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267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滑翔机] [讨论] 滑翔机如何减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量对于长留空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想讨论下有什么好的减重方案。

目前想到的有:

- 用轻量舵机

- 升降舵,方向舵的连杆换成拉线

- 减少尾部重量,尽量通过调整电池位置来平衡重心,不用配重物。


大家还有什么推荐的减重方案吗?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14
发表于 2011-7-17 09:42 | 只看该作者
顶你
13
发表于 2011-7-11 00: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2
发表于 2011-6-30 20:35 | 只看该作者
营养贴,感谢师兄们。
11
发表于 2011-6-30 18:3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在论坛里看到DIY作品中标明的机翼重量如何轻,并因此引来一片赞美,殊不知,往往都是木结构的质量,蒙皮要加重量的、舵机也要加重量的、连延长线有时也得10g左右;一般工艺下,2米机翼若低于320g这个重量就应该怀疑其强度是否可靠了.
翼载荷增大滑翔比不变,增大了速度,减少的是留空时间;滑翔机玩的是翼型,如果不是为了比赛,还是应该兼顾综合性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6: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riplane 于 2011-6-30 08:26 发表
从未见过哪个国产品牌的商品机是以重量轻取胜的。即便是国外产品,也只有极少数高端货色能够把重量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加以考虑。事实上,大部分中端以下模型产品的重量控制,都不如有经验的爱好者制作的模型来的理 ...

学习了!:em26:
9
发表于 2011-6-30 09:47 | 只看该作者
要太轻了也不好啊
8
发表于 2011-6-30 09:45 | 只看该作者
:em26:
7
发表于 2011-6-30 0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地板 estar 的帖子

从未见过哪个国产品牌的商品机是以重量轻取胜的。即便是国外产品,也只有极少数高端货色能够把重量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加以考虑。事实上,大部分中端以下模型产品的重量控制,都不如有经验的爱好者制作的模型来的理想。
但话也要两面说:过分追求小的翼载荷来增加留空时间,会导致穿越性变差,恶劣天气下飞行困难。所以,适当范围内的翼载荷才是一个合理的模型应该具备的指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端模型专门留出压载舱空间的原因)

2米电动滑翔机重量在1000克以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翼载荷增大,并不会令模型原有的滑翔比产生变化,变化的只是速度。所以,滑翔机模型留空性能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重量,和翼形的选择,模型的设计等等都有重要关联。很多高级竞赛模型恰恰追求一定的速度来提高机动性,争取一定时间内更大范围的搜索能力和转移能力,增加寻找热气流的机会。
6
发表于 2011-6-29 22: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star 于 2011-6-29 22:32 发表
像利诚, 航迷这样的翼展2米的成品机, 机身.机翼,加上附件基本在500-600克.

4个舵机: 40克
电调: 40克
接收: 10克
电机+桨: 100克
1500mah电池: 120克

这样总共850克左右, 感觉很难再降了.

1500 的电池 估计压不住机头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2:32 | 只看该作者
像利诚, 航迷这样的翼展2米的成品机, 机身.机翼,加上附件基本在500-600克.

4个舵机: 40克
电调: 40克
接收: 10克
电机+桨: 100克
1500mah电池: 120克

这样总共850克左右, 感觉很难再降了.
4
发表于 2011-6-29 22:1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做2米的P5B机翼 最轻也要290克,再算上襟副4个舵机 还要加40,悲摧啊。
再轻就要去掉好多东西,强度下降  ,胶水主要用424,半瓶 10克左右

[ 本帖最后由 talentgwb 于 2011-6-29 22:17 编辑 ]
3
发表于 2011-6-29 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沙发 triplane 的帖子

:em26:
沙发
发表于 2011-6-29 17: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恰恰忽略了至关重要的部分:结构重量!
如果是自制的复材模型,加工工艺对成型后的零部件重量影响很大,如果是木质结构的模型,木料的选材(不但可以节省重量,合理的按照受力状况选择木材纹路和品种还可以大大加强结构强度)、胶水的使用工艺水准,零部件配合的精确程度(往往配合度差的零件只好靠堆胶来弥补,大大增加重量)、合理而适当的结构减轻(翼肋减轻孔,腹板减轻孔,变截面大梁,外段有目的性的省略不必要的结构件等等),都是直接影响完成后模型重量的关键因素。与这些相比,楼上刚才提到的那些都算得上是细枝末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