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20844|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达绕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达绕线
绕线是个技术活,要练些时间才能搞得定,刚开始是很耗时间的。小张绕20圈要简单点但线如果大了要绕10-30圈就有些困难了。
绕线时最好将定子用夹具固定住,两个手同时开工绕线时要用一定的劲拉紧,这点很重要第一层绕线要支撑第二层或第三层如果绕线太松的话线与线间会交叉。如果是这种情况基本上不用绕了重新绕过。线拉紧了整体看起来紧凑干净。

9齿绕线方案不同的齿数都有不同的绕线方案,个人感觉9齿就一种绕线方案。
图片说明:A:表示顺时针绕线B:代表塑时针绕线从图上看总共用到三根线,每根为一相。上面绕线是按照ABCABCABC,也就是A线为第一齿顺时针绕,第二齿B线塑时针绕,第三齿C线顺时针,第四齿接第一齿继续顺时针绕,第五齿接第二齿绕顺时针,第六齿接第三齿顺时针,第七齿接第四齿绕然后出线,第八齿顺时针接第五齿顺时针绕出线,第九齿接第六齿塑时针出线。
接线线绕好了现在有六根线头要处理(三根线头,三根线尾),最好要用美纹胶带贴上做好记号以免弄混了。六根线当中有三根是接到调速器上的,在决定之前首先先明白我们设计马达的用意。有几种接线,一种是星形或者称为Y字形,另外一种为三角形。不同的接线马达的特性也不一样因此马达的性能也不一样。星形接法最简单,从图上你可以看出来。一般三角形接法转速要高些,星形接法转速低些但转矩大可以用大奖仔细观察下三角形接法然后在任意两个端点通电,所有的线圈都会有电流通过,为了显示电流在线圈上的电流在怎么分,比如每相内阻1欧姆,哪么这一相是与其它两相是并相的哪么总内阻为2欧姆(BC是串联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有2/3的电流流过A相,其余的流过BC相,但电调所感应的马达内阻只为0.66欧。如果按照星形接法,电流只流过任意两相,而且电流大小一样,内阻也是2欧。如果我们用10V电压,三角形接法马达能达到15A,而星形接法只能达到5A左右。毫无疑问三角形接法马达动力要足很多。但两种接法的优劣不是如此的明显,三角形的电流或许高些,但转矩不大。当然了你可以增大电流用大桨,这样的效率是很低的。





elec-coil-combo.jpg (37.19 KB, 下载次数: 173)

elec-coil-combo.jpg

elec-coil-star-a.jpg (22.09 KB, 下载次数: 160)

elec-coil-star-a.jpg

BM-motor-2-delta.jpg (59.99 KB, 下载次数: 182)

三角形

三角形

BM-motor-2-star.jpg (54.98 KB, 下载次数: 187)

星形接法

星形接法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3-7-17 12:19 | 只看该作者
精品
头像被屏蔽
3
发表于 2013-7-17 12: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3-7-17 12:41 | 只看该作者
顶,留念
5
发表于 2013-7-17 12: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学到了
6
发表于 2013-7-17 12:5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自己制作电机?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3:06 | 只看该作者
漆包线的选择
有人用单股线绕(称此为磁线),但单根线如果太粗的放绕线很麻烦而且会引集肤效应(电子流过铜线时,电子只在线的外围活动,中间我铜也应浪费了)而且单根线选材很苛刻。解决这个问题就用多股漆包线绕集肤效应争议很多到底是否对马达有影响说法不一,但对于低功率的马达可以肯定的时影响不是太大。
要想马达获得最大功率哪么就要将内阻降到最低,我们通常用绕线的电阻来计算铜损(铜损会降低马达的整体效率)。要降低内阻我们用的漆包线线径一定要大但是太但绕的圈数就少了,除非你设计的高转速马达。但是通常我们都想多绕几圈增加马达的转矩。.
如果线径太小,内阻增大,流过马达的电流变小。如果增大输入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增大电流也增大但铜损就上去,热量增高最终只能是报销了。所以适当的线径很重要。
要确定马达的内阻有点困难,特别是小于1欧的你的设备要很高级。通常我们用的万能表肯定搞不定(因为这种万能表不考虑本身的电阻)。简单的方法就先预估下你所用漆包线的长度然后根据下表确定马达内阻。

diameter        section area        resistance        section area        resistance        section area        resistance
(mm)        (mm2)        (mW /m)        (mm2)        (mW /m)        (mm2)        (mW /m)
                          2 strand                 3 strand         
0,30        0,071        247,57        0,141        123,79        0,212        82,52
0,35        0,096        181,89        0,192        90,95        0,289        60,83
0,40        0,126        139,26        0,251        69,63        0,377        46,42
0,45        0,159        110,03        0,318        55,02        0,477        36,68
0,50        0,196        89,13        0,393        44,56        0,589        29,71
0,55        0,238        73,66        0,475        36,83        0,713        24,55
0,60         0,283         61,89         0,565         30,95         0,848        20,63
0,65         0,332         52,74         0,664         26,37         0,995         17,58
0,70         0,385         45,47         0,770         22,74         1,155         15,16
0,75         0,442         39,61         0,884         19,81         1,325         13,20
0,80         0,503         34,82         1,005         17,41         1,508         11,61
0,85         0,567         30,84         1,135         15,42         1,702         10,28
0,90         0,636         27,51         1,272         13,75         1,909          9,17
0,95         0,709         24,69         1,418         12,34         2,126          8,23
1,00         0,785         22,28         1,571         11,14         2,356          7,43
1,05         0,866         20,21         1,732         10,11         2,598          6,74
1,10         0,950         18,41         1,901          9,21         2,851          6,14
1,15         1,039         16,85         2,077          8,42         3,116          5,62
1,20         1,131         15,47         2,262          7,74         3,393          5,16
1,25         1,227         14,26         2,454          7,13         3,682          4,75
1,30         1,327         13,18         2,655          6,59         3,982          4,39
1,35         1,431         12,23         2,863          6,11         4,294          4,08
1,40         1,539         11,37         2,079          5,68         4,618          3,79
1,45         1,651         10,60         2,303          5,30         4,954          3,53
1,50         1,767          9,90         2,534          4,95         5,301          3,30
8
发表于 2013-7-17 1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mani 于 2013-7-17 13:55 编辑

楼主你好
三角形绕法的电机是不是更容易被烧?
因为图片中A相电流比B、C相要大许多。
此外A相的效率最低。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4:01 | 只看该作者
溜溜达达 发表于 2013-7-17 12:59
楼主自己制作电机?

有时间自己会做一些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14:12 | 只看该作者
kmani 发表于 2013-7-17 13:46
楼主你好
三角形绕法的电机是不是更容易被烧?
因为图片中A相电流比B、C相要大许多。

绕法决定的马达的特性与性能(这只是影响马达性能的一个因素而已),烧与不烧要考虑整体的制作工艺与设计。
11
发表于 2013-7-18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图片说明:A:表示顺时针绕线B:代表塑时针绕线从图上看总共用到三根线,每根为一相。上面绕线是按照ABCABCABC,也就是A线为第一齿顺时针绕,第二齿B线塑时针绕,第三齿C线顺时针,第四齿接第一齿继续顺时针绕,第五齿接第二齿绕顺时针,第六齿接第三齿顺时针,第七齿接第四齿绕然后出线,第八齿顺时针接第五齿顺时针绕出线,第九齿接第六齿塑时针出线。

这个说明有问题吧?
据我的理解,一般的绕线图,是用大写字母表示顺时针,小写字母表示逆时针。 9槽的字母序ABCABCABC 表示第一个槽是A相顺时针绕,第二个槽是B相的相顺时针绕,第三槽是C相顺时针绕,第四个还是A相的相顺时针绕,如此类推。。。。。

一般的12槽14 极的绕线序顺是AabBCcaABbcC,则表示表示第一个槽是A相顺时针绕,第二个槽是A相的相逆时针绕,第三槽是B相逆时针绕,第四个还是B相的相顺时针绕,第五槽是C相顺时针绕,第六个是C相的相逆时针绕,如此类推。。。。。


12
发表于 2013-7-18 16:25 | 只看该作者
另外,集肤效应对电机选线的影响,也不是功率大小的问题,而是跟电调驱动电机的PWM开关频率相关的,一般的电调开关的频率也就8K到16KHz 左右,在这样低的频率下面,集肤效应的影响已基本可以忽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08:59 | 只看该作者
豉椒旦 发表于 2013-7-18 16:25
另外,集肤效应对电机选线的影响,也不是功率大小的问题,而是跟电调驱动电机的PWM开关频率相关的,一般的电 ...

你这个解释更详细了,谢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豉椒旦 发表于 2013-7-18 16:17
这个说明有问题吧?
据我的理解,一般的绕线图,是用大写字母表示顺时针,小写字母表示逆时针。 9槽 ...

对的小字母代表塑时针。谢谢纠正

15
发表于 2013-7-22 21:48 | 只看该作者
马达绕线
记号,学习!
16
发表于 2013-7-29 17: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好东西。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3:55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打些字,一图胜千言。另外还有两个自制电机经常用的计算表格大家可以看看,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有时间开始做电机的时候,将每一步上传大家一起讨论,有在做的模友不仿与大家一起分享。

CD 三角形.gif (30.5 KB, 下载次数: 56)

CD 三角形.gif

CD 星形.gif (15.81 KB, 下载次数: 72)

CD 星形.gif

CD-R_diagram.gif (14.28 KB, 下载次数: 69)

CD-R_diagram.gif

distributed-wind.gif (1.12 KB, 下载次数: 58)

distributed-wind.gif

lrk.gif (1.03 KB, 下载次数: 79)

lrk.gif

线径转公制表.xls

100 KB, 下载次数: 741

马达线计算表.xls

84.5 KB, 下载次数: 1250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4:07 | 只看该作者
补一个表格

绕线大小与面积.xls

98.5 KB, 下载次数: 818

19
发表于 2013-8-9 16:41 |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绕了四个12N14P电机,很成功,今天想绕个9N6P的电机。看看楼主帖子的第一第二张图片,好像三组都是顺时针绕的,并没有逆时针的,请解释一下,谢谢。
20
发表于 2013-8-10 1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1589025 于 2013-8-10 20:47 编辑

要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同样的线径、匝数,三角形和星形两种接法的电机功率是没变的,只是KV值不同、额定(适用)电压不同罢了。而马达转矩,不是哪种接法决定的,是KV值决定的。KV值我给不出具体计算公式,但额定电压可以简单计算,根号3的关系,举例,若三角形接法的输入额定电压是10V,改接为星形接法后的电机要达到相同功率,所需额定电压就是10*根号3=10*1.732=17.32V,这意味着,三角形接法的电机,原来是用3S电池,改为星形后,必须得用5S电池来达到相同功率。但电机KV值变低了(并非转速),转矩变大了,电流变小了。都是定律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