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对称双桨飞行器 美国的S97一下子又把对称双桨飞行器推向高端,以前一直是苏/俄独领风骚的对称双桨直升机也被美国人认可了。 S97自吹的最大特点是硬桨,其实就是不用那么复杂的变距、斜盘,只是调整两个桨的速度就行,桨间距大大减少,再加上尾桨的推动,形成高效高速的混合方式飞行器。 在多旋翼的圈子里混了2年多了,所有的飞机都是自己做的,从第一架H8一上天,就再也看不上那些4、6、8了,那优良的飞行特性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做过的部分对称双桨机型 大概做了7、8种飞机,载重从0.5到15公斤,个个都身手不凡。最喜欢的是其中的两种,一架是用14寸桨的H8,千里走中国,万里赴欧洲,便携性是没得说的,这架机子最适合摄影爱好者,背包上山都行,可以使用全画幅微单,遥控摄影摄像,绝对能满足那些摄影器材党的要求。另一架是17寸桨的X8,带单反的,和S1000同台竞技,飞行性能上赢一大块。 在西班牙的H8,城堡前的飞行,风力大于5级,还坏了两个动力(电调短路了),居然飞行稳定,完成了 航拍
。 X8和S1000,X8的稳定性、抗风性和起降特性都好一些,航时差不多。 对称双桨做多了,自己也有很多疑问,最大的疑问就是效率,为啥在有人机领域,对称双将代表着高效、敏捷、稳定,而一到多旋翼这边,高效就没有了。模友们的实践也是众说纷纭,多数说效率低,少数说效率高。 影响效率的因素很多,桨距、桨型、 电机配置等等,因素太多,变量太多,组合起来能有数十至上百种配方,现在市场上的配件种类也太多,碰巧了做出高效的机子,碰不巧就只能黑暗中摸索,不少模友是看别人做的很好,自己一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老高的感觉,要想做好对称双桨的多旋翼,还要下不少的功夫,让这些问题都有个理论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