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瞎折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铣的 无动力轴基本完成 - 主轴】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1-2-1 2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GQ21102 于 2011-1-31 19:19 发表

兄弟~那不就是借用你的名言嘛:生命在于折腾
:em24:
:em15: 越折腾活得越精采,大家都来折腾.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102
发表于 2011-2-10 21:38 | 只看该作者
請教一下,前面2顆無蓋的滾珠培林,如果用在高轉速的主軸上,要使用像C3或C4等級的嗎?

像摩托車的曲軸,因為是高轉速用,通常會用到C3 等級的培林(軸承)

像我摩托車是用這顆,不知道適不適合拿來用在無動力軸上??

[ 本帖最后由 qeab0908 于 2011-2-10 21:39 编辑 ]

9743.jpg (45.07 KB, 下载次数: 50)

9743.jpg
103
发表于 2011-2-16 01:33 | 只看该作者
瞎折腾这个设计的不错,优点如下,靠一个垫片实现预紧,而不是靠圆盘螺母来调节,可以可以傻乎乎的拧紧就用,而且筒子和轴的加工也可以比较容易实现,在个人加工条件下,这是实现高精度和准确预紧力的好方案,值得推荐
104
发表于 2011-2-16 01:37 | 只看该作者
但是用1mm的垫片,太可怕了,另外所谓的自动调节那也是不实际的,几丝的垫片就够了,如果轴承磨损,更换或再加垫片调节。倒是可以在润滑结构上再下下功夫,让他bt的转

[ 本帖最后由 tendy 于 2011-2-16 01:39 编辑 ]
105
发表于 2011-2-16 10:05 | 只看该作者
等待。。。。
106
发表于 2011-2-16 10:08 | 只看该作者
看帖要回:em15:
107
发表于 2011-2-16 10:36 | 只看该作者
等待:em01:
108
发表于 2011-3-22 21:5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em26:
109
发表于 2011-3-22 23: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期待成果。
110
发表于 2011-3-22 23:42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111
发表于 2011-4-16 08:42 | 只看该作者
又长不少知识,这个论坛真的是能人多啊
112
发表于 2011-4-18 00:42 | 只看该作者
很仔细的拜读了,设计得非常巧妙

中间的大垫块是神来之笔,以至于用尾部的紧固螺丝可以轻松调整两个角接触轴承的间隙

但是提醒楼主,角接触球轴承主要作用是承受切削轴向力,而非消隙,
所谓螺丝预紧消隙,不过是让钢珠偏离轨道,增大摩擦力,加速磨损老化
还是用p4精度的比较适合

前端两个角接触,虽然能承受大的轴向力,但是降低径向精度是一定的
前端一个平面轴承是必须的
建议楼主深沟和角接触混合使用,保留垫块设计
113
发表于 2011-4-18 05: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设计应该是达不到调隙的作用的,这个设计2个角接触轴承的受力是一样的,不可能达到分开调隙的目的。这个设计两个角接触轴承面对面和背靠背效果相同。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1: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esliexu 于 2011-4-18 00:42 发表
很仔细的拜读了,设计得非常巧妙

中间的大垫块是神来之笔,以至于用尾部的紧固螺丝可以轻松调整两个角接触轴承的间隙

但是提醒楼主,角接触球轴承主要作用是承受切削轴向力,而非消隙,
所谓螺丝预紧消隙,不 ...

兄弟 还是百度一下吧  角接触球轴承的作用主要就是调间隙的  
你所说的切削轴向力 是不是 指的承受径向力啊    要说承受径向力 还是要深沟轴承的  
角接触球轴承 能够承受轴向力

[ 本帖最后由 瞎折腾 于 2011-4-23 21:32 编辑 ]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angtao3d 于 2011-4-18 05:14 发表
楼主的设计应该是达不到调隙的作用的,这个设计2个角接触轴承的受力是一样的,不可能达到分开调隙的目的。这个设计两个角接触轴承面对面和背靠背效果相同。

其实这个 要是专业人员很简单就看明白了  原理不是很难  
调间隙的作用是一定的 我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了 磨合一段时间 出点间隙 在调一下就ok了 一点间隙没有了
116
发表于 2011-4-23 21:4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怎么处理热膨胀的问题呢
不会是后端轴承轴向滑动吧
跑圈的后果很严重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幽蓝 于 2011-4-23 21:40 发表
楼主是怎么处理热膨胀的问题呢
不会是后端轴承轴向滑动吧
跑圈的后果很严重

后端的轴承两侧 都有移动的空间就是 来保证膨胀问题的
你说的跑圈 是说轴承外套转吗 ? 那样是不会的
其实外套的配合不需要很紧的 你拆个电机就明白了 电机转速都不低吧
他轴承外套和外壳配合是很松的  可以轻易就把 电机的后盖拿下来
我才过几个 进口步进电机 和那个著名的38电机 轴承和外壳配合都是非常松的  不会有 你说的跑圈的
118
发表于 2011-7-29 19:07 | 只看该作者
主轴 留名 顺便顶楼主:em26:
119
发表于 2011-9-9 22:40 | 只看该作者
我抄袭了瞎折腾师傅的主轴,我坦白。:em15:
120
发表于 2011-9-10 11:3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方法怎么才看到呢.

:em26: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