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熱氣流的神祕面紗
蔡進編譯)
在晴朗到疏雲及微到中度風時,大氣中能被地面加熱的部份稱為邊界層,也就是從地面起至500到2000公尺的高度,這高度視日照量,地表溼度,大氣的穩定度而定。例如在早晨八點約500公尺,十點約1000公尺,下午五點約2000公尺。
邊界層又可以再分為表層,混合層,輸送層。表層在最低有100到200公尺高,在此層風速則隨著高度而增加,我們飛行大部分就是在此,手擲滑翔機就在此層飛行。而混合層則是從表層頂到接近邊界層頂,而風速、溫度、水蒸汽等在此層混合均勻,這是越野模型或是全比例滑翔機的高度,或者要飛熱氣流滯空比賽的高度。輸送層則是邊界層與自由大氣的界面,是雲開始形成的高度,因此熱氣流頂常有積雲。表層是不穩定的,混合層是中性的,輸送層以上則是穩定的。
由於某些地面較易吸熱,因此附近產生空氣包,在表層裡許多空氣包互相推擠而形成許多羽狀氣流,而部份空氣包相遇而合成較大的空氣包,而暖的空氣包上升時會匯集,在表層頂時它們形成相當大的上升空氣柱,也就是熱氣流。在混合層裡空氣柱的大小與邊界層高度成正比,所以空氣柱直徑從數百公尺到數公里。我們可以想像成整個熱氣流是大樹,樹根在表層裡,樹幹在混合層裡。
熱氣流比周圍溫度高1至2 度,上升速度每秒1至3公尺。表層的羽狀氣流在融入熱氣流前有較短的生命期,而熱氣流的生命期則為從混合層底移動到頂的時間,因此大約從數百秒到二十分鐘。熱氣流及羽狀氣流也會隨風傾斜及控制。
在熱氣流間為範圍較大的冷下沉空氣,幸好並不像熱氣流一般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