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nerv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AE 21 FE Hydro2 安装---更新以上底漆和滑橇改造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3-10-10 02:34 | 只看该作者
mcintosh 发表于 2013-10-9 23:11
消除 prop walk ,在虾的安装上有几个方法可以实际。
1、你所发的图,电机和轴偏右安装。
2、虾脚左右 ...

你列舉的方案在歷史出現前後順序是 #3,#1,#2,都是前段進化過程!#3是最古老但最實用,但三項都過時,太明顯,不夠深度!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102
发表于 2013-10-10 02:39 | 只看该作者
mcintosh 发表于 2013-10-9 23:11
消除 prop walk ,在虾的安装上有几个方法可以实际。
1、你所发的图,电机和轴偏右安装。
2、虾脚左右 ...

還有‘在动力过大时,起步船左边跳脚’。這現像多出現在電動力艇,甲醇的較(難)不明顯!
103
发表于 2013-10-10 02:42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9 22:42
都是為幫助人的,是提供一些參考,可從中借鏡,可能會引起混淆,真理越辯越明。

還有: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104
发表于 2013-10-10 02:59 | 只看该作者
mcintosh 发表于 2013-10-9 23:23
确实,调桨的负推进角也可以增加一点升力。
还有一个方法是,可以换不同的桨型的桨来实现。
比如octura ...

X系槳是翹首的,升力最強是17系及點葉(1.6,1.7,至2.2)下來是22,21,19……。
電動力最好,不像發動機會熄火!
你察覺不同系的槳除了產生不同的槳效外,還在那些相關產生的效應嗎?

105
发表于 2013-10-10 03:41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9 23:34
嗯,第3種的圖:

http://bbs.5imx.com/bbs/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683944&pid=97 ...



你曾說:摸著石頭過河,比學懂方法過河危險及慢。
學懂方法後,配合實踐才有自己的寶劍!
希望將來看你的發表不都是引經據典而是你的心得!


106
发表于 2013-10-10 03:44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9 23:45
軸離水,半個葉片觸水

圖片來源:http://www.zippkits.com/

圖像的一剎那不是全過程!
107
发表于 2013-10-10 09: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cintosh 于 2013-10-10 09:17 编辑
MOGOOSE 发表于 2013-10-10 02:34
你列舉的方案在歷史出現前後順序是 #3,#1,#2,都是前段進化過程!#3是最古老但最實用,但三項都過時,太明 ...

很想请教,现时进化后,在hydro 上,流行的消除 prop walk 的方法是什?

在saw hydro 上,难道是采用尾翼,用高速气流来稳定方向,对抗 prop walk?






108
发表于 2013-10-10 10:56 | 只看该作者
saw都是使用大螺距高轉速 prop walk這問題我也好奇想知道..saw hydro是不裝水刀.舵也小小的..是怎樣解決..是軸有偏角還是????
109
发表于 2013-10-10 12:32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經在外國論壇見到帶角度的saw hydro。(不是推力角)。
因為只有圖片,有可能存在視覺差,大家探討一下吧。
另外,現在我不認同鬼佬的就一定係正確,同樣有好多diy作品並跑不出很好的成績。

drive2.jpg (138.6 KB, 下载次数: 111)

drive2.jpg
110
发表于 2013-10-10 1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eo_home 于 2013-10-11 21:00 编辑
MOGOOSE 发表于 2013-10-10 03:41
你曾說:摸著石頭過河,比學懂方法過河危險及慢。
學懂方法後,配合實踐才有自己的寶劍!
希望將來 ...

不引經據典是不可能的,原因有多個,列出部份如下:

1.對原作者的敬意,引述文章來源是一個學術道德,以後都會堅守,自我加入論壇至今,都堅守這原則。

2.使文章更有客觀性、公正性,否則就是我說了算,甚麼虛構、歪曲、誇大、錯漏、誤傳...都可能出現,讀者也無從查證。

3.使讀者更容易追查證實,如果讀者對文章有興趣或懷疑,欲進一步研究查證,可根據文章來源,較快的逆向追查,對讀者有幫助。要成立一個理論,需要解釋是怎樣做、能夠重複、得出相同結果,理論便成立。

牛頓力學已有數百年歷史,無論我們學得有多精湛,至今人們都引述牛頓力學,一切榮耀歸於原作者牛頓。



111
发表于 2013-10-10 19:46 | 只看该作者
MOGOOSE 发表于 2013-10-10 02:21
現在是研究,不是辯論!又不是各執一詞!怎樣越辯越明啦!

在這裡發貼就是討論,才稱為論壇

112
发表于 2013-10-10 19:47 | 只看该作者
MOGOOSE 发表于 2013-10-10 02:42
還有: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

有些混亂,忘了是那個問題,請重發。

113
发表于 2013-10-10 20:11 | 只看该作者
mcintosh 发表于 2013-10-9 16:35
以你的现时的动力,绝无问题。

但我的建议是一步一步来。我个人150km末破,到目前为止沉了两条虾,随船 ...

百多公里的時速,插水容易解體,在本論壇也看過了,有否想過加固方法?我在想加一條碳管連接,四方形對角連接,使形成三角形。

114
发表于 2013-10-10 20:46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10 20:11
百多公里的時速,插水容易解體,在本論壇也看過了,有否想過加固方法?我在想加一條碳管連接,四方形對角 ...


我个人观点,加固没必要,船安装时也不好布局。
以前见过解体的,很多是船身制作得不好,比如用玻纤片、木片简单粘合,粘合处开裂解体的多。
用模具做的玻纤虾,高速撞的时候,吊架碳管多数会断。我以前沉的两只船,都是因为密封胶带没粘好,从船盖进水沉没。
听香港的高手教过一个方法,在碳管上绕上一定长度的鱼杆的鱼丝,两端分别固定在虾身、虾脚上,撞断虾杆后,虾脚会浮在水面。

你说的虾插水问题,在outrigger上,saw 虾船起滑后我没有碰到过插水情况,他的船型应该比较难插水吧?两个主浮体都在前面。绕圈的插水估计是没调好,平时看绕圈虾的视频插水现象比mono少得多。
但插水问题在 hydro plane 我到碰到过多次,以前我玩过DF的 Vortex22 ,有好几个朋友说他的Vortex22高速插水沉了。





115
发表于 2013-10-10 21:01 | 只看该作者
mcintosh 发表于 2013-10-10 20:46
我个人观点,加固没必要,船安装时也不好布局。
以前见过解体的,很多是船身制作得不好,比如用玻纤片 ...

魚絲,簡單、可靠

116
发表于 2013-10-10 21:03 | 只看该作者
MOGOOSE 发表于 2013-10-10 02:59
X系槳是翹首的,升力最強是17系及點葉(1.6,1.7,至2.2)下來是22,21,19……。
電動力最好,不像發動機會 ...

我使用过的 Octura桨,只有 X 系,V系,17系,21系,所以经验有限。

我只是觉得同系列的桨,pitch越大,升力越强。

117
发表于 2013-10-10 21:40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10 19:43
不引經據典是不可能的,原因有多個,例出部份如下:

1.對原作者的敬意,引述文章來源是一個學術道德, ...

好!牛頓定律每一項都經過論述證明,肯定了的!但反牛津定律的論說也出現過,那麼定律還是定律嗎?當然還是定律!
那你所引的經據的典的作者就是對的!?就像牛頓定律一樣是定律了!?每項都經過論證了!?
如果是你自己在真實環境下實踐得來的經驗與大眾分享,,就算別人對你質疑,起碼你是實踐過的,是實例!是事實。
凡事都別太肯定!引用別人的例子也要客觀分析!現今世界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天天都在發生啦!年青人努力啦!看好你的!

118
发表于 2013-10-10 21:44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10 19:46
在這裡發貼就是討論,才稱為論壇。

那為何說越辯越明呢!
119
发表于 2013-10-10 21:47 | 只看该作者
leo_home 发表于 2013-10-10 19:47
有些混亂,忘了是那個問題,請重發。

那是在69樓裡的,小問題!不重要!
120
发表于 2013-10-10 21:49 | 只看该作者
lpx1985 发表于 2013-10-10 12:32
我曾經在外國論壇見到帶角度的saw hydro。(不是推力角)。
因為只有圖片,有可能存在視覺差,大家探討一下 ...

‘另外,現在我不認同鬼佬的就一定係正確!’哈哈!醒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