使用的VIGOR  CS也是使用ccpm控制系统,他所搭载的伺服机上每一颗都写上了启用日期与大约飞行趟数,因为他的每一次3D花式特技表演都展现出相当令人惊悍的剧烈特技动作,伺服机的损耗也是相当惊人,所以在伺服机上记号,方便定期的保养与维修,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尾舵伺服机
无论是初学的练习用直升机或高身价的竞赛直升机特有的结构,主要的功用就是为了抵销引擎驱动主旋翼时所产生的反扭力。直升机如果少了[尾旋翼],便会像打陀螺一样的在空中自转了起来,更别说是想要操作直升机了。
那么,控制尾旋翼的伺服机有什么样的需求呢?最重要的是速度要快,而因为尾旋翼回转面积小,所承受的力量还算不大,所以扭力只要到达3KG以上就够用了。
为什么尾陀伺服机的速度要快呢?这要从[陀螺仪]说起。遥控直升机初发展之际并没有陀螺仪这种东西,直到十多年前才出现了第一颗机械式陀螺仪,虽然当时是很简陋的一项装置。但却扭转了抵销引擎所产生的反扭力,而直升机在飞行当中变化最大就是引擎出力与螺距,所以反扭力的变化也是最不可预测的一项恼人的问题。
拜现代科技所赐,陀螺仪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机械式、压电式到现在的锁定式陀螺仪,陀螺仪的精密度越高,所发出的修正讯号也就越迅速,而将讯号转变成动作的就是尾陀伺服机,为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修正讯号转成尾旋翼修正,所以必须使用更高速的伺服机来应付陀螺仪的高速讯号。
目前市面沙锅内几乎已经清一色的全面使用锁定式陀螺仪,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标榜头强力锁定的功能,即使在强风的状态下,直升机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方向。也因为锁定陀螺仪的效能越来越好,许多顶级的陀螺仪更出现了专属的尾舵伺服机,例如[FUTABAGY601+S9251]、[JRG6000T+SX8000G]等等,这一类的伺服机内部构造与一般的伺服机不同,内部有互相支援对应的连算晶片,来将效率提升到最高点。而这样的顶级陀螺仪也不可以随便使用不同型号的伺服机,千万别为了省这一点钱而可不要因小失大喔!厂商的建议是必要注意的。
尾舵伺服机的选择是要看你所搭配的陀螺仪型号为何,基本上最好使用同厂牌的陀螺仪与伺服机,许多厂商也会建议该如何做搭配。基本上选择一组好的陀螺仪与伺服机,对于直升机稳定与练习有绝对帮助的。
伺服机的安装方式
伺服机的安装看似简单,其实其中也隐藏了一些技巧,在一般的情况之下,只需要注意螺丝的松紧度即可。其实伺服机的安装也有所谓的辅助工具,例如[雷虎科技  翼手龙系列]套件内都有附上一种铝合金垫片来加强伺服机的固定,并且对伺服机避震橡胶产生集结作用,有点像遥控车的[防倾杆]作用,让避震橡胶效用发挥的更明显。
陀螺仪的安装方式
刚刚说到了陀螺仪的功能,而安装陀螺仪也是让大家议论纷纷的学问,每一架直升机所设计出来的安装位置也不尽相同。有人说要靠近主轴,有人说要装在机首部分。其实安装的位置不同影响并不会太大,只要安装的感应方向对就好。到底哪里是理想的安装位置呢?
第一个原则就是[避开热线]无论是锁定陀螺仪或压电陀螺仪,对于温度的变化都比较敏感,会影响到陀螺仪的判断与反映速度。也就是离引擎、排气管远一点。
第二原则就是[震动最少的位置优先],陀螺仪的内部是由许多精密的电路板及运算晶片还有最重要的感应器所组成。这一些电子零件除了水气之外也相当的怕震动,因为高频的震动和可能会造成电路板的焊接点脱落而失去效果,让人不得不注意。
安装的位置必须是直升机震动最少的位置,一般人说的要靠近主轴,其实许多人都误以为陀螺仪在中心点所感应到的位置最为准确,其实并不然,早期有一种直升机的设计是将陀螺仪放置在主轴的正下方,但当时所使用的陀螺仪是传统的机械式陀螺仪,效果并不明显,这原因应该是机首在偏移的时候是以主轴为圆心,而陀螺仪设置在圆心上的情况之下,所感应到的偏移角度则是最少,以早期的陀螺仪来说甚至和难感应细微的偏移量,也就是说,安装的位置根本感应不出机体到底偏移了多少、做多少修正/一致效果打折扣。
实际上靠近主轴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震动],直升机的主旋翼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可以使主轴稳固的运转,从使主旋翼出现不平衡的状况,震动也是由主轴慢慢向外蔓延开来,因此最靠近主轴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小的地方。但先前提到了关于偏移感应量的问题,所以现在的直升机都采取恶劣折中的办法,将陀螺仪安装在离主轴约5~10cm的位置是最理想的位置,现在在市面上所购买饿直升机安装位置也是如此。
6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7:03 | 只看该作者
寻找正确的中立点(SUB  TRIM)
接着安装伺服机舵片,把握一个原则,伺服机舵片[需与被操控物平行],拉杆则[与被操控物垂直],这样一来便不会产生动作差,也能更精确且细腻的调整。
依照图示选择的伺服机安装位置,一个完整的伺服机舵片会有数个舵片,而且都是一对一对的,如果第一次安装的位置并不理想,伺服舵片无法与被操控物平行,拉杆无法垂直,那就将舵片拔起,转个角度是安装后刚好与被操控物平行,拉杆成垂直状的。以Futaba系列的伺服机来说,舵片上都会有编号,你可以在伺服机上做记号,以便日后更换或舵片时可以快速的寻找到正确的位置。
全部找到搭配的伺服舵片后,就可以依照说明书的指示,将球头锁在司服舵片上。耐心找出正确的中心点吧!以一般的正常规格伺服机来说,目前为止没有看过找不到与伺服舵片搭不起来的伺服机。
一个高手的遥控器设定,在中立点微调的项目里,所出现的数字只有一个,就是[0]。
调整伺服机最大行程(ATV)
依照说明书数的伺服舵片位置设定之后,在伺服机最大行程(ATV)在100%时,舵片移动的角度刚好会是厂方预设的行程,一般而言形成量都会是刚好。只有在机踵情况下会调整,
1、        机件互相影响:在早期的传统十字盘直升机里容易遇到,2、        因为使用较复3、        杂的机械混控,4、        伺服5、        机角度过大时容易产生机件互相抵抗的现象。
6、        利用伺服7、        机施力臂的改变达到大扭力的要求;这种现象很少见,8、        一般用在速度快但扭力弱的伺服9、        机上,10、        为了要发挥大一点的扭力,11、        有人便将舵片固定靠近伺服12、        机中心,13、        在移动行程缩小的状态之下,14、        将伺服15、        机最大行程变大,16、        但这样做会产生许多额外的影响因素,17、        因此并不18、        推卸。
19、        合理的必要调整:这通常会用在油门、尾舵伺服20、        机上。
油门可能因为使用的引擎厂牌不同,化油器的阀门开度也不尽相同,原厂的预设值在全开或全闭的情况下,伺服机活动的 可能大于阀门的开度,这时候就会发生伺服机在开启80%(假设)时阀门已经全开,当油门发杆再度开启到100%时便会因为没有多余位置可移动而卡住。此时就只能够降低油门的最大行程数据。相反的,若伺服机开启到100%时,化油器阀门却无法全开的状态下,就必须增加油门最大行程使其顺利开启到全开。
而同样的道理也必须运用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之下,不同的是直升机需要有阀门微开的[怠速](一般人称为“疏漏”)以及阀门全闭[熄火]。设定方式则是从阀门全闭开始设定,有的遥控器具有[熄火开关]功能,有的则需要靠油门微调来熄火,不管是哪一种遥控器,调整方式都是统一都是将油门发杆、微调关至最底,确定化油器阀门开关正确并且不会有机件上的阻碍,接着门应该是微开(约10~15%),若有熄火开关的功能的话也可以在这时候设定 开启,油门到这个步骤就算调整完毕。
4、特殊混控的先决条件下:这也是最常用在油门上,字面上听起来似乎很复杂,在这里做个说明。
如果是直升机花式3D特技飞行时,常会使用到[程式混控]的机能,例如经由频道混控的设定,在打舵的同时油门也会自动的增加,这是为了补偿打舵时所损耗的动力。
而中阶遥控器都会有专门为了补足动力所设定的选项(本段以AILE   THRO,即是副翼对油门混控来作为预设理解),如果是开启这样的机能时,假设副翼对油门设定了30%,也就是说当副翼打到底时,油门自动会增加30%的开度。又假如油门已经全开(100%)时同时又打了副翼的动作,此时油门便不会增加,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油门只会开到100%。使用这一项机能时,油门的ATV不需要另外调整。
混控可能犯的错误,如果你的遥控器并没有这一项专属的选项时,你也可以利用单纯的[混控]机能来设定由那个频道对那个频道混控。以刚才的AILE   THRO副翼对油门混控来说,同样设定副翼对油门产生30%的混控值,表面上看起来功能是相同的,但也是最容易令人掉入错误设定的陷阱之中。
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油门已经开启到100%时,此时若执行副翼的动作,原本100%的油门因为这一项没大脑的混控机能而使油门增加至130%。换句话说,100%的油门阀门已经是极限了,开启到130%时便会造成伺服机因为阀门到底而没有活动的空间,产生极大的机械阻碍,严重的情况下更会造成伺服机烧毁!
如果要避免伺服机过度的运作造成机械阻碍,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开始便将油门的ATV直设定为最大(JR为150%、Futaba为140%),然后利用伺服机舵片的安装位置来调整出适当的阀门开关值,如此一来油门只要全开100%(以数位讯号来说却已经到达最大极限),这时候再执行副翼动作时油门便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来移动,也不会发生机械阻碍的现象,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21、        尾舵伺服22、        机最大行程需配合搭配陀螺仪来设定:因为实际的飞行时,23、        尾舵的最大行程往往会受到陀螺仪的影响,24、        每一颗陀螺仪的设定方式都不同,25、        在陀螺仪的说明书上都会清楚的说明尾舵伺服26、        机的调整方式,27、        有的会要求遥控器的ATV要开止最大,28、        有的则会要求ATV维持原样不29、        需要设定,30、        有的ATV则是要从陀螺仪的本身来设定,31、        必须要视搭配的陀螺仪厂牌与型号来断定尾舵伺服32、        机的正确调整方式。所以尾舵的ATV项目可以暂时先不33、        去动它。
陀螺仪的设定(GYRO)
陀螺仪设定的部分有陀螺仪感度与修正方向的确认。陀螺仪的厂牌与种类相当多,设定也大不相同,但基本上就是先预设出脱落仪的感度数值,等待实际飞行时再做仔细调整,
另一个修正方向就是确认陀螺仪发送尾舵伺服机的修正讯号是不是正确的?这就跟伺服机正反转的功能是一样的,如果修正方向错误的话,直升机在地面上只要一加油门,直升机就会在地面上自转起来,那就是陀螺仪修正错误造成的结果。
确认的方式很简单,在电源开启后等待5~10秒,这个等待的动作是要让陀螺仪找到正确的中立点,以后在每一次的开启直升机电源后都必须等待陀螺仪寻找到中立点后方可移动直升机。接着将直升机抱起来,以水平的方向转动直升机的方向,一般来说往右边转的话,尾舵伺服机会发出打右舵的讯号。如果这个步骤有所错误的话,可以在陀螺仪的放大器或本体上找到所谓的[逆转开关],将其切换后再次检查修正的方式是否正确无误。
设定D/R大小动切换与中立点EXP线性反应(D/R&EXP)
D/R切换功能是依照个人需求来设定,运用在升降舵、副翼、尾舵这三的主要舵面。基本功能就是可以经由开关的切换后,将原本100%的舵下降到只有80%、70%甚至更低(依需求设定),让发动摇杆的舵量减少,适合刚入门的初学者或者是静态动作的练习,减少打舵时机体的过大反应。
而EXP线性反应的功能是针对摇杆在中立点时的反应,可以自由设定成敏锐或迟钝。一架直升机在停稳时所要做出的修正动作是非常多的,除了刚刚所说的D/R可以降低机体的敏感度之外,也可以利用EXP功能让中立点附近的操控区域变的更柔和,但厂牌不同的遥控器设定方式不太一样,例如JR遥控器的EXP设定数值在+数的时候反应较为柔和,而Futaba则是要将EXP设定在-数才是将中立点附近的操控设定的更柔和。这一点要记住别搞错了喔!
通常D/R与EXP这两样机能会是互相搭配的,你可以单独设定的开关来对单独的动作切换,例如开启A开关只有升降舵开启,B开关则是开启副翼。另一种方式则是设定成与特技开关连动,开启某一段特技开关时,一个或三个舵面的D/R与EXP的设定就同时自动切换到设定数值。笔者建议使用后者,避免为了找开关而手忙脚乱,这种琐碎的事情让电脑遥控器的设定来帮忙就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7:03 | 只看该作者
发个转贴给大家看看
8
发表于 2005-9-6 19:3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用过一个hs55,用在小暴龙的Pitch上,但不到20次,油门在中速附近就开始抖舵,换到副翼一样抖,是不是我碰到质量差的了(大家都认为好,我只能认倒霉了)?我用的两个国产的MC-50BB用了70-80次却只换了一个齿轮,而且价格可以买两个hs55了,所以说,国货也不能一概而论呀。
9
发表于 2005-9-6 19:44 | 只看该作者
Himark的50BB性能非常好,大家不要觉得国货不行。这个型号是用来给Century OEM的。在国外也算精品舵机来的。
我用它下来感觉比GWS的中立点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20:19 | 只看该作者
是不可以一概而论 还要用了来再说 日久见人心呀
11
发表于 2005-9-6 20:25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下卖的那种雷虎C1016怎么样啊
12
发表于 2005-9-6 2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j4205025 于 2005-9-6 20:25 发表
问一下卖的那种雷虎C1016怎么样啊

我也想知道这个舵机怎么样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22:04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买了2个hs55是换掉副翼和升降舵 就是想在换2个雷虎的9克舵机当尾舵和螺矩舵 他的扭力大 又是轴承版 听上海的tomye说不错 如果按照+我模型上的数据来说 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14
发表于 2005-9-7 0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ishzh1881 于 2005-9-6 22:04 发表
我现在买了2个hs55是换掉副翼和升降舵 就是想在换2个雷虎的9克舵机当尾舵和螺矩舵 他的扭力大 又是轴承版 听上海的tomye说不错 如果按照+我模型上的数据来说 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雷虎的9克舵机当尾舵.效果比HS-56差!
這是台灣模友的親身經驗
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 本帖最后由 藍色機械鳥 于 2005-9-7 08:43 编辑 ]
15
发表于 2005-9-7 0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藍色機械鳥 于 2005-9-7 08:41 发表

雷虎的9克舵机当尾舵.效果比HS-56差!
這是台灣模友的親身經驗
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那用在螺距,副翼,前后,和HS55比那个好呢
16
发表于 2005-9-7 09: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j4205025 于 2005-9-7 08:46 发表



那用在螺距,副翼,前后,和HS55比那个好呢

目前只有過CCPM的比較!
是HS-55較優,台灣模友的感覺是尤其做3D動作時,比較準/比較快!
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17
发表于 2005-9-7 0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藍色機械鳥 于 2005-9-7 08:41 发表

雷虎的9克舵机当尾舵.效果比HS-56差!
這是台灣模友的親身經驗
以上提供給您參考!!



首先我是菜鸟,穷菜鸟,你们说的几种舵机我都没用过,不过HS-56官价240元吧?可不便宜,等于我4个舵机了。HS55从参数看好像响应速度比较慢0.17秒?扭力好像也才1.1Kg,有点小?好像齿轮也容易坏?(听一个模友说没飞几次都坏过2个了)我只是道听途说,有此疑问,欢迎高手指正。
18
发表于 2005-9-7 11: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ese 于 2005-9-7 09:42 发表



首先我是菜鸟,穷菜鸟,你们说的几种舵机我都没用过,不过HS-56官价240元吧?可不便宜,等于我4个舵机了。HS55从参数看好像响应速度比较慢0.17秒?扭力好像也才1.1Kg,有点小?好像齿轮也容易坏?(听一个模 ...

很多的數據,我的經驗告訴我,只是參考用!有道是實際重於理論:em05:
19
发表于 2005-9-8 16:17 | 只看该作者
麻烦楼主大大,能告之那个转贴的位置吗?技术文章很想多看看的,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