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拯救虎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锈钢虎一坦克模型之结局---后续不锈钢CNC摇臂和轴完成图

[复制链接]
281
发表于 2011-6-29 1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6-24 14:39 发表
今日继续发几张面板照片
732706732707732708732709732710732711732712732713


看起来非常像坦克世界里的7级虎式坦克。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82
发表于 2011-6-29 14:23 | 只看该作者
基于某些人的建议,楼主是否可以尝试氩弧焊接?既消除了大螺帽,又可让板件连接更坚固。
至于涂装方面,我觉得还是保持不锈钢的亮晶晶的原色较好,因为假使喷漆涂装,也会由于基地材料较硬而模型用水性或油性漆面质地不够坚固,以及和不锈钢表面附着的问题导致刮蹭后露底色,到时一块一块的忽亮忽暗可能更加难看,以为楼主追求的毕竟不是摆在橱柜里娇弱的塑料的商作品,希望有机会看到楼主的不锈钢老虎开足马力驰骋沙丘:em15:
283
发表于 2011-6-29 15: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6-29 00:00 发表
嗯!

言简意赅的典范啊~~:em15:
284
发表于 2011-6-29 1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G 于 2011-6-29 13:02 发表
我的作品大都没有照片什么的,也不喜欢老去上传,大家想知道我的作品就去北京新时问问就知道了,感觉自己在做1:24民用车方面做得很好,毕竟以前专做民用车系列都6年了,我的很多作品每年北京模型展都拿给新时去展示 ...

我是玩×PLA的,经常给机体做电镀效果,某种程度和民用车辆一样,以后有问题向兄弟请教~~我玩模型时间和你相当,也是火柴盒福万什么的玩起来的,可是从小就不做涂装,都是素组,后来又沉迷了N年的自制纸模以及电动模型,后来又是×PLA,涂装是这2年才开始的......
285
发表于 2011-6-29 15:11 | 只看该作者
MD,这G U NPLA居然打不出来
286
发表于 2011-6-29 15:57 | 只看该作者
真正毒P,重型坦克,楼主手艺和毅力均不一般,水平高高的,功劳大大的。:em26:
头像被屏蔽
287
发表于 2011-6-29 15:57 | 只看该作者
相互交流,有什么不懂的我也会问你。哈哈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2:2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受

各位朋友,各位同好!
     大家晚上好,今晚饭后来到电脑前,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论坛,浏览帖子,看看大家都有什么新的帖子以及收获和心得。另外,看看自己的帖子,心情依旧不是太好,真的些许有些伤感和沉重,更不在乎自己手里的半尾子坦克,只想大家能够好好融洽。昨晚我也在线,我没有做声,不知怎么说?我能说的都说了,支希望大加和与贵,共同来维护论坛的和谐,愉悦,不要让版主失望,就为了这么一个破坦克,大家红脸黑脸一起来。对于我个人而言,忙碌了一天的工作,轻松回到家里,泡杯茶,点支香烟,登 陆论坛,看着大家的作品,自己也在分享,思考,总结,怎么把自己的手里的活路弄得更好?这就是论坛的宗旨。这些话前两天,也说了,这里不想重复。坛子里的很多很多朋友(包括植树兄,qqqqwa,hd381,AMG等等也专门来了站内信)我很受感动........。所以我再一次表明,别再在这个上面争论了,好不好???看开点,也就是一个金属玩具,又不是拿去比赛和获奖用的,不要名气,手工做这个东西毫无利益可图,不仅身体很累,心智付出也很大很大,也更烧钱。但是制作过程中的快乐,沮丧,成功,失败也罢自己完全做好了接收之准备。为什么做第二辆,其实是自己验证自己,因为第一辆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动力结构,润滑紧固,安装方式还有外观错误,马虎粗糙等毛病。有些朋友批评也很对,自己也是第一次做这个玩意,没有基础和经验(尽管干了17年的机械设备,坦克和这可不一样)对虎一坦克认识不足,了解不够加之手工就是手工,纯在致命的缺 陷。所以这就是第二辆的制作动机,绝不是拿去论坛和什么人去炫耀高居。在外部细节上能尽量刻画的,我会尽所有的力去表现出来,如果在身边的工具,工艺,材料限制不能表现或不完全表现,我还是没有办法。举个例子来说把,比如坦克炮塔的后工具箱,为什么我用直径1.4毫米的不锈钢内六角螺栓连接?其实我也知道原车模型是没有螺栓头的,我当时也考虑过直接用一条不锈钢直板表现,在做相对更简单点,更接近原车。但是,就不能开启箱盖和拆卸,我的方向是后工具箱用螺栓连接基于日后的拆卸和安装(炮塔和工具箱,箱体和两个盖板,盖板忘了说是可活动的)所以,我是明知故犯。再举一个例子,take-tk应该是资深坦克玩家,他对虎一的了解应该说和IGK兄,qqqqwa兄一个水准吧,当时再做炮管制退器的时候,他也专门说过点评过,我知道按照1;35或1;16的虎一金属炮管,我制作的后期型制退器中间少了东西,但是我没有过多做声,因为他们说的对,当时提供给老师傅的图纸是完整的但是在我这边按照工厂现有设备,这样做的话,难度增大很多(当然不是说不能做),加之既然已经机加工出来了,我也不想在麻烦老师傅再做一个,毕竟要花费半天的时间。再者,将来炮口制退器部分有恒龙高压闪光器,估计也是遮挡,所以就用这个制退器了。反正不细看也就差不多了。呵呵,愚见.....行了,这些例子不再列举。但是我都认真看,认真听,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就不改,起码人家对你真诚帮组,才会提议,自己乐不乐意接受,那是自己的事情,怎么说人与人之间“要过的来过得去”.所以,一般我不会反驳,争锋相对甚至是对立。在两篇帖子里,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了,也是这样,我才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以后,谁做手工的坦克,在钳工机加工工艺方面有疑问的可以来相互聊聊,我在自己有限的基础上和朋友一起共同沟通研究制作程序,工艺,窍门方法等,大家应该往好的方面去看待。我诚恳倡议,即刻起,大家不要再相互指责,和谐共处!用心用真情去营造论坛的模型天地,你们说好不好???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错字别字我也懒得检查,大家看得懂就行,一时激情所写,不对之处,大家阅后,请指出指正!

[ 本帖最后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6-29 23:18 编辑 ]
289
发表于 2011-6-29 22:22 | 只看该作者
做模型 先做人 人做好了 那么这个人所做的模型内涵就出来了 虎坦兄 你的人品和你的不锈钢虎一样好  在别人的讽刺挖苦声中不但不为所动  而且顾全大局 处处谦虚待人 以论坛的团结为重 真是不容易 我们都期待这辆浸满你心血的不锈钢老虎早日完工

[ 本帖最后由 liantian5858 于 2011-6-29 22:27 编辑 ]
290
发表于 2011-6-29 22:30 | 只看该作者
从头到尾的制造和改装升级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不过有一点是通的,那就是享受制作的过程:累并快乐着。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2:44 | 只看该作者
差点忘了,上几张扭杆安装照片,这个不是机加工的,并且是手工安装,之前是参考论坛里恒龙虎一改扭杆的帖子,结合这个破坦克的受力底盘框架,自行设计和安装的,,还没有完全定位,每一根钢丝已经把减震行程调试好了,用手压了一下感知扭力基本合适,考虑到下一步全车重量,适当硬了一点,今天没有时间有挂履带(诱导轮忙不不过来组装,这个明天处理)。中间的为直径5毫米不锈钢钢棒,扭杆材料直径1.6毫米钢丝,两端一正一反,纵向约75度,目前只是插入负重轮,暂时不固定,因为底板,诱导轮还没有装起来,部分连接处还需略为处理一下。驱动轮,诱导轮暂时还是用HL的代替,估计要半个月左右,45#钢质和硬质铝合金两种驱动轮,诱导轮(结构和恒龙的区别很大,呵呵)才会到手,到时再换过来,驱动轮的轴已经改变固定螺栓是直径5毫米的(恒龙3毫米内六角螺栓),单个诱导轮轴承2个,驱动轮轴承2个。至于负重轮没有考虑重新做,暂时用着,如果要重做负重轮,那么这一套简易扭杆就得推翻,完成时间周期无限延长。这个待整车做好后,在考虑重新设计扭杆及其配套件和固定方法(谁有建议,可以参考一下)。虽然这种扭杆看上去一般,实际我觉得还是比较实用,简洁,简单不占空间,拆卸和安装非常快捷,只需10秒即可把中间的不锈钢棒旋开头端有丝牙,即可拆卸扭杆和所有负重轮,无需任何螺栓固定,一对负重轮共用一个扭杆的两端。到最后,扭杆这部分是完全看不到的,将用一块薄不锈钢板遮盖。具体看看照片,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 本帖最后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6-29 22:56 编辑 ]
292
发表于 2011-6-29 22:55 | 只看该作者
:em26:
293
发表于 2011-6-29 22:58 | 只看该作者
:em17: 楼主,为什么我看不到你的扭杆图片
294
发表于 2011-6-29 23:00 | 只看该作者
:em15: 看到了,刚刚应该你的图片还在上传
29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6楼 ppvv44 的帖子

不会吧,已经上传了啊,你现在打开再看看。
     
顺便,我说一点建议,以前玩hl的,当然那时我也有一辆(是侄儿子玩坏了不要给我的),看了大家改扭杆,扭力,减震这些当然好,但是在塑料底板上开孔固定螺栓,一时不太好看,二是间距不太规范,三是拆卸安装要一点时间,四是防水或是密封有所影响。故我考虑了一下,可以用方棒按行距开孔或者圆棒来做,可能有所简化和便捷,不知大家意见如何,仅此个人看法。
头像被屏蔽
296
发表于 2011-6-29 23:10 | 只看该作者
你做得很好了已经!支持加赞扬,要想做好就必须有人说你的优缺点,而不是论坛里很多小孩没见过世面一味的不断夸你。
297
发表于 2011-6-29 23:19 | 只看该作者
钢丝那样固定在摆臂上会不会脱落?建议把钢丝连接摆臂的那头折回来形成一个钩子状的,比较保险

另外问一下你用做车体的板材的厚度,以及该种材料的密度(或者提供牌号)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23: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你好。上面已经说了啊,“扭杆材料直径1.6毫米钢丝,两端一正一反,纵向约75度,目前只是插入负重轮,暂时不固定,因为底板,诱导轮还没有装起来,部分连接处还需略为处理一下。”所以,还没有折弯一点,不过和负重轮的摇臂轴孔已经是满配合了。待诱导轮,底盘安装了,才固定,先固定负重轮后,到时弄那些有些麻烦。
车体的板材的厚度(其实开帖的时候已经交代了,可能你没有注意看):
底盘部分:底板1.2毫米,侧板3毫米(没有办法用这么厚,因为侧板是看得到的啊,:em17: ),尾板3毫米,前板2毫米。
面板部分:面板2毫米,前板(驾驶观察窗那块)4毫米(面积小,重量影响不大),两个侧板也是3毫米(没有办法用这么厚,因为侧板是看得到的啊,:em17: )。
炮塔部分,面板1.2毫米(看不到,可以薄写)。围板2..0毫米(看得到,本来要用3毫米的,但是为了机器围圈工艺,改为2毫米),其余小部分,就不一一说了,主体就这些了。
材质都是工业的耐酸碱不锈钢316,建议不用或少用马氏体的201不锈钢。这个虎一,几乎没有焊接结构,绝大部分采用凹槽扣件和螺栓连接,区别于第一辆虎一(大部分采用焊接连接)。

[ 本帖最后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6-29 23:40 编辑 ]
299
发表于 2011-6-29 23:51 | 只看该作者
不能不说做得很好··我觉得你那个驾驶舱观察口 螺丝可以不从正面进入 而是从车内拧紧 这样外观没有碍眼的螺丝孔 “那两个螺丝还不在一条直线上”
300
发表于 2011-6-29 2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6-29 23:37 发表
呵呵,你好。上面已经说了啊,“扭杆材料直径1.6毫米钢丝,两端一正一反,纵向约75度,目前只是插入负重轮,暂时不固定,因为底板,诱导轮还没有装起来,部分连接处还需略为处理一下。”所以,还没有折弯一点,不过和 ...


啊哈哈,真难为情,现在我算是理解了以前我写的帖子为什么明明在贴里注明的东西还有人问……看来大家都懒得看文字啊:em15:

谢谢虎坦兄。目前光底盘的重量是多少?我觉得空重至少也有10多斤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