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zyue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在西安举办的一次航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照片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12-1 11:05 | 只看该作者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1-28 16:25
您们都是多年从事中小学航模教育的,对现状自然比我更了解。但是,传统航模真的就那么难被现 ...

这里不应该有歧视和对立,只有现代新兴的模友们不了解传统的竞时自由飞模型。
我也认为青少年的航模活动必须与时俱进才有出路。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2:00 | 只看该作者
Beidouxing 发表于 2013-12-1 11:05
这里不应该有歧视和对立,只有现代新兴的模友们不了解传统的竞时自由飞模型。
我也认为青少年的航模活动 ...

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竞时的四驱车,规则简单,和竞时的自由飞有些相似,当时一样有许多人去追捧,为什么竞时的自由飞航模就不行了呢?问题出在哪?
63
发表于 2013-12-2 11:37 | 只看该作者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1-27 14:59
还有3张。

推行航空教育,培养航空兴趣。
64
发表于 2013-12-5 02:4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3月应教育局的课外活动中心邀请,给全市的中小学航模辅导教师也开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只讲一个橡筋动力滑翔机。有学习文字稿,有幻灯课件,有视频展示,还有实物演示,课后还有实际调整和飞行辅导,搞了一个下午,最后能独立调整飞机的没有几个人,大多数是来看表演的。到了5月份比赛时,我看到的还是跟过去一样的景象,只好又在赛场边临时开班辅导,结果也就有几个学校的老师做得比较好,但是,这个项目的一二三等奖几乎都被我们学校包揽了,没有对手的比赛很无聊。今年赛前又利用q群做赛前的辅导,而且我不再带队比赛,结果有了一些改变,终于有其他学校获得了好成绩,但我敢说那是我没亲自带队训练比赛的原因,而不是其他学校的水平提高了,因为我每天都看航模队的训练,对自己学校的水平心中有数,比前两年差了一大截。今年我只带了我儿子一个人参加弹射项目,只练习了三个下午,讲了一个下午的基础知识,比赛就轻轻松松地拿了一等奖,这也反应了各个学校的水平没有提高。现在的中小学航模基础普遍薄弱,根本原因是辅导教师自身对航模也是一窍不通,短时间的培训班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再加上没有适合自由飞项目的场地练习,真要搞出点名堂来确实不容易。从我市这几年比赛来看,这些传统项目仍旧受到学生的喜爱,一开始,有的学校甚至组织了上百人的队伍,后来不得不搞校内选拔,最后限定每个学校不得超过30人,但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有同样的问题,没到比赛飞机就坏掉了或飞丢了大半。这里有技术的原因,也有场地的问题,我走访了几个开展活动较好的学校,几乎都没有训练场地,校内的操场也就两个篮球场多一点,飞机还没有完成爬升就快飞出学校了。传统项目花钱少,比较适合在中小学开展,但师资和场地问题必须要解决。
65
发表于 2013-12-5 08:15 | 只看该作者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5 02:45
去年3月应教育局的课外活动中心邀请,给全市的中小学航模辅导教师也开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只讲一个橡筋动力滑 ...

同感!
66
发表于 2013-12-5 09:29 | 只看该作者
WENYEE 发表于 2013-11-28 14:11
我能回帖了。

欢迎您来指导

67
发表于 2013-12-5 09:47 | 只看该作者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5 02:45
去年3月应教育局的课外活动中心邀请,给全市的中小学航模辅导教师也开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只讲一个橡筋动力滑 ...

这位老师讲的很好!中小学航模辅导能组织起来,有理论有实践,这就是良好的开端。
如何将这些年轻的老师培养成航模爱好者是普及活动的关键。只有自己是爱好者才能钻研进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的中小学教师大学水准,只要从内心愿意钻研,不成问题。自己喜欢,又理解工作的意义,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指导学生。

6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0:18 | 只看该作者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5 02:45
去年3月应教育局的课外活动中心邀请,给全市的中小学航模辅导教师也开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只讲一个橡筋动力滑 ...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调整机翼台位置:  机翼台插装在前机身圆管上是可以向前向后移动的, 其目的是可以调整模型飞机重心前后之间的力矩关系,从而获得动态的平衡(机翼升力×飞机重心前的力臂=水平尾翼升力×飞机重心后的尾力臂)。  飞机重心前后之间的力矩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改变:一种方法是机翼台的前移或者后移,以此来改变飞机重心前后的力臂的比值;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机翼升力和水平尾翼升力的比值,即可以通过调整舵面(实际上是改变了翼型的升力系数)来改变其升力大小。  我们知道,飞机的空中飞行姿态的变化是围绕着通过飞机重心的轴线(横轴﹑纵轴﹑竖轴)而变化的。因此,机翼台前移,可以增大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机翼台后移,则相反。这样做,无需改变水平尾翼的升降舵的舵角,就可以使飞机获得动态的平衡,保证了原设计的机翼安装角。

  螺旋桨右拉,这个角度,我们初定为1.25°~1.5°。

在初步调整飞行时,首先注意调整滑翔姿态波状飞行说明头轻,可将水平尾翼升降舵下调;机头直下冲说明头重,水平尾翼升降舵上调。盘旋一般情况为右盘旋,舵量视情况而定。
动力爬升阶段的调整:
调整好模型飞机滑翔姿态后,再细致调整模型飞机爬升姿态。
正确爬升姿态为昂首右盘旋上升。
调整模型飞机爬升姿态,可通过改变机翼的副翼和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这两个途径来进行调整。
改变机翼的副翼:左右机翼翼型的改变(如副翼的改变,机翼迎角的改变等),也会影响飞行。
如果飞机出现右旋不上甚至坠地(俗称刷锅),有可能是右机翼迎角太小,只是调整右机翼的副翼:向下扳动一个小角度;这样做可增大右机翼的升力,从而改善飞行状态。如果直向上冲失速下落,则只是调整左机翼的副翼:向下扳动一个小角度;这样做可增大左机翼的升力。
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如果单凭改变机翼的副翼无法得到理想的飞行状态,我们还可以修整螺旋桨拉力线角度来调整调整模型飞机爬升姿态。
直向上冲失速下落,是右拉不足;应增加右拉;右旋不上甚至坠地(俗称刷锅)是右拉太大,应减少右拉。正确的方法是修正前机身端口的斜面。此时千万不能再调整舵面,否则,会把调整好的滑翔状态破坏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丹顶鹤 + 2 应该学明白,再实践

查看全部评分

69
发表于 2013-12-5 11:49 | 只看该作者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5 10:18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调整机翼台位置:  机翼台插装在前机身圆管上是可以向前向后移动的, 其目的是可以调整模 ...

感谢这篇论文,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
橡筋动力的调整与试飞是航模辅导员必修之课。
普及性的辅导员学习班,学明白这篇论文,能将2克小橡筋在飞行中的现象分析清楚,经过仔细调整,一次比一次提高飞行成绩,就会越发感兴趣,进步的就快。
航模辅导员自己首先得对飞行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热爱航模教育事业。

70
发表于 2013-12-5 14:2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是玩航模,人越多越好。
7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4:49 | 只看该作者
丹顶鹤 发表于 2013-12-5 11:49
感谢这篇论文,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
橡筋动力的调整与试飞是航模辅导员必修之课。
普及性的辅 ...

这还只是一点皮毛而已,针对的是一般的普及级航模。

72
发表于 2013-12-5 15:56 | 只看该作者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5 14:49
这还只是一点皮毛而已,针对的是一般的普及级航模。

继续向您深入学习


7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6:03 | 只看该作者
丹顶鹤 发表于 2013-12-5 15:56
继续向您深入学习

您太客气,我还小。

74
发表于 2013-12-5 16:39 | 只看该作者
航模技术初级
75
发表于 2013-12-5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光月亮 于 2013-12-5 21:14 编辑
w99 发表于 2013-11-27 17:56
相信我,这些老师培训完了就结束了,你不能指望学校会开展这个玩意。。。行政命令也不能起作用,除非你把 ...


不拿钱也可以弄比赛的。我们小学就准备弄。不过是一般的小弹射 纸飞机和别的海 车 遥控项目。学校开不开航模主要是看上级搞不搞活动,有没有评比。当然钱多也是好事 。我们这里每年都有个科技节。纸飞机是我喜欢,再看到市里有比赛,老在领导面前说  嘿嘿 目前说是准备加这个纸飞机了。O(∩_∩)O~

76
发表于 2013-12-5 20:40 | 只看该作者
woaics404 发表于 2013-11-28 12:45
你好,我是太原市一所农村小学的科辅教师,苦于没有航空模型学习的资料。看了你发的培训照片,非常羡慕。冒 ...

朋友  有了共享哈  我也看看哦
77
发表于 2013-12-6 10:34 | 只看该作者
lgq5106 发表于 2013-12-5 02:45
去年3月应教育局的课外活动中心邀请,给全市的中小学航模辅导教师也开了这么一个培训班,只讲一个橡筋动力滑 ...

仅凭一人难以力挽狂澜哪
78
发表于 2013-12-7 01:47 | 只看该作者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5 10:18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调整机翼台位置:  机翼台插装在前机身圆管上是可以向前向后移动的, 其目的是可以调整模 ...

现在比赛都是使用指定套材,在调整方面有很多地方可以简化,对没有经验的老师来说比较容易上手,以后再逐步提高。对橡筋动力滑翔机的爬升、平飞和滑降三个阶段经行力学分析,我们不难得到力的平衡关系。平飞时升力=重力,爬升和滑降时升力<重力,而橡筋动力系统的特点是螺旋桨转速由高到低,并且是开始时转速快,但维持时间很短,接下来是较长时间的较为均匀的减速,这就使得飞机起飞时速度很大,机翼产生的升力>重力,不符合爬升的平衡关系,所以飞机容易拉翻或急速抬头失速,不能平稳飞行,知道原因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
一、正确安装模型,并通过移动翼台调整滑翔状态,不用调整任何舵面,因为将来提高成绩才需要做这方面的调整。
二、小动力试飞,进一步确定滑翔状态是否调整好。橡筋绕50到80圈,飞机水平释放,飞机应该能以较小角度爬升再转入滑翔,观察确认滑翔是否良好。
三、大动力试飞。手绕橡筋150~200圈,飞机机身与水平面成30度角,机翼沿着机身纵轴向右转动45度角释放,飞机会向右盘旋上升,因为机翼倾斜后,升力只有一部分用于克服重力,满足飞机爬升的力平衡关系,另一部分作为的向心力使飞机转弯,两个运动的合运动就是飞机盘旋并升高。
这种方式因为不用做太多的调整,比较容易被初学者接受,缺点就是对角度的要求比较高,每个飞机的出手角度都要在试飞中探索,飞机爬升路程长,橡筋的储能消耗在克服空气阻力上比较多,飞机最终爬升的高度受影响,另外飞机滑翔没有调整为盘旋状态,顺风直线降落,滑降阶段的留空时间也较短,所以比赛成绩不十分理想,但对没有基础的学校来讲,要做好也不容易,比赛中常见为成绩起伏很大。
我现在基本上是采用向右滚转爬升,向左盘旋滑降的飞行方式,优点就是爬升轨迹像是一个大螺距的弹簧,飞机机身大约与水平面成60~70度角,模型最终爬升高度大,滑降时间长,容易取得好成绩,2可国产橡筋绕400圈,留空时间都在1分钟左右,用进口橡筋很轻松就突破1分钟。但这种方式需要副翼、方向舵和橡筋扭矩的相互配合,调整上技术要求太高,今年5月的比赛想尝试推广,结果所有的老师都说不理解,不知道怎么做,所以,紧靠一两次的学习培训,想提高水平很难,关键是我们辅导老师缺少钻研劲头,而自身基础又差,还都把目标定在争取成绩向学校领导交差上,急功近利。搞了四年比赛没有竞争对手,都不想再带队了,否则对其他学校的打击太大,退出来到各个学校去搞点辅导培训,或许还能有些效果。

79
发表于 2013-12-7 01:51 | 只看该作者
richardglc 发表于 2013-12-6 10:34
仅凭一人难以力挽狂澜哪

的确是这样,但全市搞航模的在校教师也就两个,另一个也快退休了,再不做点普及培养工作,以后就没人接班了,只能尽力为之,希望这个活动能在学校里长期开展下去。

80
发表于 2013-12-7 01:54 | 只看该作者
zyue2002 发表于 2013-12-5 14:49
这还只是一点皮毛而已,针对的是一般的普及级航模。

这些都已经对大多数学校老师来讲很深奥了,认真理解体会的肯定会有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