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16418|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农民要造飞碟 “碟形飞行器”已获国家专利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1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农民要造飞碟 “碟形飞行器”已获国家专利


   http://tech.tom.com 2004年10月28日 07:48来源:北京青年报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有一位农民叫杜文达,他仅拥有技校文凭,却一门心思要研制一种能载人的交通工具“飞碟”。从去年开始,他倾家荡产个人出资40多万元,加上20多个追随者共筹资74万元,到目前陷入了经济困境,连儿子上学都要借钱……他的故事经央视播出后引起舆论哗然,一些航空业内专家认为“他的‘飞碟’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制作”,“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和经济支持,实施难度很大”;还有人认为,“投资者的钱有可能打水漂”。
   为了走出困境和在舆论压力中证明自己,杜文达决定带着“飞碟”小模型参加11月1日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珠海航空展”。
   要造可以升空可以潜水的载人工具
   安徽农民杜文达要制造的“飞碟”是这样的:一种多功能的载人交通工具,可以平稳地升空,安全地降落,能以任意角度转向和前进,甚至还能潜水。主要用来缓解大城市里的交通。
   杜文达的想象非常大胆,听起来有点像是白日梦,但杜文达可不是做做白日梦而已,他要将它变为现实。虽然他只有技校文凭,也遭到过妻子的反对;虽然他已掏空了所有积蓄,孩子上学的钱都是借来的;虽然北航能源与动力学系的一位教授说“杜文达的飞碟也就只是升空罢了,要想左右平飞或者拐弯盘旋什么的,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虽然媒体这样描写———“40个农民凑了50万元,支持他造‘飞碟’的事更为这个神话添加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但是杜文达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他坚定地对记者说,“按照我的理论制造的‘飞碟’模型早在2002年就已经飞起来了,我觉得再把握好发动机功率、材料强度和外形工艺等几个重要方面,这试验应该能成功!”而给杜文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的人说:“现在社会上追求物质利益、满足现实、缺乏想象能力的人到处都是,而像杜文达这样的人不多了,———所以我要支持他。”
   “有些人的藐视伤了我们的自尊”
   今天,杜文达等一行4人将赶赴珠海,参加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杜文达告诉记者,“本来到珠海参展不在计划内,但现在我们缺乏资金,又面临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希望通过参展,遇到认同我们的合作者。”
   自从10月初央视的记者采访过杜文达以后,他和他研制中的“飞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有不少人是鼓励我们的,也有一些是藐视我们的,他们觉得,农民信息最缺乏、资金最薄弱,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资金肯定会打水漂。说这些话确实有点伤我们的自尊。有几天,我们觉得呼吸都困难了。”
   “在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之下,我们重新理顺了思路,决定赶制小模型准备参加11月1日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珠海航空展’,寻求合作和认同。”
   已花掉了40万元积蓄
   杜文达说自己11岁通过一本科普读物迷上了碟形飞行器,但长大后从事的工作跟“飞碟”相差太远———从萧县技校毕业以后,1990年他被招进当地的煤矿,跟着师傅做机电维修工作,后来因技术过硬,被徐州苏北机械厂聘用做技术员。但是制造“飞碟”的梦想一直没有泯灭,为了多一点时间研究,他去帮人做装潢。
   一个合作者高峰说,杜文达虽然只有技校文凭,但他在机械方面有天赋,“1995年,他发明了‘矿山筢片自动拧织机’,获国家专利后卖给了江苏的一家企业,挣了18万元;2002年9月,他又用实验结果和技术数据证实了自己‘碟形飞行器’的理论,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在获得国家专利之前,杜文达就已经做出了能飞的“飞碟”模型。
   为了研制能载人的“飞碟”,今年6月,杜文达成立了环宇飞碟科技有限研究所和研究基地。早在去年3月份,杜文达和几个合作者就开始购买原材料和收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飞碟的资料。到现在为止,杜文达集中了27个人,大家七拼八凑地筹了74万元的资金,其中杜文达投入的最多,前前后后已倾尽40多万元的积蓄。
   受过嘲笑,陷入困境
   造“飞碟”这一年来遭遇到的困难是杜文达始料不及的。杜文达坦承,“困难我原来也考虑到了,但觉得应该不会很大,可实际过程中的很多困难确实没有预料到。”
   最大的困难来自资金。杜文达把多年来的积蓄都投入进去了,“我以为不会花太多的钱,没想到很多材料的价格超出我的估计。而且,因为是载人的,必须要做破坏性试验,而这毁了不少零部件,花费是非常大的。”最困难的时候,杜文达既要还债又要买东西,“妻子跟我吵嘴,还哭着求我不要再干了,但我还是觉得有很大希望,不能放弃。内弟把自己家里耕地的牛卖了,凑了大约2000元钱给我应急,接着又把家里刚打的豆子卖了500元钱,也给了我。”
   除了资金上的困难,杜文达说还有一些没有想到的,比如:要购买一些原材料必须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由于没有高级技工和设备,技术工艺上比较粗糙等等。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05-7-4 22:05 | 只看该作者
这消息早就有了,到现在也没飞起来,唉!
3
发表于 2005-7-5 03:39 | 只看该作者
专利在国内多少钱一斤?谁知道
4
发表于 2005-7-5 19:11 | 只看该作者
先做个小模型不至于倾家荡产呀,上来就做大家伙。汗
5
发表于 2005-7-12 15:56 | 只看该作者
安徽尽出这样的高人,记得去年在我楼下还出一个造飞机的呢,就是没飞起来先烧着了,听说还有新闻报道采访。

越是懂得少的人,越是胆大
6
发表于 2005-7-12 18:34 | 只看该作者
无知才无畏嘛!屎壳郎能屙蜜还要蜜蜂干什么?!:em06::em06::em06::em15::em15::em15:
7
发表于 2005-7-18 18:0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申请一个专利吧,申请狗动力模型飞机。
在飞机里面放一只小狗,利用它不断奔跑产生动力。
8
发表于 2005-7-30 17:4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嘲笑别人啊
9
发表于 2005-8-1 20:45 | 只看该作者
精神佩服.骑虎难下:em26::em26:
10
发表于 2005-8-30 21:42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很支持他的,毕竟现在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就想我不懂航模便开始做永动机一样,理想是伟大的!我支持他,但~`但~``投入也太大了,多少多少个万呢~```够好多油动了!~``
11
发表于 2005-9-18 16:12 | 只看该作者
我爱过样子,说花了100万,我看材料费2万,发动机1万,人工费1.5万左右.

是个圈钱的套,只有傻瓜才进去,

毫无航空知识,浆叶叶片全是固定角,如何控制?

离地5秒都做不到
12
发表于 2005-10-31 16:05 | 只看该作者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13
发表于 2005-11-3 20:0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理论,都上马的事现在都很多,!
14
发表于 2005-11-3 22:07 | 只看该作者
鄙视那种人
15
发表于 2005-11-4 10:01 | 只看该作者
不讲科学,蛮干!
16
发表于 2006-3-22 19:07 | 只看该作者

安徽农民要造飞碟 “碟形飞行器”已获国家专利,在国内只能飞1米,就不能升空了

安徽农民要造飞碟,在国内只能飞1米,就不能升空了,
到外国威尼士试飞的报道看到了,但不知有没飞起,还是国家出钱参展一个大会,出丑了,没看到图

我看到一个空气原理学的贴子,讲到直升机航模在地面10CM时的气流压强和100CM的是两个不同概念,看来这个做UFO的,基础也没有,怪不得1米就飞不了.用的好像是V3的凌志车用发动机,买个飞机发动机不得了,

你们这些高手要教一下他才可以,你们也太没有热心了
17
发表于 2006-3-22 23:2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更不能理解他的理论,如何帮?我可是连航模都是自己做的,买不起商品机的穷人啊.
18
发表于 2006-3-23 02:03 | 只看该作者
,...................
19
发表于 2006-3-23 14:53 | 只看该作者
对,无知者无畏!精神还是可嘉的。:em17:
20
发表于 2006-3-25 16:02 | 只看该作者
:em04::em04::em04::em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