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确定长期使用过低油门比例,是否会给电调寿命带来折损,包括随机故障率。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我只知道大概长期油门100%撒开了跑,让转速达到真实kv值 x 电压,这种运行模式对于电调是最轻松的
这里还涉及几个问题,大家还没有提问,我也讲讲我的理解,码字多,请见谅。
1. 高端车模用的无刷有感系统,电直用的是无刷无感系统,那么直升机为什么不用有感排线?没有这排线,直升机电调怎么知道电机轴所处的相位?不知道相位,无刷电调怎么知道切换电路的时点?
2. 好盈50A/100A v3是无刷无感系统,但是配了一根rpm转速线,这个线跟车模无刷有感系统的有感线是什么关系?
3. 有的模型即便长期100%油门也会发热惊人,比如1/8电约野跑跑街基本都是油门全开,既然没有66楼说的磁场坍塌,为什么还是电机电调烫手?
4. 输出电流取决于什么?
这是泡了一些老外技术论坛之后,我看来的解释,原文我不一定找得到了。
1a. 高端车模上用的无刷有感系统,是在电机磁芯后面配了磁场电圈,通过有感排线实时把电机轴相位告诉电调,有助于电调控制输出相位。但是精准控制相位,并不代表能解决上面66楼说的低油门磁场坍塌发热的问题,只是在转速变化的时间段内,比较精准线性。凡是经常加减速的模型车,不管是1/8电越还是1/10平跑房车,照样风扇伺候。
1b. 无刷无感系统(包括直升机的外转型,和低端车模的内转型)都是利用电机轴转动起来以后产生磁场霍尔效应(Hall Effect),电调能感应到电机转起来以后的“反电势”,我理解,就是无刷无感电调能感觉的有反向电压跟他对着干,通过检测这个反向电压来判断电机轴位置。这里有涉及几个问题,需要大家探讨:
1b1. 低转速下启动阶段,霍尔效应弱,反电势太小,怎么办?常见的无刷无感电调,在启动阶段,切换到另一种输出模式,就是3根电机线,每个切换周期只给两根电机线通电,然后检测另外没有通电的电机线的反电势。等转速上来了,再三相通电,全方位检测反电势。
1b2. 对于无刷无感系统,即便转速上来了,霍尔磁场在无刷无感电机的滞后性还有好几微秒,对于上万转的模型电机,精度不够,我猜仅仅是因为直升机螺旋桨相对恒速,所以这个滞后不是大问题。
1b3. 问题又来了,如果无刷有感系统对于转速变化很细腻,这么多优点,那多旋翼为什么还不用?成本?程序开发?还是因为外转型电机无法使用有感排线?
2. 好盈50A/100A v3配的rpm线,插在vbar上,似乎就是把遥控器100%油门信号和vbar governor设置的转速进行同步。比如油门100%对应2400转,那么50%油门,就是1200转。即使有这跟rpm线,低油门时磁场坍塌导致电调发热的问题照样存在。
3. 100%油门野跑得1/8电越发热的问题,就是简单的热损耗,热功率 = 电流平方 x 电阻。 1/8电越也是动辄150A电流,保守算平均100安培,100安培平方 x 0.01欧姆内阻电阻,也有惊人100瓦发热功率。你想想一个100瓦飞利浦卤素灯泡的发热量,开10分钟能不烫手吗?
4. 输出电流是取决于负载端的阻力。阻力越大,电调为了维持转速,就会加大电流。电流越大,磁场越强,因此提供的扭矩越大。这里也带出了另一个直升机选择电机kv值和电机齿轮齿数要尽量让理想转速在85%以上原因。假设有两个系统需要克服同样的旋翼阻力,一个是1500kv马达在100%油门达到你的理想转速,另一个是3000kv马达在50%油门达到你理想的转速。前者每秒钟8千周期都使劲,后者每秒只有4千周期能使劲。因此后者要靠2倍峰值电流,才能提供前者的等效扭矩。电流的峰值变化翻倍,磁场坍塌释放的热量也就更大。因此无论如何, 选择电机kv值和齿轮数很重要。任何时候靠低油门来维持电直飞行都不是最优方案。
谈的比较散乱,也可能出错,大家凑活看,轻点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