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765|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os1v77和懂电子的来看下,把电路重画了,但有些地方有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保证能看清,图很大,显示时缩略了,点击图片在新窗口,全屏看,或者另存。




      我完全按照eos1v77的图画的,个别地方看不清,没敢乱标(贴完图才发现,单片机的型号忘了改了,算了,16C712和84A都是一样的管脚排列)。
      如果eos1v77回头能把参数给出就好多了(但eos1v77好像只有晚上上网,估计要等)。JACK1999朋友喊声很高,你手头上也有LIPRO,看下贴片上的标称,你也可以来说下的,或者其他的有LIPRO的朋友。

电阻就好,电容没有太大关系,这个电路里,多数电容都是拿来做滤波的。
只有C3和C17特殊,一个是运放里做反馈的,一个是用来当作PIC的外部RC振荡的。不过都不是很重要。

电路从左到右我一个一个的说。

       第一个运放D,我的理解是做电压跟随放大的,但图中的接法是不是有问题啊!同相端和反相端反了吧?还有,为什么要接一个三极管呢?扩流?

       第二个运放C被用做比较器,是做电流监控的。所以,采样电阻不变,改变R16和R22就可以改变充电电流,这里接了单片机的17脚,做了一路AD,做电流监控。
       如果电流超标,C的输出就变高,通过二极管到运放B,通过B的输出就限制了电流的输出,二极管的作用是,充电电流如果变小了,C的输出不会作用于B。
       第三个运放B,跟上面的充电路一起,构成一个大的反馈,作用是把整个电路的电压限制在R24、R33构成的分压电路的电压(就是4.2V,当然实际不是这个值,具体的还要由R13、R?、R18、R19的分压比决定。)以下。R13、R?、R18、R19构成又一个分压电路,取的是电池电压,做为分压电路,用4个电阻两两并联的好处显而易见。
       R24、R33分的电压来源于单片机13脚的输出电压,所以单片机可以通过这里控制充电的开启和关闭。
       这里怪异的是,同是分压电路,为什么电池电压就要用4个电阻来分,而参考电压只用2个电阻分。
       感觉电路就是一个标准的恒压恒流电路。开始恒流,电压一到4.2V就开始恒压,当电流小于一定值,关闭。
      
        最后,电池电压的单片机测量那里,为什么要有R28呢?它的做用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飞行无极限 于 2008-4-7 16:04 编辑 ]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头像被屏蔽
沙发
发表于 2008-4-7 16: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08-4-7 16:2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换做别的有共享精神的模友有可能就公布改造方法了,造福广大模友,但是lipro没有这样做,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无力去谴责什么。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6:33 | 只看该作者
就算是电子论坛也比现在这样骂人强。
看明白了的,就说说吧。不管什么目的,什么背景,既然这么关心充电器,就做点实在的,不要把精力都放在骂人和一些旁支末节的问题上。


刚刚又看出个问题,电路采样电阻和运放的连线是不是错了啊(EOS1V177的原图就是这样的)!应该在电阻左边吧!

[ 本帖最后由 飞行无极限 于 2008-4-7 16:38 编辑 ]
5
发表于 2008-4-7 16:41 | 只看该作者
sk板唯的好处就是便宜, 单片机的作用很有限,电压监控是通过分压现AD测得的,精确调整R28/R31 可以对照到某一AD值正好等于确定电压(如4.2V), 精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比较高, PIC一检查到这个电压到达(或超过),就控制RB7停止充电
6
发表于 2008-4-7 16:42 | 只看该作者
btw: 充电电流/充电曲线 全部都不能控制,就是标准运放方式的cv/cc 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
7
发表于 2008-4-7 1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行无极限 于 2008-4-7 15:51 发表
为了保证能看清,图很大,显示时缩略了,点击图片在新窗口,全屏看,或者另存。




      我完全按照eos1v77的图画的,个别地方看 ...


重点学习了一课,我可以自己修Lipro了,NND,前天搞大了我一块才飞了不到8次的2200mAH/20C电池的肚子,呵呵

[ 本帖最后由 stingerwang 于 2008-4-7 16:49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6:54 | 只看该作者
starmoon ,R28,R31能好好说下吗?
R28直接接了电源,这不会影响单片机对电池电压的监控吗?
9
发表于 2008-4-7 17:02 | 只看该作者
R28可能很大,也从某一方面给电流“保压”,停机很久,还是4.2V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7:22 | 只看该作者
是吗?不是吧!看了别的图片,R28上标的是2401,2K4,不大啊!
11
发表于 2008-4-7 18: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还是不吵得好。

Lipro挺便宜,还是独立平衡充电的,充得挺准,不容质疑。

但是SK原板设计是线性的,就是给小放电电流、小容量电池使用的,扩流后并不太适合大容量高C值电池使用。而且线形充电技术对电池消耗比较大,充电时间比较长,电池使用寿命较脉冲式充电也短。

既然双方的“托”都有软肋和把柄让人家抓着,谁也赢不了谁,我看就算了吧。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1:05 | 只看该作者
stingerwang  可否详细的介绍下“脉冲式充电”?镍系电池这样做的我知道,锂电上这样做的还真没怎么听说过。还是说你的脉冲式指得就是PWM充电?要知道,手机电池得容量也不小了。

前不久还有人说大电流充电对电池不好,建议要小电流,时间长些,不知道你看到了吗?

还请stingerwang 务必讲明,不要这样提一句就跑人,不然你的建议只能无视了。
13
发表于 2008-4-7 21:49 | 只看该作者
飞行无极限一看就知道是高手!比我厉害多了。:em00: 不过,要是我毕业后一直搞电路设计,估计现在也不差:em19:

我把原件参数标上了。希望对你分析电路有帮助

14
发表于 2008-4-7 2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tingerwang 于 2008-4-7 18:48 发表
呵呵,还是不吵得好。

Lipro挺便宜,还是独立平衡充电的,充得挺准,不容质疑。

但是SK原板设计是线性的,就是给小放电电流、小容量电池使用的,扩流后并不太适合大容量高C值电池使用。而且线形充电技术对 ...


据我所知,世界范围内,理电池都是遵循cc-cv标准的。还没听说过脉冲式的。可能我孤陋寡闻了。

pb电池为了去极化,会用到特定的脉冲电流。镍系电池为了减少快冲的发热,以及便于检查-deltaV,也会用到脉冲充电
15
发表于 2008-4-7 22:16 | 只看该作者
LI电池采用脉冲方式充电很早就有了
有兴趣了解LI电池脉冲和线性充电两种方式的,可以去看看MAXIM公司02年的一篇文章,里面对两种充电方式下充电时间、充进去的容量、和电池寿命做了对比。
Charge Efficiency and Cell Aging Effects of the DS2770 Li+ Pulse Charger vs. Linear Chargers
http://www.maxim-ic.com/appnotes.cfm/an_pk/227


另外MAXIM的一篇文章,直接看PDF文档的第7页下面和第8页上面。
http://datasheets.maxim-ic.com/en/ds/DS2770.pdf

[ 本帖最后由 okiki 于 2008-4-7 22:25 编辑 ]
16
发表于 2008-4-7 2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栏目里空气也清新了,完全是讨论技术的氛围。
17
发表于 2008-4-8 00:23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用过LIPRO,不知LIPRO上用的电阻是什么材质的,有人能告诉我吗?
18
发表于 2008-4-8 0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行无极限 于 2008-4-7 21:05 发表
stingerwang  可否详细的介绍下“脉冲式充电”?镍系电池这样做的我知道,锂电上这样做的还真没怎么听说过。还是说你的脉冲式指得就是PWM充电?要知道,手机电池得容量也不小了。

前不久还有人说大电流充电对 ...


PWM是用可变占空比脉冲电压(通常利用MCU的输出时钟来调制),控制并联在充电电池通路L/C架构前端的MOSFET的开启频率,利用电容/电感对输入电压的反应特性来调整充电压,也就是充电电流的大小,完成给电池充电的过程。由于MOSFET的开启是是通过频率控制的,充电过程中,MCU通过A/D采样后控制输出脉冲控制的电压/电流的精准度可以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这种这种充电过程和线性方式不同,后者的工作是利用三极管的线性区域来改变充电过程中加载在电池电压/电流的,但是三极管的线性区域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充电过程**耗高,工作效率也不高,因此在大容量、大充电电流方式下很少采用。

所谓锂电池脉冲式充电,在预冲和快速充电阶段,和一般充电器区别不很大。但是当充电电池到达规定的截止电压时,充电器不是保持恒压,而是略微过充,同时开始充电计时。这种过充,以不伤害到锂电为准,到达一个值时,停止充电,待停充空载的电池的电压自行降到截止电压以下时,再次启动充电过程,如此重复,逐渐将电池充“饱”。在这个最后的充电过程中,MCU会计算两个相邻到达饱和电压间的充电时间间隔,当每次重复启动充电过程使到达指定充电饱和电压的间隔缩短到一个预期值时,充电过程结束。从示波器上看,这种充电的波形是变频,占空比是在变化的。

实际上,在锂电池快速充电过程中,CC/CV方式的充电过程通常会很快进入CV过程,这个过程在CV状态下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实验证明,人们观念中的锂电末段脉冲充电可以显著缩短这个过程。同时厂家对两种实验比较中发现,锂电的CC/CV充电方式并不比脉冲式延长电池的生命。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01:2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eos1v77 的参数,请问能量下R28和R31处的电压吗?我对这里比较迷惑。

我说什么来着,有精力吵就不如看看电路。这不,抛砖引玉了吧。

感谢stingerwang  和okiki 。脉冲充电果然很有说头,英文的看着费劲,我找到一些中文的大家看看。


锂离子充电器的充电效率和电池老化
http://www.ed-china.com/ARTICLES/2006JUN/4/2006JUN19_PM_POW_TS_1.PDF?SOURCES=DOWNLOAD

DS2770 Li+电池脉冲充电器与线性充电器的性能比较
http://www.elecn.net/electronic/38/electrical20206025379_1.html


双向脉冲充电法对锂枝晶生成的抑制
http://www.whxb.pku.edu.cn/qikan/manage/wenzhang/2006-09-24.pdf

[ 本帖最后由 飞行无极限 于 2008-4-8 01:39 编辑 ]
20
发表于 2008-4-8 01:4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飞行无极限帮我一起分析lipro装机充电板的电路原理。细节的分析比我细致而深入的多。
我的水平有限,只能从框架整体上来概括他的原理和比较性能。
下面引用飞行无极限的分析(红字是我的理解,不知对否):“我完全按照eos1v77的图画的,个别地方看不清,没敢乱标(贴完图才发现,单片机的型号忘了改了,算了,16C71284A都是一样的管脚排列)。
      
如果eos1v77回头能把参数给出就好多了(但eos1v77好像只有晚上上网,估计要等)。JACK1999朋友喊声很高,你手头上也有LIPRO,看下贴片上的标称,你也可以来说下的,或者其他的有LIPRO的朋友。
电阻就好,电容没有太大关系,这个电路里,多数电容都是拿来做滤波的。只有C3C17特殊,一个是运放里做反馈的,一个是用来当作PIC的外部RC振荡的。不过都不是很重要。
    电路从左到右我一个一个的说。
      
      第一个运放D,我的理解是做电压跟随放大的,但图中的接法是不是有问题啊!同相端和反相端反了吧?还有,为什么要接一个三极管呢?扩流?(我也赞同第一个运放作电压跟随放大,主要是把主回路电流采样电阻的电压放大。三极管的作用我觉得要联系r6r17来看) (N b5J.\,N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第二个运放C被用做比较器,是做电流监控的。所以,采样电阻不变,改变R16R22就可以改变充电电流,这里接了单片机的17脚,做了一路AD,做电流监控。(我同意改变r16r22能够改变充电电流,但那样会影响到单片机充满判断。所以我看板子lipro厂家选择改变主回路电流采样电阻,我觉得会更好,因为那样电流增大后,作用在采样电阻上的功耗可以小一点)补充,单片机最后是通过这里做电流a/d来判断何时充满的。

      
如果电流超标,C的输出就变高,通过二极管到运放B,通过B的输出就限制了电流的输出,二极管的作用是,充电电流如果变小了,C的输出不会作用于B

    第三个运放B,跟上面的充电路一起,构成一个大的反馈,作用是把整个电路的电压限制在R24R33构成的分压电路的电压(就是4.2V,当然实际不是这个值,具体的还要由R13R?R18R19的分压比决定。)以下。R13R?R18R19构成又一个分压电路,取的是电池电压,做为分压电路,用4
个电阻两两并联的好处显而易见。(同意,实际上整个电路的cv值就在这里调整。电阻两两并联是典型的消除误差,改变分压值得做法。通过并联一个兆欧级的电阻,就可以实现cv值的精确微调。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可调电阻的温飘和自身飘移大的缺点,以避免了精密固定电阻高成本,cv值不可调节的缺点。由余是运放作的电压比较器,电池充电的cv控制与单片机基本无关,所以可以轻松识别1mv的差异。据此,lipro厂家说的+-5mv的精度是有理论支持的。单片机输出13脚的电压会影响到cv值,但是由于ma104提供了1%精度的电压基准给开关电源,所以vcc的精度也非常高这样13脚的电压实际上也是非常稳定的。我用1mv精度的数字表测不出13脚电压的抖动)

[ 本帖最后由 eos1v77 于 2008-4-8 01:4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