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拯救虎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锈钢虎一坦克模型之结局---后续不锈钢CNC摇臂和轴完成图

[复制链接]
301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0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2楼 伊扎克玖尔 的帖子

你说的很对,这点现在很棘手修正呢,如果用氩弧焊填平的话,怕伤者旁边的棱线,用胶也不行,我肯定要修正这个问题,谢谢你的
提醒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302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0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3楼 goenitz 的帖子

没有啊,现在底盘这个重量大约在2.4公斤,到时我会称重显示,完成品全重估计比第一辆应该少了2公斤,控制在7.5公斤以下,否则,动力很难搞好(内部需要加固的基本就用薄铝板,塑料板-绝缘,虎一兄也这么说过,怕短路)
303
发表于 2011-6-30 00:4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虎坦兄的个人感言,觉得说的很对~其实大家包括我本人的提的意件都没有恶意,只是希望这辆车能更加完美~从减震部分的设计制作上就很能说明能力了,能力大者自然会面临更多的要求,大家都想看见更完美的虎~请继续加油!论坛众会支持你的~另我也是新人一个,和igk兄和jack-tk兄(jack兄可以找豆腐去了,由上回的tank-tk变成了take-tk,玩笑~)差远了~
304
发表于 2011-6-30 0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伊扎克玖尔 于 2011-6-29 23:51 发表
不能不说做得很好··我觉得你那个驾驶舱观察口 螺丝可以不从正面进入 而是从车内拧紧 这样外观没有碍眼的螺丝孔 “那两个螺丝还不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我非常同意,上次想提结果打了一堆字忘了…
305
发表于 2011-6-30 00:54 | 只看该作者

标题

虎坦兄打算做的是后期虎吗?负重轮准备自制吗?
306
发表于 2011-6-30 08:39 | 只看该作者
扭杆的构思很巧妙,:em26:
最近也在琢磨扭杆呢,这样扭杆从结构上简化了不知会不会造成扭矩过大,从而影响负重轮的弹性摆动呀:em22:
307
发表于 2011-6-30 09: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G 于 2011-6-29 13:02 发表
我的作品大都没有照片什么的,也不喜欢老去上传,大家想知道我的作品就去北京新时问问就知道了,感觉自己在做1:24民用车方面做得很好,毕竟以前专做民用车系列都6年了,我的很多作品每年北京模型展都拿给新时去展示 ...


原来如此 那么我见过你的作品 几乎每年都见   我说实话:LZ的不锈钢作品中 我能看到因为材料坚硬而带来的不足 比如制退器还是有问题等等···· 但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努力和对作品的爱  独具一格的手法和理念   而你的作品 也还算不错 就是“拿着市售套件 以模型标准技法制作的模型感十足且精细的大路货 每一个模型爱好者都能做到”我在你的那些作品上看不到你的个人风格 只是千篇一律的“标准作”而已 要说做得好 也确实好 要说你的特点 没看到 灵性 没有  你对作品的爱 也没看到  
···每年的展会上新时阵地越发冷清 人少  我想和新时拿不出能令人耳目一新的展示作品也有些关系 我个人认为每年展会上新时的展出模型是最最鸡肋没有个性没有看点的模型
308
发表于 2011-6-30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4楼 拯救虎坦 的帖子

从图片上看好像虎的悬架摆臂都是向前的?姑且不说实车摆臂是左前右后的,实际效果是摆臂向后行驶效果好很多。仅供参考
309
发表于 2011-6-30 09:39 | 只看该作者
虎坦兄的不锈钢情节实在是太浓了,无关结构的装饰件和需要特别展示细节的部位用些高硬度铝效果会很好的。
310
发表于 2011-6-30 10:06 | 只看该作者
求赠送钢制虎坦,买家包邮到北京的。LZ你赚了:em15:
311
发表于 2011-6-30 13:07 | 只看该作者
虎坦哥 ~  我发现我貌似买的轴承粗了点。。。外10内6长10的滚针轴承。。用在1比16的豹2A6上要悲剧了
312
发表于 2011-6-30 13: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伊扎克玖尔 于 2011-6-30 09:03 发表


原来如此 那么我见过你的作品 几乎每年都见   我说实话:LZ的不锈钢作品中 我能看到因为材料坚硬而带来的不足 比如制退器还是有问题等等···· 但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努力和对作品的爱  独具一格的手法和理念   ...

说的太好了 拼套件有什么了不起 说穿了就和小孩子拼积木差不多的 无非是拼的好拼的坏 讨论的也是哪个厂家出的套件好 也就是说 要是用烂套件 不上PE 树脂件 能做出很好的效果么 不锈钢的加工难度你知道有多高么 我也是在工厂做的 不过我是技术人员 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我自己想做豹2 一个厚的不锈钢板到现在还想不出除了线切割 激光切割之外的别的方法能保证切割精度 两块车体侧板到现在还是放在车间吃灰
313
发表于 2011-6-30 1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G 于 2011-6-29 13:06 发表
我也不管什么道理不道理,你做好了做准确了精密了才是硬道理才是好作品。这个Azrael-WT你是哪根聪啊?你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到哪还特别让人恶心,你有本事我也不要你上图看你的作品,想想都知道你也没有拿得出 ...

话说 你又算是什么 这是虎坦的帖子 你不爽可以出去 最见不得装大爷的 虎坦那手艺你都看不上 我开始做的豹2不是要被你教训的羞愧跳楼自杀?
我手艺肯定是烂的 大部分都是靠车间的师傅来做 我就是下图纸 虎坦一看就是在车间几十年的老师傅 那手艺真是没得话说 把自行车拆开了拼回去去不算本事 给你一吨钢材 弄个GTR出来才算本事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8楼 qqqqwa 的帖子

你好啊,qqqqwa,负重轮现在还没有机械CAD绘图,因为后期型负重轮资料这里少,不齐全。没有把握,不敢轻易加工(还牵扯到摇臂,扭杆等)曾经公布的CAD图里没有负重轮这块,只有线切割的驱动轮,诱导轮,发动机格筛等。,另外还在主体进度还在忙着,暂时搁置。以后慢慢研究负重轮及其摆臂,扭杆结构,如果谁有翔实的资料,可以提供借我参考。

[ 本帖最后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7-1 21:29 编辑 ]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20:01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在单位一天忙着赶制诱导轮轮轴,(做成曲臂结构,是参考了大家的帖子,如何在有限底盘空间对履带松紧有个自动调节,没有做螺栓丝顶调节机构,调整好钢丝扭杆插入角度连接诱导轮轴,目前松紧度在最低位置,只是用手感知,诱导轮有一小幅摆动,估计可以满足履带调整,到时底盘试车才知道结果。)然后接着安装整个坦克底盘,目的是尽早进行底盘遥控试车。(声组电调是和虎一兄联系的威驰)。可是,安装了7-8个小时,还没有安装好,其中既有图纸连接孔错位问题,安装空间狭窄问题,机加工的误差问题,导致耗时过长。没办法啦,想着明后日周末,在帖子上发电东西,咬着牙继续接着干,没有回家,几乎安装到半夜凌晨2点,今早再接着继续安装和调整,直到下午2点基本处理好底盘,螺栓还没有完全拧紧。这不,今晚就可以在家发帖了,不过累得要死啊。顺便把面板部分的材料拿出来,试着摆放一下位置,看一下主体外观情况,估计也就这么一个情况了。(除非发生致命性错误,得返工的话)
诱导轮轴:

底板,履带,整车假组(炮盾和诱导轮,驱动轮,舱盖,发动机格筛还在加工,没有拿到)

假组照片


[ 本帖最后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7-1 20:17 编辑 ]

图像1375.jpg (64.81 KB, 下载次数: 14)

图像1375.jpg
316
发表于 2011-7-1 20:38 | 只看该作者
虎坦一出手 便知有没有。。。。这个手艺 看的我泪流满面啊
317
发表于 2011-7-1 20:45 | 只看该作者
太棒了!可以上电池来个过障视频了吧

另外我注意到你的整组负重轮的位置似乎都往后偏了一点。对照一下网上的虎坦侧面照片,你看第一对路轮是否离驱动轮远了点,最后一对路轮离诱导轮近了点。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你的摇臂过短。当时在回复中提醒过你摇臂好像比一般的虎来得短,但你好像没有注意到那个回复(我按你图片中摇臂和轮子的比例来推测的,对比起我手头英国买的虎扭杆底盘,印象中你的摆臂比我的短1公分左右)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0楼 goenitz 的帖子

你终于看出来了啊!!!眼力好,妄想蒙混过关了,呵呵!是的,你曾经说过这点。摇臂比一般的虎来得短,是因为车体底盘提高了10mm,摆臂自然就比正常的短了5毫米。另外,这套履带齿槽宽度和负重轮宽度不相匹配,如果负重轮收窄一毫米就很圆满了,略为窄了一些(不知厂家怎么弄得???汗,这点尺寸都掌握不好,大家买过用过应该知道吧?)。你说的摇臂不算短,因为你注意看底盘高度了没有,侧板我降低了一公分,按照45度摆臂角度计算出来,路轮摆臂长度约在????(以下记不得了,等我周一,看一下图纸),这个问题,我想隐瞒都不行。问题的实质是当时提高了底盘,缩短了摆臂长度。相应的驱动轮和负重轮间距有所变化。但是,我忽略了向前移动,图纸是我画的,不能怪老师傅,昨晚,一安装的时候我就看出来,这个虽然很重要,但是返工可是几乎不可能了,牵扯面也大,唉!后来,我仔细对照CAD图纸,算了一下,第一个负重轮要向前移动8毫米,这样看起来才接近原车,另外看了没有,诱导轮向后相应移出,后挡泥安装带来问题。所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所以呢,一个人手工DIY再怎么也很难“百密而无一疏”,如有几个人同时研发,设计就好了。发帖传照片的目的在于此,谢谢你的谏言啊,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拯救虎坦 于 2011-7-1 21:37 编辑 ]
319
发表于 2011-7-1 22:0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非常精彩!
佩服你精湛的技艺,更佩服你宽广的胸怀。
不过有一个小问题,全部以铆接和螺丝连接,在行驶一定时间的时候会出现松脱的现象,不知楼主注意到了没有?
320
发表于 2011-7-1 22: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要是不经常拆掉的地方的话,螺丝可以上螺纹胶的,这样基本不会松的,,要是铆接的话,不会松的。铆接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怕振动。楼主这个板结构不是铆接,是卯榫结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