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yzwindo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IY自制高频电源电火花穿孔机(基本完工 重要视频集中在1楼)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12-10-3 0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山阿成 于 2012-10-3 06:18 编辑
yzwindos 发表于 2012-7-25 18:32
他们是检测电状态    我是   检测开路放电分界面    而且只检测开路放电分界面     信号很简单   不放电 ...


呵呵。。。一个试验品变成一个产品,经历的时间不短,过程也不容易啊。。。

很赞同楼主的化繁为间的检测控制方法。简单而且有效。


不过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经典的控制理论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

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用PID(比例P-积分I-微分D 控制)的控制理论会好一点,其目的只有一个:每一次的进给量都可以精确控制。也就是每次进给都是有目的的,具体的量都是有依据的,而且达到的效果是可以给下一次的进给动作量做参考的(反馈)。也就是这次的进给量是根据前面几次和预期效果的误差积分得到和上一次进给量的调整达到和预期效果的误差推算出来的。开始建立的Ki参数的时候的确是需要牺牲几个或者是几十个控制动作,但是最终误差减小达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对每下一个进给量都是精确的了。那样也就不存在检测到X个脉冲没有放电从而判断为离开放电面的无效操作了,理论上来说就效率提高了。

感觉PID控制很复杂,但是用现在一个廉价的MCU足以完成了。而且加几毛钱,还可以有10位的内置ADC,可以实现测量结果的量化。呵呵。。。我这样去申请专利是不是更加有技术含量一点???

哈哈。。。不过,我不玩专利。。。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302
发表于 2012-10-3 06:34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学习ing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08:34 | 只看该作者
中山阿成 发表于 2012-10-3 05:43
呵呵。。。一个试验品变成一个产品,经历的时间不短,过程也不容易啊。。。

很赞同楼主的化繁为间的 ...

呵呵。。。。非常感谢您的顶贴。。。。

您说的很对。。。。我的工作本质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直击事物的本质。。。

而且您也说的很对。。。正是因为您不了解。。。所以才有了您这个创意。。。

所谓创新。。。其实。。。是在各种纷繁的矛盾的夹缝中。。。求的的一点难得的自由。。。

这正是我重视实验的原因。。。越多的了解矛盾。。。诚实的看待矛盾。。。才是追求自由之道。。。。

您非常不错。。如果深入的了解矛盾。。会得出更好的结果。。。

您的这个想法是建立在。。。电极的每次进给进给有数据反馈的前提下的。。。。问题是您是否能确定有没有反馈。。。和  反馈量是否可处理。。。

我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设想两个间隙微弱变化的门板在不定速的移动。。您看不见。。。但您拿一球。。。要求您吧球一直把持在门板内不触碰门板。。。请问能做到吗???怎样做到???

如果答 案是触碰门板是必须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回避这个问题呢???既然洪水要来而且堵不住。为什么不疏通呢??触碰门板是必须的就只有考虑,怎样触碰门板更加艺术。

就回到了经典理论。。。经典的理论是要碰两个门板。。。而一个门板坏处更大。。。而且不易检测。。。   触碰两门板浪费的时间更多。。。。。我只去碰一个门板而已。。。

而且。。。为什么说。。检测。。有8个脉冲没有发生放电呢???而不是1个呢???    因为放电是有一个成功率的。。。这也是我做试验时才深深认识的。。。。

如果在正常放电区域放电成功率100%   那我只要检测到1个 脉冲没有发生放电就可以进给了。。。对不???

而且。。。我为什么不去碰ADC????  

因为它是模拟量。。。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干扰来自各个地方。。。。强无线电波。。强磁场。。。电力线上的干扰波形。。。您没看到坛友们为变频器的干扰叫苦不已吗???

低内阻小压差的数字都抗不住。。。何况ADC.....

我好不容易甩掉  ADC   其实是很难得的。。。。

在复杂的干扰情况下。。。数字。。。显然比模拟来的稳定。。。

一开始。。在下就直奔  工业应用而去的。。。。

再次感谢您的顶贴 。。。和您沟通非常开心。。。祝节日快了。。。

304
发表于 2012-10-3 08:57 | 只看该作者
理论+实践的典范,多谢楼主的用心帖子!
305
发表于 2012-10-3 16:29 | 只看该作者
高手多呀
306
发表于 2012-10-5 1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快捷修理 于 2012-10-5 14:12 编辑
中山阿成 发表于 2012-10-3 05:43
呵呵。。。一个试验品变成一个产品,经历的时间不短,过程也不容易啊。。。

很赞同楼主的化繁为间的 ...


中山阿成 先生你好,你说的正是我在用的思路,我已经实现比例控制了,
但是要引入积分控制很困难,我们本来是要对放电间隙进行积分,
然而放电间隙不是一个确定的给定值,完全是随机的一个变量,
积分控制的初始化值(目标值)不确定,得到的误差就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可以通过大量实验得到一组经验曲线,但那绝对不是真正的自适应,

我认为要在放电间隙引进积分控制的前提是必须要找到一个客观表征,
这个信号跟其他条件都无关,只跟放电间隙是否处于最佳状态有关,
幸运的是这种客观信号是存在的,我正在开展试验,如果成功,
然后再引入微分改善瞬态特征,放电间隙就可以升级为PID自适应控制了,
有了精确的表征信号,自适应范围还可以扩大到脉冲参数,
预计系统的性能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07
发表于 2012-10-9 12:22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啊
308
发表于 2012-10-11 21:1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才能整到楼主的一火花机 玩玩啊
30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1 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windos 于 2012-10-12 09:44 编辑

呵呵。。。我的帖子其实一直都缺一个效率测试的视频。。。。其实是因为机器一直在不断调整升级之中。。。。不管怎样。。

现在告一段落。。。。测试一个效率吧。。。。。

4mm电极穿透   8mm铁板。。。。铁板材料   45号钢。    脉冲宽度设置。。。39us。。最初穿透时间。。。9分40秒。。外部冲水的环境





这个机器。。是靠控制脉宽。。控制对外输出功率的。。脉宽超过39us。。。电流可能会超过变压器的电流额定值。。。。最高脉宽目前设置到49us。

坛友们认为这个脉宽要不要限制一下呢???限制到39us。保证安全。。   还是放开一定的超频空间呢????在下很犹豫。。。。。
310
发表于 2012-10-12 07:59 | 只看该作者
太厉害了
311
发表于 2013-1-21 23:59 | 只看该作者
高频的厉害啊1  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如果有电路图就好了
312
发表于 2013-1-25 17:04 | 只看该作者
此帖甚好,贴主很强
313
发表于 2013-1-26 21:5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啊!强!学习了!!!!!
314
发表于 2013-1-30 09:06 | 只看该作者
认真拜读了楼主的帖子,受益匪浅,请问一下那个自紧转夹头是正丝反丝,我有个洋二夹头坏了,不知道怎么拆。先谢了!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5: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windos 于 2013-1-30 15:34 编辑
bg4igw 发表于 2013-1-30 09:06
认真拜读了楼主的帖子,受益匪浅,请问一下那个自紧转夹头是正丝反丝,我有个洋二夹头坏了,不知道怎么拆。 ...

您的夹头我不知道。我使用的这个夹头是正丝的。 但还有个螺丝是从钻夹头内上进去的。。这个螺丝是反丝的。。

316
发表于 2013-1-30 2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x010 于 2013-1-30 23:29 编辑

能否请教一下楼主几个数据?用160v和48v的高低电源组合,高压降到多少时为放电分界?电压低于多少时判断为给进过头了?说明电压指电极和工件之间,它们靠近高压侧,限流电阻和控制放电部分靠近低压侧。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07: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windos 于 2013-1-31 07:46 编辑
hx010 发表于 2013-1-30 23:16
能否请教一下楼主几个数据?用160v和48v的高低电源组合,高压降到多少时为放电分界?电压低于多少时判断为给 ...

从您的字面来看。您用的是传统经典的间隙控制理论。其实这个我只是略懂。知道的就不深入了。传统经典的控制理论。一般文献里只提单电压的检测方式。而这个电压检测又是一个基于积分的统计结果。基本上来说文献中也描述不清楚多少合适。所以所搞个旋钮调节。应运而生的:就是专家系统  和  模糊控制  什么神经网络的东西。由于我不使用传统经典间隙控制理论。所以抱歉爱莫能助。

在理论阐述的那个帖子里我已经阐述的很清楚。我使用电流检测的方式。反应的是每个放电 的个体量。并不使用积分或其他的统计方法。只有放电成功与否的定义(也就是数字化了)。没有多少合适的定义(模拟的思想)。

318
发表于 2013-1-31 10: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回复。
看了你在“ 一种电火花加工设备放电间隙控制方法”的22楼回复的电流检测法,你的电流检测法,是用一只7.5m欧分流器,最终还是要还原到电压检测的上,如果用水作冷却剂,因水有一定的导电性,现在就是要区分,电极间水的通电电流与正常放电电流、还有什么过渡弧放电电流、电弧放电电流,这几个数据现在还在测试之中,我的条件受限,无示波器,所以测这个数据有点难度,不过这个放电流与限流电阻、控制放电器件有关联。不知能否提供某种特定情况的放电检测判断依据?

dh.JPG (33.24 KB, 下载次数: 21)

dh.JPG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1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windos 于 2013-1-31 10:56 编辑
hx010 发表于 2013-1-31 10:16
谢谢你的回复。
看了你在“ 一种电火花加工设备放电间隙控制方法”的22楼回复的电流检测法,你的电流检测法 ...

我吧这个分流器两端的电压放大了100倍。io端口的0和非0的分辨电压  一般是2V左右。也就是2.66A的瞬间电流。就认为是放电了。水电阻不会小到电流高于1A的。区别已经非常大了。。。。。。



又由于整个过程中根本就不进入过渡电弧放电区域。压根就不发生什么过渡电弧。和电弧放电。所以检测都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这个间隙控制理论为什么不检测过渡电弧和电弧放电。在一楼有一段视频应该能表述清楚。



320
发表于 2013-1-31 11: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回复!回头弄个电路试试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