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飞行器是先有载人的,然后才发展出航模; 多旋翼目前来看刚好相反,因为它们本身很多的缺点一时解决不了,所以反而是从航模开始发展起来的; 我个人认为,随着各种技术限制的解决和安全及效率等方面的完善,多旋翼载人飞行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只是能否成为一种主流的低空飞行方式,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知道。 所以大家也没必要以现在的眼光看以后的问题了。
蒸汽轮船在欧洲第一次试航,很多人断言没有帆和桨的船那是开玩笑,肯定开不动; 火车刚出现,比马车还慢,有人常常用马车与火车同行并超过火车,而大肆贬低和嘲笑火车的可笑; 科达第一台20多万像素的超重数码相机刚出现的时候,也一样被嘲笑和贬低的一无是处; 但是你现在能离开这些东西了吗?如果没有这些浑身充满不确定和缺陷的前行者,我们那里会享受目前的便利呢?
任何新生事物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充满了缺点和未知,希望大家尽量用关爱和鼓励的眼神去支持他,而不要用时间来证明自己眼光的狭隘; 我们中国人近代以来一直在创新上面没什么大的建树,已经习惯了山寨和抄袭的思维,稍微新鲜点的事物就用斜视的眼神注视,是不是有些不合理呢?
亿航我没接触过,但是他们敢于大张旗鼓地做出载人多旋翼的设想和样品飞机,也算是对人类低空飞行梦想的一种促进吧; 不管他们是为了炒作或者为了融资什么的,最起码他们还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并且是没有几个人敢于去做的; 谁敢保证自己做事情没有私心呢?哪怕最后证明他们走错了路子,我想也应该向他们这种探索的精神致敬!(晕,不会有人认为我是亿航的托吧?)
看到因为有前人的验证说多旋翼多么弱爆了,大家就对载人多旋翼各种严重鄙视,感觉挺悲哀的,多旋翼飞行器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发展思路了吗? 有些人没去思考和验证就直接断言多旋翼不行,是不是言时过早了点呢? 有些人没空去想或者不屑于去思考,不等于其他人也没去努力去思考,所以请大家尽量心平气和些吧,有问题一起探讨,多从正面建议出发,思路开阔了后,说不定这事情就成了呢? 请收起您的傲慢和偏见,一起为幽暗森林中探路的探索者鼓掌吧!
从09年刚接触航模就开始玩MK1.3开始算起,这么长时间了,我对多旋翼的喜欢还算是真挚的吧,见证了它们在我们国内的发展从一片沙漠到现在的泛滥成灾的进程; 传统电动多旋翼的发展历历在目,只是觉得目前它们快走入死胡同了,因为电池等各种原因很难有太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载人方面很难顺利前行;(个人见解,请权当一笑吧) 为了避免和弥补传统多旋翼飞行器的各种缺陷,我经常深入思考,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路和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方式等,很多是难以实现或者班门弄斧的,不过也有些还是有希望相对简单地实现的; 从更深层次方面的创新,才是多旋翼飞行器长远发展和取得突破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载人飞行器方面,不是仅仅加个避障、路径跟随等什么的功能就能解决的;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相反还是挺有用的,只是仅仅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我目前也算是多旋翼载人飞行器的爱好者之一,并且发现有些魔怔了,一天到晚都在琢磨这个事情; 稍微透漏下:目前我从自己想到的多个不同于传统多旋翼的实现方案中,优化选出了几个实现可能性较大的方案,目前处于试验验证阶段,如果可行,希望能对载人多旋翼的发展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吧。
有感而发,欢迎拍砖! 但是更欢迎各种支持的声音!不管是机械技术上的,电子控制技术上的,材料加工上的,资本上的或者是思想上的支持,都很需要哈!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ot/em00.gif) 欢迎对载人多旋翼感兴趣的朋友一起聊天吧;从目前来看,这条路还是挺窄的,不过我相信走通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