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7270940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3丝的误差,你也能!(发测试视频比我做这个还难啊??)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3-1-16 16:4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公布很简单又很快捷的方法。
我们这里有很多这样的工件,譬如,刚性联轴器。卖得很便宜。我一直很纳闷,这个价钱就能做到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22
发表于 2013-1-16 16:47 | 只看该作者
727094082 发表于 2013-1-16 16:39
3mm内孔你怎么做?

纵切自动车,英文叫 Swiss type,广东叫走芯机。
有单轴附件,或三轴钻铰附件,可以打孔、铰孔、铰丝的。还有背加工附件。
这种机床加工精度一般都2个微米。
23
发表于 2013-1-16 17:00 | 只看该作者
加工外园30mm,内孔3mm,深12mm,6系列或者7系列铝合金,这个做一个有点麻烦,要是有批量的话我会用成型刀一刀插出来,刀内孔做成可换的,3MM太小,动不动可能就崩了,但床子好点做几K到W+只应该没问题
24
发表于 2013-1-16 17:10 | 只看该作者
发个最新的单轴数控纵切: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7:36 | 只看该作者
平平安安 发表于 2013-1-16 17:10
发个最新的单轴数控纵切:

这个要20多万吧?
26
发表于 2013-1-16 17:46 | 只看该作者
0.3丝,请问楼主你用什么设备来检测,一般的仪器是检不出来的,还有粗糙度是多少?车铣铰是不可能达到这精度的
27
发表于 2013-1-16 18:25 | 只看该作者
727094082 发表于 2013-1-16 17:36
这个要20多万吧?

回楼主,这台是7轴双通道数控、双主轴的。两个主轴可以联合工作,也可以单独工作。是目前单轴数控纵切中最高档的型号了。国产的要40-50万左右,进口的70-80万吧。

这个精度,现场可以用TESA杠杆千分表测,也可以用投影检测仪放大测形状误差。送检要去计量室用高端设备测。
28
发表于 2013-1-16 18:28 | 只看该作者
内外圆一起加工,有那么难么?
是30纳米么?铝合金可以用金刚石车刀,一次修成,怎么还会有多少秒的问题!
一刀下去能达到10纳米一下的粗糙度
29
发表于 2013-1-16 18:32 | 只看该作者
60秒以内,99%的合格率我肯定做不来,期待谜底。
30
发表于 2013-1-16 18:32 | 只看该作者
记者从12月7日在绍兴上虞举行的《汽车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装备支撑技术》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获悉,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我国取得突破。攻克这一核心技术的是我校特聘教授潘旭华及其团队。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意味着中 国跻身超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的国际先进行列,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部委派以超精密加工专家、中 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雷源忠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进行现场鉴定和评审。副校长王辉出席鉴定会。

  记者在鉴定现场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由潘旭华团队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支撑制造的曲轴随动磨床与国际顶级同类磨床同时加工同型号曲轴。鉴定专家现场分别抽取加工件,用国际公认的权威检测设备进行对比检测,该机床加工件的连杆颈圆度误差仅为0.0028毫米,明显低于对比加工件的0.0042毫米。

  这样的结果,令现场专家深感振奋。  雷源忠对记者说,拥有精密机床制造能力是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这些技术。为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我国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这项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属原创性突破,对推动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庆说,我们在选择使用该机床之初还抱有怀疑态度,但在实践中发现,该机床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操作简便,运行稳定。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该机床售价不到同类进口机床的一半,且可全部采用国产耗材,维护使用成本更低。常州市哲益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惠昌说,这样性价比高的磨床正是我们企业梦寐以求的,我厂一次性就订了四台。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湖南大学周志雄教授说,曲轴随动磨削机床需要融合静压导轨、轨迹控制、在线测量补偿等先进技术,能够在关键技术指标上优于国际同类先进磨床,很不容易。中 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副主任马敬坤说,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去年我国机床产量达到25万台,但都是中低档产品,精密与超精密机床一直无法突破,需要依赖进口。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中 国机床工业水平快速提升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该项研究在2008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由我校特聘教授潘旭华及其团队攻克成功。今年4月,该项目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目前,利用该技术成果研制的曲轴随动磨及凸轮轴磨床、数控外圆磨床等机床产品已在江苏、浙江等地应用,受到用户的好评。通过鉴定、评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明显,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磨床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 会经济效益。  另据了解,7日23时41分,新华社就此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事件发布新闻通稿,截止到8日上午10时30分,境内外已有人民网、香港文汇报等500余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报道此消息。

  他,一个无**、无正式项目研究经历的中专生,凭什么承担国家“863”项目,率先闯出了世界先进机床的创新之路?这个疑问,正是国人的普遍问题。
  或许,当一个个创新人才从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之时,就是“钱学森之问”破题之时,就是无数中 国梦成就之时。
  现在想想,去年12月的那场鉴定会只是再一次对潘旭华的肯定。
  在浙江上虞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和春晖集团的工厂里,国内最顶尖的机床专家会聚这里,对潘旭华研制的机床进行鉴定。
  似乎是实力悬殊的开场――
  英、日的机床外观精致、豪华,潘旭华的设备更像“丑小鸭”;进口设备主要的易消耗品砂轮、磨轮、冷却液都是价格昂贵的国际顶尖产品,而潘旭华的设备易消耗品都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内产品……
  但,结果令人称奇――
31
发表于 2013-1-16 18: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说些什么吗?
32
发表于 2013-1-16 19:02 | 只看该作者
精度太高,一般机床主轴跳动得0.01,   你这个0.003的我表示压力很大,机床精度是很大的问题,工艺不难
33
发表于 2013-1-16 19:13 | 只看该作者
很想看看是怎么做出来的。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9:23 | 只看该作者
车、铣、钻、铰都是不能的,不过还有一种加工方法叫挤压!
35
发表于 2013-1-16 20:19 | 只看该作者
都是专业的大师。学生只有顶帖的份。
36
发表于 2013-1-16 20:36 | 只看该作者
727094082 发表于 2013-1-16 19:23
车、铣、钻、铰都是不能的,不过还有一种加工方法叫挤压!

3u精度用冷挤,那你还有退火工艺吗?
37
发表于 2013-1-16 20:51 | 只看该作者
loom 发表于 2013-1-16 20:36
3u精度用冷挤,那你还有退火工艺吗?

铝合金挤这个应该预先有底孔。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loom + 2 挤压是塑性变形,有对比挤压前后的金相吗

查看全部评分

38
发表于 2013-1-16 20:52 | 只看该作者
气动量仪测量的吗?
39
发表于 2013-1-16 21:02 | 只看该作者
搞个车床。车外圆,中间3MM的孔用中走丝,慢走丝都行,搞个外圆治具,只要楼主不怕麻烦,成本不考虑,我0.002都保证,用慢走丝下料及3MM的内孔,再用铣床打沉孔。不过楼主要一个的话,精度这样子,时间又这么少,我怕那要做的手熟点,用车床就能做到了。做的多的话就我上面的可以考虑下,不计成本的话哟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1:14 | 只看该作者
loom 发表于 2013-1-16 20:36
3u精度用冷挤,那你还有退火工艺吗?

铝合金的,没有考虑退火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