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楼主: 7270940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3丝的误差,你也能!(发测试视频比我做这个还难啊??)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3-1-18 09:06 | 只看该作者
727094082 发表于 2013-1-18 09:00
到现在,大家对于用挤压成孔法产生的高精度孔有疑问吗?

我还是想知道你是怎么消除孔底气体所形成的气垫效应的。大气压的力量是很可观的。
如果可以盲孔你的挤头能够轻松的进入退出,那事实上孔壁根本就没有被挤到



诶 费了这么多话,几张工艺图一拿出来,比这么些嘴皮子作用大了真不是一点半点。讲到现在,大家连你说的零件具体长啥样都不知道,光去纠结那些尺寸形位的测量方法了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12 | 只看该作者
我这个办法中我用它的尺寸稳定性,成孔后的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的优点。当然还用了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来保证二次加工的误差。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20 | 只看该作者
pengxn2003 发表于 2013-1-18 09:06
我还是想知道你是怎么消除孔底气体所形成的气垫效应的。大气压的力量是很可观的。
如果可以盲孔你的挤头 ...

是通孔,盲孔有点难压,但是也可以压,在底部留退刀槽一样的凹圈.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20 | 只看该作者
小孔难留,大一点的孔可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22 | 只看该作者
小孔我是直接把孔打深了一点。
146
发表于 2013-1-18 09:25 | 只看该作者
你顶楼的表述,是盲孔说法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2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啊,我一直说的是通孔
148
发表于 2013-1-18 09:35 | 只看该作者
顶楼说:
加工外园30mm,内孔3mm,深12mm,6系列或者7系列铝合金,要求内孔孔径误差0.3丝,和外园跳动0.3丝,和两端面跳动0.3丝。



你能够做到吗?



如果能请说说你的工艺和理论。




其实这个很简单的,就用来常规的机械和工艺。



发这个只是说明一下机加工基础理论的重要。




六楼又说

忘了说一下,一个端面中心上有个10mm深5mm的内孔,这个无所谓误差了。


此处通常的理解是,Φ3,深12毫米盲孔位于一侧端面,配合制没讲,尺寸公差讲了,与外圆有同轴度要求,端面有垂直度要求,另一端有Φ10,深5盲孔

还是那句话,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比起这些耍嘴皮子要直观清晰的多。

我想自己在这个帖子里花的时间太多了,决定不再跟贴。祝事业顺利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57 | 只看该作者
pengxn2003 发表于 2013-1-18 09:35
顶楼说:
加工外园30mm,内孔3mm,深12mm,6系列或者7系列铝合金,要求内孔孔径误差0.3丝,和外园跳动0.3丝 ...

是的工件总长12mm,有3mm中心通孔,一个端面上市有个10mm深5mm的中心孔。我认为你做机加工的时间和经验肯定比我丰富,我弄这个也只有2年的时间,并没有上过专业的机械课,并没有好的老师傅带我,所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并且连普通的机械图上都不太知道符号的意思。所以请多谅解和指导。但是我也个毛病,喜欢问一下为什么,如钻头为什么会钻不直?加工相邻两个工件时为什么误差会这么大?加工为什么会变形,产生的应力怎么才能使它最小?等等的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它,但是所学有限,我自己的解释就有很大的局限。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0:16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我没有说最关键的底孔对挤压的影响数据,估计大家也用不着。只要知道挤压能够成高精度孔就,“你也能”任务也就完成了。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0:1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我想说外园的真圆度
152
发表于 2013-1-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楼主是来套工艺的,手法与论坛上的几位名人差不多。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1:24 | 只看该作者
loom 发表于 2013-1-18 11:02
感觉楼主是来套工艺的,手法与论坛上的几位名人差不多。

孔成型工艺不是,以前的工艺受材料、机床、操作人员的影响很多,现在这些基本上不影响孔精度。



现在倒是在车50丝以下的薄壁件时受钢材料内应力变形困扰中,这个倒有偷工艺的想法。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1:33 | 只看该作者
顺便说一下,我的系统有Y轴功能,在车长轴时可以双边进刀工作方式,降低两头小中间大的误差,方便很多,具体是在X轴上平行加装了Y轴,系统能够同时控制三轴运动。
155
发表于 2013-1-18 11:38 | 只看该作者
727094082 发表于 2013-1-18 11:24
孔成型工艺不是,以前的工艺受材料、机床、操作人员的影响很多,现在这些基本上不影响孔精度。

呵呵,楼主还有很有意思的。。。
科班有科班的好处,大厂有大厂的好处。科班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大厂有深厚的积淀并且规范。
但都也有坏处,就是限制了人的想像和创新性。因为大厂里是以保险为前提的,做好了是应该的,创新出问题了就麻烦了。。。还有很多未经检验的非正规做法根本就通不过。
支持楼主。。。。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1:48 | 只看该作者
唉,出些怪招只是因为没有钱的缘故,不过说怪也不怪,分析后居然发现这个是最正规和基础的方法。谁叫我以前不重视呢,老想着只有用高级机床高级材料高级人才才能做好。误区误区啊!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1:5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现在对基础的加工方法研究一下,看看他们的长处在哪,短处有着哪,取其长处弃其短处。
158
发表于 2013-1-18 13:11 | 只看该作者
汽车里很多零件,十字节等,都是从一块铁饼步进冷墩出来的。
免机加、精度高、强度高。就是木有大批量的干不起。
159
发表于 2013-1-18 13:19 | 只看该作者
冷墩和冷挤不同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3:23 | 只看该作者
我有朋友的哥他就做汽车里面的滑轨,一台机器80多万,开模子压出来,奥迪Q5、Q7和长城的材料厚度就相差了近一半,一个是1.2mm一个是0.7m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