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控在操控飞机转向时,控的转向摇杆稍稍一动飞机就能快速地转向了……
因此,想要飞出漂亮的环形航线相当困难,飞8字航线时尤甚!
估计,嫌转向过于敏捷的人的不止我一个吧。
那么,有无办法降低转向灵敏度呢?
嗯……只要你按如下的八个步骤改造遥控器后,便可实现降低转向灵敏度的目的了。
注:注意红色字体的文字,它有特殊的含义,务必看清、弄懂。切记!!!!!
古训道: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就先说说改造时必备工具和必备的电子元件。
工具:电烙铁、焊锡丝、吸锡器(或吸锡带。屏蔽线内的编织网,就是绝佳的吸锡带代用品哦!)和中号十字螺丝刀。
电子元件:两支阻值相等的、立式安装(带有引脚)的定值电阻,阻值可在1~5K间选取。阻值越大,灵敏度降得越多,具体的阻值参数,任凭个人感受去确定。
工具和材料都齐了?那就别再废话了,动手吧!
第一步、拆开控的后盖,取出控制主板(期间,要么将LED板的连线焊开、要么连同LED板一起拆下);
第二步、拆下转向摇杆组件(以下简称:摇杆)。因该摇杆共有10个焊点,故需要用吸锡器或吸锡线将焊盘上的焊锡去
除后,方能轻易地从主板上取下组件;
第三步、从拆下的摇杆上辨识出方向摇杆电位器,将该电位器的外侧的两个引脚(专业名称:定触点引片)由根部向外弯
折90度,中间的引脚(专业名称:动触点引片)不可弯折;
第四步、将改造过的摇杆装回控制主板并焊接好。因转向电位器的两个引脚已被弯折,故主板上对应的两个引脚焊盘会
空闲出来,留待第六步时使用;
第五步、在弯折的电位器引脚上各焊接上一支电阻,注意:电阻的引脚需保留一定的长度,避免电阻体与摇杆那半球形的
塑料件相碰,导致摇杆受阻满足不了必要的活动范围;
第六步、电阻的另一端用飞线与对应的、空闲着的电位器焊盘连接上;
第七步、对新增的电阻做好电气绝缘,避免相互间短路或与其他电子元件相碰,并固定好电阻和飞线;
第八步、控制主板装回控的外壳内,合上后盖。
至此,恭喜你,降低转向灵敏度的改造完成了!
哟!咋这么巧啊?居然成了“天龙八部”……
接下来我将叙述一下如此改造的原理,以便大伙们能彻底地了解其中机理,并期盼能在日后的类似改造中得以应用。
下面的叙述对于某些模友来说可能有些繁琐了。但,或许有利于没学过电子的人也能弄明白其中的缘由……
原控的转向控制电位器,其阻值为5K,两侧的定触点分别连接电源负极和+3.3V,动触点是控制信号(电压值)的输出端。
当摇杆从一个极端推至另一个极端时,动触点对地电阻的变化范围是0~5K、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3.3V、对应的转向控制量是0~100%。当摇杆中立时(不作操控时,摇杆会自动回中),动触点的对地电阻是2.5K、输出的电压是1.65V、对应的转向控制量是50%。
现假设,电位器的两个定触点上各串接了一支2K的电阻,那么,电位器定触点上的电压将发生下图所示的改变:
由图可见,两个定触点的电压分别是0.7V和2.6V,其余的电压是由新增的电阻分担掉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所以,改造后的摇杆从一个极限推至另一个极限时,动触点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是0.7~2.6 V。即相同的摇杆变量,转向控制量的百分比是不是降低了?(理解不了?后面的计算将进一步予以说明)。另外,因增的两个电阻的阻值是相等的,故摇杆处于中立时,动触点的输出电压将依旧是1.65V(想必这就不用我再来演算了吧?)。
为了更好地解释,再次假设:都是操控转向摇杆由中立点向左偏转10度(相当于图中的电位器的动触点上移、动触点对地电阻增加的状态),且这个偏转的10度等于摇杆行程的10%、电阻变化率也为10%。
那么:
改造前的电位器动触点输出电压是1.65+(3.3-0)×10%=1.98V。
改造后的电位器动触点输出电压是1.65+(2.6-0.7)×10%=1.84V。
两者的动触点输出电压净差值为0.14V。
反过来再算一下,未改造前若要输出1.84V的电压,则控制杆量是多少度呢?
(1.84-1.65)÷3.3×100%=5.7%。
换而言之,改造后操控摇杆10度时的输出电压,与未改造前只操控5.7度的输出电压相等。
原配控的体积是这么的小、摇杆又是那样的短,想要操控摇杆只向左改变5.7度,不用想就能知道,这将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况且,操控未改装的控时,只要你那手指轻轻地一抖,摇杆的变量还不多增加个5、6度?转向的速度岂不是变得更快了?
由此可见,随着转向控制电路的改造,在摇杆操控量相同的情况下,飞机的转向速度减缓了。而且,随着接入的阻值增大,转向时的速度还会变得更慢、更柔和的哦!
有条件的,更可换用小型的4.7K双联电位器来替代定值电阻,旋钮露出控的壳外便于调整。那样的话,就能做到随时调整转向灵敏度了,想高就高、想低就低……
The End
[ 本帖最后由 wyfmx 于 2012-3-23 04:1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