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aerodynamic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36遥控潜水艇(事故及一点讨论)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dyberlin 于 2010-6-20 16:57 发表
群殴你访问你电调配多大的。用什么电机的。

30A 单向 380有刷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8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3:09 | 只看该作者
All is over,waiting for a desirable day and launch it,test it's flexbility and hydromechnical characteris

[ 本帖最后由 aerodynamics 于 2010-6-21 13:14 编辑 ]

E8_10.50078.jpg (49.78 KB, 下载次数: 133)

E8_10.50078.jpg
83
发表于 2010-6-22 14:46 | 只看该作者
等视频 额:em26: :em26: :em26: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6:41 | 只看该作者
天旱得厉害,最严重的是发生了严重的事故,放在阳台上,然后就掉了下去,又被车碾了个粉碎...
还没下过水就over了

[ 本帖最后由 aerodynamics 于 2010-7-3 16:45 编辑 ]

碎片.jpg.jpg (10.09 KB, 下载次数: 132)

碎片.jpg.jpg
85
发表于 2010-7-3 16:43 | 只看该作者
湖底水怪干死了?!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7:17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是抱着新想法来设计的,虽然不能实践了,还是来分享一下想法。

kilo class 向来不被看好,原因是艇内空间狭小,不论htaorange还是F22LLY的改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果你想给它加装一个水柜的话,那这个水柜的体积一定是很有限的,硬相对好一点的,用的皮囊可就....这样问题是储备浮力过于狭小,顶多50g,而seawolf则至少有100g,这个指标小了抗沉性就小了,还会影响像真性,因为水线以上体积小了。

我的方法是用所谓的动态下潜(潜水器理学中称为舵效机动),对于鸡肋功能采取放弃态度,这个的话,kilo就有优势了,因为号手的产品提供了艏舵,以前一后的布置再配上一个大畅水的桨,就可以的到不小的纵向流体力,再加上流体力的力矩效应,下潜不会成问题(关于流体力我会再撰文说明),同时由于设备相对于静潜的大幅减少,艇内空间压力将会降低不少,如果你想加装点如sonar或者FPV也就有可能了,这是静潜的kilo肯定不具备的优势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7:23 | 只看该作者
在流体力的使用上,我观察国内的改造(其实国内也好不到那里去),几乎就被浪费了,殊不知,潜水器在艇体强度限以内的下潜几乎都是由流体舵力完成的,大家熟悉的水柜只具备让艇体从水面进入水下的能力,它所带来的下潜顶多也就是艇体高度,这在模型上也就10~20cm
有时侯听人抱怨海浪的尾舵,其实我说那个一点,他这个设计,真的不错,关键是得让它配合尾舵平舵动起来,一旦动起来,就可以想见,比如左转,有半X舵参与的话,效率肯定比单舵高,同时由于他的倾斜布置,转舵时的纵向稳定性将会更好,当然这一切建立在更加复杂的操舵机构上,最近听说水国大兵在做自稳系统,考虑到舵的话,肯定是开创性的

[ 本帖最后由 aerodynamics 于 2010-7-3 17:34 编辑 ]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7:34 | 只看该作者
设计草图
这次的又一个新想法是模块化,从图上大概能看出来分为4块,做的时候继续发挥模块思想,将电子设备舱再分为三块,于是就有了电池、前水柜、艏舵机、电调接收、尾舵机、电机六舱,这与一股脑塞做一堆的WTC雅克力管一点也不一样,所以喜欢模仿即成技术的控肯定看不惯,不过这种设计的缺点也是显著的,那就是密封
如果把各位在WTC上成熟的防水技术加在这些模块上的话,就可以推出可单独更换的商品模块了

[ 本帖最后由 aerodynamics 于 2010-7-3 17:44 编辑 ]

草图2.jpeg.jpg (13.68 KB, 下载次数: 142)

草图2.jpeg.jpg
89
发表于 2010-7-3 18: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无奈……不过期待你的下一艘潜艇
90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齐鲁少儒 于 2010-7-3 18:02 发表
楼主好无奈……不过期待你的下一艘潜艇

╮(╯▽╰)╭....谢谢支持
91
发表于 2010-7-4 13:11 | 只看该作者
模块化是个好办法 但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考虑 模型做为一个超微缩而又高仿真的系统
表现出的功能相似但和实际原理还是可能有所出入的
需多模型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以简约等效出真家伙的效果 一体式压载舱就是一个例子
92
发表于 2010-7-5 0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erodynamics 于 2010-7-3 17:23 发表
在流体力的使用上,我观察国内的改造(其实国内也好不到那里去),几乎就被浪费了,殊不知,潜水器在艇体强度限以内的下潜几乎都是由流体舵力完成的,大家熟悉的水柜只具备让艇体从水面进入水下的能力,它所带来的下 ...

不得不说几句,水柜大小只是影响了上浮下沉的速率而已,和能下沉多少深度无关
93
发表于 2010-7-5 0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燕二十八 于 2010-7-5 02:28 发表

不得不说几句,水柜大小只是影响了上浮下沉的速率而已,和能下沉多少深度无关

他的意思是水柜吞吐量小了以后潜艇的剩余浮力不足,造成潜艇浮在水面上时吃水很深不够像真。
我认为对基洛来说静态下潜并不是鸡肋。我要指出来的是,利用舵面效应动态下潜,在下潜的可控性上绝对不如静态下潜。另外如果要做到动态下潜潜艇的配重密度必须接近于水,如果剩余浮力太大则很难实现动态下潜。所以以像真性来否决小艇水柜吞吐量不足时不成立的。
静态下潜在技术上并不必动态下潜难多少,特别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很多东西我们都是可以直接借用采购的到的。只不过在遇到像基洛这样的小艇时,更需要我们对WCT进行更合理的空间安排,寻找体积更小的配件。在基洛的WTC里你应该找不到一点多余的空间。
94
发表于 2010-7-6 18:39 | 只看该作者
:em17: 就这么夭折了额........
95
发表于 2010-7-8 10:44 | 只看该作者

惨,同情楼主的潜艇啊

楼主的心态真让人佩服:em26:
96
发表于 2011-2-9 12:4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棒,期待下水:em15:
97
发表于 2011-2-26 23:28 | 只看该作者
壳子在哪里能买到?
98
发表于 2011-4-10 08:28 | 只看该作者
:em21:
99
发表于 2011-5-10 21:46 | 只看该作者
从小迷潜艇!同感
100
发表于 2011-5-10 21:54 | 只看该作者
哎 可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