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MX宗旨:分享遥控模型兴趣爱好

5iMX.com 我爱模型 玩家论坛 ——专业遥控模型和无人机玩家论坛(玩模型就上我爱模型,创始于2003年)
查看: 3119|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 2013国际无人机大赛(亚太赛区,片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4 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intiger 于 2013-8-5 21:14 编辑


2013国际无人机大赛,这是正式比赛第二轮8月4日的片段,于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始创于1991年,由国际无人系统协会赞助举行,2012年首次设立亚太赛区。亚太赛区与位于美国的大福克斯赛区比赛同步进行,比赛规则完全一致,包括室内研讨、技术答辩、静态评判、现场比赛等环节,各参赛队进行飞行器设计、精确导航、自主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展示,完成预设任务的队伍为最终获胜者。

应网友建议,把比赛规则帖一下:http://wenku.baidu.com/view/9f0e541255270722192ef714.html

欢迎继续阅读楼主其他信息

沙发
发表于 2013-8-4 21:5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3
发表于 2013-8-4 22:00 | 只看该作者
跟国外 差距还是太大了。
4
发表于 2013-8-4 22:0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机器人啊还是遥控的啊
5
发表于 2013-8-4 22:08 | 只看该作者
开始我以为是在比摔不坏的。。。。

6
发表于 2013-8-4 22:27 | 只看该作者
操控技术 有点烂呐
7
发表于 2013-8-4 22:45 | 只看该作者
这估计是真正的无人机吧,手动起飞,切自动,进屋以后全是自主操控,比赛者看不到,完成任务后自动进门钻窗出来
8
发表于 2013-8-5 00:02 | 只看该作者
起飞自动控制?我看着不像 像人工操控 一开始这位童鞋的这水平 有待提高啊。。。。KK三轴绕树表示路过
9
发表于 2013-8-5 00:2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失败我想并不是人家技术不好,估计是手动起飞后,切自动出问题了,自动程序不能识别路径,倒置撞墙
10
发表于 2013-8-5 02:09 | 只看该作者
哎。还清华大学。这技术怎么好意思露脸呢。丢人

11
发表于 2013-8-5 08:56 | 只看该作者
好好看看比赛规则再评论好不
12
发表于 2013-8-5 09:24 | 只看该作者
和国外的比较还是有点距离~不过有进步总比原地踏步好
13
发表于 2013-8-5 1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interfairy 于 2013-8-5 10:40 编辑

这个在LZ另外一个帖子也回复了。

希望楼主能在LZ位贴出比赛规则以及相关限制。
以免很多不清楚具体情况的魔友直接当普通四旋翼评论。
30W的造价个人觉得不算高,因为不仅仅是飞行设备,还有上面的探测设备。
至少据我所知,单单上面的激光雷达一般都是几万rmb的价位。

尤其最重要的一点,IARC是不允许使用GPS设备的。而且这个是全自动飞行,没有飞手。

希望大家理性评价。


http://wenku.baidu.com/view/9f0e541255270722192ef714.html

上面个链接是我看到的12年中文规则。
下面截取一段:
3.  飞行器系统要求
1)  飞行器必须是无人自主飞行器,能够自主感知竞赛场地的半结构化环境,通过智能
控制,或是预编程序来完成任务。只有重量不超过1.5公斤的飞行器才能安排参赛。
2)  飞行器不必具有计算能力,可以在竞赛场地界限外安装具有标准商业能力的计算机,
实现计算机与飞行器之间的单向或双向数据传输。竞赛过程中,为了达到自主操作
的目的,不允许任何人使用诸如计算机、导航设备、数据链、天线等进行干涉。
3)  数据链可以借助于赛场所在地区规定的合法的无线电频率。
4)  飞行器必须是自由、自主飞行,不能有诸如栓绳之类的连接线,飞行器类型不限,
最大尺寸不能超过 1 米,最大起飞重量不能超过 1.5 公斤。飞行器必须通过电动马
达来驱动,可以使用蓄电池、电容电池或是燃料电池。飞行器还必须配备能够控制
推进系统的远程手动遥控器。
5)  在指定的飞行区域外,最多可以用两个非视距助航设备,可以认为是盘旋在大楼周
边(非顶端),先于子机起飞的母机安置的。这些助航设备必须便携可带,一旦参
赛队伍离开场地,设备必须马上移走。不允许使用 GPS 作为助航设备。
6)  自主控制下,一旦进入比赛场地,飞行器就必须限定在场地边界范围内,否则比赛
终止。飞离比赛场地的飞行器,或是根据裁判判定,将要飞离场地的飞行器,要由
裁判宣布终止飞行。参赛队伍在进入场地开始比赛之前,都要将手动触发的切断器
上交给指定裁判,并为裁判展示,此切断器是可用的。若是多机协同完成任务,可
以为每一架飞行器单独配备一个切断器,也可以多架共用一个切断器。
7)  地面站必须是便携的,以便可以在现场迅速的放置、撤离,我们建议将地面站放置
在如下图所示的小车上。










14
发表于 2013-8-5 13:17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8-5 15:23 | 只看该作者
记者了解到,计划书以一个U盘的形式藏匿在一套包括4间卧室以及走廊过道的房子内,具体位置不详。机器人需要通过房子墙上一个开口1米的窗户飞行进入房子内,然后使用摄像头和传感器寻找U盘,找到后机器人放下假U盘迷惑敌方,同时抓取带走真U盘飞出房子。机器人进入房内后,队员将不得再进行人工干预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该任务自2010年设立以后,各届比赛还没有参赛队伍完成过。去年曾参加过这项赛事的王寅告诉记者,首先是房子装有警报装置,机器人飞入的窗口指示灯每隔30秒亮一次,机器人必须得在这30秒内完成闯入;其次房内有桌椅,很容易对机器人寻找U盘造成干扰;另外房子面积有数百平方米,而比赛要求机器人进入房内后10分钟内必须出来,时间非常紧张。“最接近成功的美国一支参赛队在10分钟内飞出来了,但是没找到U盘。”王寅感叹“反恐”任务艰巨。
16
发表于 2013-8-5 17:17 | 只看该作者
人工智能就是一项很有挑战的工作 啊
17
发表于 2013-8-5 17:42 | 只看该作者
30W,浪费呀!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8-5 21:11 | 只看该作者
Winterfairy 发表于 2013-8-5 10:37
这个在LZ另外一个帖子也回复了。

希望楼主能在LZ位贴出比赛规则以及相关限制。

    感谢回帖和建议,我会把有关比赛规则贴在楼主位,尽管在信息渠道非常发达的今天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本人发此贴的目的是与不能前往参加现场观看的模友分享一下比赛的情况,及无人机发展的方向,看看我们手里玩儿的四旋翼机会如何发展。
    说实话这也是我去的目的,可以说我是现场的最高龄观众。用手里的四旋翼闲时飞飞,航模摄影一下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现在也和很多模友一样,开始研究学习,希望最终动手编写自己的飞控软件,我认为这是最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一种境界。因此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前去观摩的。
    至于30万元的飞行器,本人无意评价其价格的高低,这也不是商业秘密,之前的媒体也有报道。写出来是想让模友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价格水平,也反应出技术含量。本人在片子中和帖子里并未做出任何评论,尽管我和模友们都有权做出评论。因为这一活动毕竟不是商业行为,把钱投入在技术研发和培养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是应该的。

19
发表于 2013-8-6 09:15 | 只看该作者
zintiger 发表于 2013-8-5 21:11
感谢回帖和建议,我会把有关比赛规则贴在楼主位,尽管在信息渠道非常发达的今天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

我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
不作为也是一种表达和态度。

所以都要尽可能的不去误导他人。

而且个人认为,
四旋翼只是完成这个比赛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未必能代表未来四旋翼的发展趋势。
比赛更多的还是在于飞行过程的搜索算法和人工智能。重在无人二字。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intiger 于 2013-8-6 10:24 编辑
Winterfairy 发表于 2013-8-6 09:15
我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
不作为也是一种表达和态度。

客观报道也是误导他人?这是什么逻辑?

问题不言自明,言了也明,经你解释大家清楚了,这很好。这是一个玩模型的技术论坛,技术问题请不吝赐教,但不要像文G一样,乱给人家扣帽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内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