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HSS并联机床装配工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赵学满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天津 300072)
摘要:通过对3-HSS并联机床装配矢量链分析,提出了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修配装配工艺方案。对如何实现三个运动支链中空间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进行了几何分析,并提出了修配方案。
关键字:并联机床 装配工艺 精度
Research of Assembling Technology for 3-HSS Parallel Machine
Zhao Xueman
(Mechanical departm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 By the analysis of assembly vector chain of 3-HSS parallel machine, two schemes of assembly process are proposed. The geometry method that how to form spatial parallelogram in three motion branch chain is analysis, and the assembly scheme is suggested.
Keyword: Parallel machine Assembly process Precision
3-HSS并联机床是以并联机构实现三自由度平动为特征的新型加工中心[1]。如图1所示,3-HSS型并联机床(H—螺旋副,S—球面副)由底座,动平台和三条对称支链组成。各支链含立柱(线性驱动单元)、滑鞍和两根平行定长连杆。各杆一端与滑鞍,另一端与动平台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支链结构。3个滑鞍分别由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螺母副驱动,沿导轨移动,进而使动平台作三维平动。在动平台上装有主轴电机,可用于铣削加工。以并联机构为基本传动构件的并联机床,具备传统机床不可比拟的优势[2]。但是,由于并联机床动平台的位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是并联机床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黄田等人对并联机床的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3] [4] [5]。本文就3-HSS并联机床的装配工艺方案及装配过程中如何实现三个运动支链中空间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装配工艺方案,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一、装配工艺方案
机床动平台的位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机床加工精度,一方面提高其装配精度,另一方面通过运动控制进行误差补偿。由于平行四边形支链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着机床几何误差,为了通过装配抑制末端姿态误差,必须在装配矢量链中找到易于误差修正的环节,用修配法装配。分析各部件的连接形式,且综合考虑影响末端姿态精度的几何参数误差,可考虑在滑鞍处设置调整环。如图2(b)所示,可将滑鞍分成滑鞍接板和滑鞍两个零件。其中,滑鞍与安装在立柱上的滚动导轨块连接,而将滑鞍接板与两连杆经球铰链相连。因滑鞍两构件间的结合面为平面,故易于装卸和修磨。在装配过程中,以动平台连杆滑鞍接板为一条装配矢量链,而以基座立柱滑鞍为另一装配矢量链,由两端向中间装配(见图2(b)),在滑鞍和滑鞍接板结合处封闭。并在结合面处设置调整垫,用以修磨两装配矢量链累积的误差。
滑鞍接板
由于修配法装配方案由两条装配矢量链组成:动平台连杆滑鞍接板;基座立柱滑鞍。在装配矢量链中,滑鞍接板有两种结构形式:整体式滑鞍接板(图3(a))和分体式滑鞍接板(图3(b))。如图3所示,整体式滑鞍接板的加工和装配简单,但完全取决于滑鞍本体和球铰链的制造精度;而采用分体式滑鞍接板则可通过装配有效地消除,因而可放宽上述两部件的制造精度。在此,我们采用分体式修配法进行装配。
二、支链平行四边形测量及装配
在三维空间内四杆构成平行四边形应具备两个条件:一为两组对边分别等长;其二为一组对边在同一平面内。3-HSS并联机床的平行四边形支链由滑鞍、连杆及动平台构成,通过配磨调整垫连杆长度误差可小于0.005mm,采用剖分式结构的滑鞍两连杆两端跨距误差小于0.01mm。如何保证平行四边形的第二条件是构成理想支链的关键。
装配过程中,使用千分表、米尺和高精度滑块进行测量,其测量原理如图4所示。图中、分别代表两连杆理想平行位置,以CD杆为基准;代表AB杆所处任意位置,与平面ABCD夹角为,为在平面ABCD内的一段投影,与夹角为。旋转至再旋转至AB则构成理想支链。采用米尺测量两测量点距离,千分表与滑块组合测量两连杆与某一平面的垂线长度差,求出两连杆夹角,该平面与理想支链近似平行。然后再用千分表测量两杆间距求出。
(1)
式中:---表1读数;---表2读数;---测长
(2)
(3)
式中:---表2测AB杆和CD杆读数差;
---表2测AB杆和CD杆读数差;
---连杆球铰中心距
* ---垫片去磨量。
根据*值的正负确定去磨AB杆或CD杆之调整垫。
三、连杆装配过程及其修正
实际装配过程中,根据*计算结果修磨垫片安装后,重新测量、仍存在误差。虽然上述算法为近似算法,但在小转角范围内计算误差很小,无应质疑。经分析,该误差是由装配动过程中装配应力产生的。装连杆前动平台经找正采用图5所示固定,并完全定位,每个滑鞍虽有一个直线自由度但因阻力大可视为固定元件。由此造成每装配一个支链便增加一个约束,使得装配后的动平台被过定位。同时,由于诸如接触表面的平面度、螺栓压紧力不均而产生的各种应力无法释放。拆除定位、夹紧元件后,动平台成为应力释放端,其位置必然发生变动,从而造成两连杆之间产生角误差。该误差是以上多因素造成的,无法通过修补某一支链更正。
正确的安装过程如下:
1. 滑鞍与丝杠副不联结,使滑鞍有一自由度。
2. 动平台仅以平面定位,且夹紧力适当使其具有平动、转动三自由度。
3. 以千分表观察动平台位置变动,由此断定是否产生装配应力且由那一连杆产生。
4. 依次安装每一支链,通过配磨调整垫使两连杆角达设计要求,且保证动平台无位置变动。三支链装配后,动平台被完全定位。
5. 滚珠丝杠副与滑鞍联结,结束装配。
实际装配后连杆两端跨距即BC方向距离误差小于0.005mm,角小于,达到设计要求。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3- HSS并联机床装配矢量链分析,提出了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修配装配工艺方案。对如何实现三个运动支链中空间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进行了几何分析,提出了修配方案,设计了装配过程。实际装配结果显示该工艺方案简单可靠,容易实现。该工艺方案也用于其它以平行四边形为传动链的并联机构装配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