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hefengeagl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咨询贴,MONO1,船轴出轴长度、出轴角度和航姿、速度的关系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0-1 01:12 | 只看该作者
hefengeagle 发表于 2012-9-17 17:15
我从论坛里找到的出轴角度的图片,这个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呢?我实在不想上了胶之后发现错了......

当然是接水线为基准
船行驶中,接水线,当然是断阶那点和屁股那点,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42
发表于 2012-10-1 01:17 | 只看该作者
supertigher 发表于 2012-9-17 22:31
第一个问题:准确的说,浆的反作用力是作用在轴套上,所以浆之前需要加塑料王垫片和带法兰的轴承,目的就是 ...

我想问为什么要有这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作用?
这个角度是为了压住船头吗,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可以是O度更好,然后重心前移,靠重力压住船头,这样船马达的力量全用在前进的方向上了

如果这个角度是为了方便桨叶更有效的打水,我觉得这个细微的角度是有必要的。
43
发表于 2012-10-1 01:23 | 只看该作者
supertigher 发表于 2012-9-17 22:31
第一个问题:准确的说,浆的反作用力是作用在轴套上,所以浆之前需要加塑料王垫片和带法兰的轴承,目的就是 ...

自己想了下,这个角度还真是有必要的,
靠重心压头,这个压头的力量是固定的,所以在不同的速度的时候,这个压头的力量不能都是最佳

而相对靠这个轴的角度,不同的速度,这个船头向下的力量也在变化,相比光靠重心要好。
44
发表于 2012-10-15 13:20 | 只看该作者
好 技术
45
发表于 2012-10-15 16:42 | 只看该作者
新手学习ing
46
发表于 2013-5-11 00:58 | 只看该作者
补补课
47
发表于 2013-5-18 18:46 | 只看该作者
一体化轴系在一定程度的解决了轴出水角度问题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21:13 | 只看该作者
一年了,这个帖子还被翻出来答案我已经知道了,没有绝对的理论,只有相对的实践。祝大家玩的开心
49
发表于 2013-5-18 21:36 | 只看该作者
学海无涯,苦作舟。
50
发表于 2013-5-20 09:37 | 只看该作者
祝小鹤子玩得开心。。呵呵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6:48 | 只看该作者
总结一下,自己的问题自己答,就是用了一年了时间:)

假设其他条件(重心,动力,船型,水的密度,风浪大小)不变,那么


52
发表于 2013-5-20 17:01 | 只看该作者
就是這樣簡單?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7:08 | 只看该作者
yclai 发表于 2013-5-20 17:01
就是這樣簡單?

“假设其他条件(重心,动力,船型,水的密度,风浪大小)不变。”这个不简单.......
54
发表于 2013-5-20 17:21 | 只看该作者
錯!錯!!錯!!!軸推角水平才會升头,中圖葉槳低於3点連線,加上軸角斜推會做成壓头甩尾。。。
55
发表于 2013-5-20 17:21 | 只看该作者
錯!錯!!錯!!!軸推角水平才會升头,中圖葉槳低於3点連線,加上軸角斜推會做成壓头甩尾。。。
56
发表于 2013-5-20 1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国仪 于 2013-5-20 19:24 编辑
yclai 发表于 2013-5-20 17:21
錯!錯!!錯!!!軸推角水平才會升头,中圖葉槳低於3点連線,加上軸角斜推會做成壓头甩尾。。。

有没有人用第二图方式,用桨直径比正常用二所叶桨小一至二mm的三叶桨来试过呢?
我的解釋是因为图二的轴已经比图一的已深入水中已有幾mm的比较,所以桨小也能吃到水!
还有三叶桨抓水量多減少浮尾气泡现象!!(但重心一定是有不同的往後调节)以上祇是个人見

5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9:52 | 只看该作者
yclai 发表于 2013-5-20 17:21
錯!錯!!錯!!!軸推角水平才會升头,中圖葉槳低於3点連線,加上軸角斜推會做成壓头甩尾。。。

多谢朱老师指点,我有条剑三,原来出轴三个点(断阶顶点,船尾V角顶点,轴套尾点)在一条线上,速度不错,但是抬头很高,遇浪插水。后来,我将船尾提升了1.5mm,也就是图2,结果船体趴水,如图片。
请问朱老师,图中的这条剑三姿态应该如何进一步调整。不尽感激







58
发表于 2013-5-20 19:5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技术帖很好。
单纯用推力轴的分力确定姿势还是不全面的。
起码还要考虑阶的位置和高度,桨的升力和位置,船底尾部滑行面等。
纯属个人理解哦。

59
发表于 2013-5-20 20:00 | 只看该作者
大師,台階船是很容易轉移重心的,槳托起船尾轉向就容易打轉,用冇葉片的槳除外。。。。
60
发表于 2013-5-20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win 于 2013-5-20 22:54 编辑

中间图的时候,剑3很快很省电很漂不稳定,
最底图,剑3整体下沉一些,尾部着水部位太多,拖水耗电大,阶的位置着水不够,船不够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